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抓心大法”

 新用户0005wgft 2021-10-24

最近和一个辅导班的刘老师聊了一阵,无意间发现,我们两个人的很多想法是一致的。

刘老师和孩子沟通时,可以用很风趣幽默的方式,将一些枯燥的公式和原理,换成让孩子们捧腹大笑的滑稽语句,谈笑间就把一些话题谈完了。孩子们印象还非常深刻。

我问他,您的课这么让孩子们喜欢,一定下了不少功夫吧。

刘老师说,其实知识重要谁都懂,但是同样的知识,有的人讲出来,让听的人很有味道,就想听,有的人讲出来,就非常的乏味,虽然他讲的知识点很准确,思路也很清晰,可是孩子们的情绪调动不起来。

您说的是偏小的孩子吧。听完他这么说,我有些疑惑。

不是呀,你没发现,不管是我们成人还是孩子,都喜欢更加贴近于身边的东西,知识,就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理论,变得遥远了,干巴巴的,要想学会,死记硬背,靠做题,可能也可以,但是很可能学着学着就到头了。你想想,大学生听课时,再理论或者严谨的课程,遇到有的教授,他就可以讲的津津有味,妙趣横生。

突然感觉,有点像采访一样。

我说,老师呀,我用一个比喻,你是把孩子的心抓住了,对吗?

刘老师笑了,也可以这么说。就像现在的游戏,孩子和大人都玩的乐不思蜀的,你知道是因为什么吗?因为那些开发游戏的人研究人的心理,尤其是孩子们的心理,很厉害的。

一听她这么讲,突然就感觉到,现实和虚拟世界,好多人都已经混淆不清了。我忙说,嗯,是的,那些模拟真人的大型网络游戏更是可怕,玩的入迷的时候,有的人都完全什么都不顾了。听老师这么说,就想起前段时间看到新闻讲一些孩子玩手机不顾学习,后来父母气的把手机扔掉,孩子也都不活了,跳楼了。

刘老师轻叹一口气,说到,父母关心孩子的学习,说到底还是要关心孩子,当孩子的注意力全然在手机上,你把他的手机扔掉,其实就相当于把他的命丢掉了,孩子一时置气,很可能走极端的。

刘老师说,父母不走进孩子心里,孩子会离得越来越远的。而我们给孩子上课时,其实主要还是期望面对的是自己主动能想学的孩子,但是来上辅导班的孩子,一部分是自己吃不饱,需要额外拔高的,还有一大部分是在学校里听课吃力,因为传统教育,老师们讲课主要还是传授知识为主,不会特别注意提升孩子们学习的氛围和积极性。

刘老师最后给我说,其实,在我心里,一直记得,为人师表,这个词,从我在学校里教书,到我自己出来带辅导班,甚至在我有一段时间没有带课时,我一直这么想,这个词不是给老师说的,感觉是一个人最起码的根本,如果为人处事不能想到对方的处境,那么就不能称为一个人。尤其是给孩子讲课,我总会想到怎么样让他们能更轻松地学到知识,或者吸引他们,我在课下和很多孩子互动,他们会给我说很多话,甚至有些不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现在玩的,新奇的,有趣的等等,我也要每天阅读大量的新闻,关注现在年轻人关注的东西,否则,我是无法和孩子们沟通的,讲知识不重要呀,怎么讲才重要呀。

   再看刘老师,三十多岁的人,每次穿个带卡通的衬衣,上课的时候,时不时说一些有趣的东西,最近的新闻,再自黑一下,等等,孩子们都会开心的和老师互动,怪不得孩子们那么喜欢听这么枯燥的数学,有趣,能把数学讲的孩子们听起来津津有味的不想回家,主动做题和老师请教。

其实,和刘老师聊的过程,我发现,我们调侃一般说到的这个抓心大法,真的是要用心呀,说到底,你不把自己的真心诚意投入进去,你怎么可能得到孩子们的心,有人会说,对呀,你看有的老师也很用心呀,她不厌其烦的给孩子讲课,一遍又一遍,有时候为了让孩子们弄明白,不顾自己休息,把孩子留下来给孩子单独讲。

要在以前我一定会感觉这个老师太用心,太负责任了。可是,现在不这么认为了,我问了朋友家的孩子,他上的一个数学辅导班,用朋友的话说,这是名师讲课,特别牛,他辅导的孩子,很多都参加全国比赛呢。朋友家的小朋友说,我很累,老师的课讲得很好,但是我真的听不进去了,每次都好累,老师好认真。

用心是怎样的?我上大学时,我们的大学物理老师,上课时,总是看着后面的天花板,听不听的懂没关系,反正到点下课。后来毕业时回忆我们的老师,大家记不得他的名字了,就说那个对着天花板讲课的老师。

所以,不管是家长面对自己家小孩,还是老师面对自己的学生。要想一想,我在用他能听得懂的话讲吗?听得懂?就是说,和孩子现在他们的小朋友一起的圈子聊得话题,你知道吗?你知道他们都在玩什么游戏吗?他们流行说什么样的玩笑吗?这些你不懂,你是没法和孩子交流呢,你老是想让孩子和你一个频段,可是,你都不低下来,走进他的世界,你怎么能要求一个还在成长的,活在未来的人,来听你讲你所谓的很可能就没有什么逻辑的人生哲理呢?

最近,有好几个朋友聊到孩子不好好学习,不想去上学,家长都是一脸的无助和无奈,有初二的,有高二的。我不知道能安慰或者帮他们做点什么,看着孩子也感觉他们很痛苦。如果真的没办法坐下来学习,陪着他找找心吧,孩子可能心已经丢掉了,心很痛,他静不来。或许跨过考试,跨过升学,你和孩子之间还需要越过一道屏障,用心去感受孩子的内心,理解他们,微笑着面对就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