分享

胃寒腹泻--高良姜

 中医知识圈 2021-10-24

高良姜很常见,一般的调料市场都有。喜欢炖肉的家庭,大都备会备一点。这东西虽然看着不起眼,但作用蛮大的,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吧。

药物概述

高良姜,是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常用别名有膏凉姜,良姜等。需要注意的是,阳荷也叫野良姜,不是他,杜若是小良姜,也不是他。山奈叫猴姜,更不是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种子名叫红豆蔻,下边再讲。

药用原理

株形高大郁郁葱葱,茎直立挺拔,得阳气生发之象,叶长而尖开破而入心。花节节高升,白中透红,正如气化而生火,种子红赤,得元阳之意。根致密坚硬,壮骨而强筋,螺纹而干硬坚脾而燥湿。味辛辣而苦,散寒而能降。

药性总结

温胃散寒,醒脾祛湿,消食止痛。种子,消食解酒,散寒行水,止泻,补命门之火,同附子故纸,然动火伤气。损目衄血。

炮制加工

取根,洗净切断,晒干。种子采收后,晒干备用。

用法用量

无毒,一到而钱。

名家论述

《别录》大温,主暴冷,胃中冷逆(冷则水不能化,停水为饮,上逆戕肺,嗝逆连连,良姜辛燥苦重,辛可去寒,燥能去水,苦能降逆),霍乱腹痛(亦苦温之用)。

《药性本草》治风破气(苦燥焉能去风?此仅水结肿胀如风而已,破气,亦是行水之理,非真气胀),去风冷痹弱(枯燥辛温),冷气冲心,吐泻。

《日华子》转筋(多血虚而寒,非尽阳虚,此处应多留心),消宿食(香能醒脾,苦能动肠,温能暖胃)。

药物配伍

《本经逢源》寒疝,小腹掣痛(温散)。

药物禁忌

苦燥伤阴,辛热结肠。津亏者忌,实火者忌,虚火上炎者忌。

养生便方

胃寒肚子胀 :高良姜 炒香附各二钱煮水饮。

受寒打嗝:高良姜 半夏 代赭石煮水饮。

没食欲:焦山楂 炒麦芽 高良姜煮水饮。

疝气:高良姜,茴香,橘核煮水饮。

腰寒痹痛,高良姜,炒杜仲,苍术煮水饮。

按:与香附作用类似,只是辛辣刺激更严重,消积强于香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