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件事和那件事

 新用户0005wgft 2021-10-24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要做的事情很多,做了这件事,怕做不了那件事,放弃这件事,怕影响了那件事,很难抉择。有时候,也确实因为要好好做这件事,就放弃了那件事,而结果却也并未像初衷那般。

为什么会这样?

前几日,朋友说起孩子马上要中考了,这模拟考试考的却不理想,但是孩子还要参加一个演讲比赛,让她很恼火,从上初三开始,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学习,她已经自作主张地给孩子停了孩子的美术和音乐课,过了一学期,我问她孩子的成绩是不是提高了,她也很苦恼,还是那样,并没有什么提高。

朋友说,孩子马上要中考了,模拟考试考的也不好,这还准备什么演讲,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我问她如果考的好了呢?那当然可以去演讲了。我问她这两个事情之间的必然联系,说不出一二三,总之,学习不好,其他的都不应该考虑。我问她,除了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其他方面有没有突出的?朋友语塞。

这两者之间没有关系,这是一件事情,那是一件事,请不要混淆。我们好像把两个事情的充分条件,或者必要条件搞混了,比如,做这两件事情,是单独的事情,不应该有学习好了才可以去演讲这样的想法,但是如果演讲比赛她是非常渴望去做的,那么他一定会竭尽全力去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将体会到钻研,磨练的乐趣,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必将会让孩子找到自信,建立起自我的理想和信念。两件事情,没有必然的联系,却因为一件事完成的好,而让孩子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建立自信心,从而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趣。

父母,如何从孩子渴望去做的事情中,提炼出宝贵的东西,来滋养孩子整个内在的人格和价值体系,这才是要努力下功夫的地方。

试想,只是站在父母的角度,认为这些没用的东西只会影响孩子需要主要面对的学业和功课,我们可以发现现实生活中,要不就是出现无法与父母抗争不敢有任何想法而默默承受的学习机器,要不就是既然父母不想让自己做自己有兴趣的事,那么索性什么都不做了,学习也没有兴致。

其实,我们成年人也常会有这样的错误认知,每天在单位里,只要事情一多,就有些乱,无从下手,甚至什么都干不好,其实不是事情多的问题,是自己静不下来,甚至是自己对自己不自信的体现,如果不是时间上的绝对要求,一般情况下,都是可以完成,而且可以很好处理的。

其实常常感叹,奥巴马在每天处理繁忙的国事之余,可以保证自己的读书,运动时间,而且还要留出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和家人。如果按照我们的思维,奥巴马应该每天都在处理国事,再运动看书,管管孩子,国家大事肯定处理不好的,恰恰相反呀,从这件事处理的完好,照见了自己的信心和力量,也给孩子照见了自己的强大,给国人照见了自己是一个会生活爱家的好男人。之所以有那么大的人格魅力,也是因为这一点。

嗯,肯定有人会说,咋又说那么远了。

没错,不远,这件事和那件事,你都可以做好,中间差了一个完整而自信的你自己。

二月春风,爱文学,爱写作,用一支柔美的笔来描绘生活的美好,用一颗理性的头脑来思索人生,在家庭教育的路上,刚刚起步,愿更多的爸爸妈妈加入,用我们的努力和坚持,凝聚成一束束光,照亮孩子们更遥远的未来。


               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

                       

              关注二月我们聊聊,原创文学欣赏,家庭教育探讨,

        为爱传递温暖,  为生命传播能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