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用户0005wgft 2021-10-24

给,是个蛮有意思的词。

在我的理解范畴,“给”基本上停留在物质层面,小时候,到妈妈好朋友家(现在称呼叫“闺蜜”的一位阿姨家),特别喜欢,那位阿姨老远见到我们就迎上来,忙乎着招呼我们,拿出来水果糖,油果子,还有她自家院子里的那棵大梨树接下来的大梨子,阿姨会特意留几个大梨子,以此孩子们到他家玩有水果吃,我们亲切地称她,小郭姨姨。

小郭姨姨有户口,在凭粮票吃饭的年代,所以他们家相对我们家来富有一些。

在小郭姨姨家,我们可以疯玩,而小郭姨姨会和我妈坐在他家客厅的那个老沙发旁边,一起一针一线地织毛衣,然后,熟练的将毛线随着钎子绕成成型的花色,他们可以不用低头,印象中那时候,流行一个墨西哥电视剧,好像60多集叫《诽谤》,里面有特别纠缠的剧情,老妈和小郭姨姨一边聊着剧情,谈论着人物一边织毛衣,阳光从发旧的有点灰暗的窗户投射进来,随着光线可以看到很多灰尘在跳舞,时光就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针一线中度过,而我们吃着好吃的,在阿姨并不宽大的屋子里,从床底下,到隔壁的卧室,来回窜,藏着猫猫,非常的快乐。

小郭姨姨是笑眯眯的样子,小时候是那样,等我长成好大,被别人叫师傅的时候,再见小郭姨姨还是那样,因为她一直笑眯眯的样子,似乎都忽略了她已满头的银发,小郭姨姨,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变着花样准备各种好吃的,让孩子们吃饱,然后还时不时地吃点好东西。这样坐在电脑跟前,小郭姨姨的样子就浮现在眼前,突然很想她老人家了,小郭姨姨和我老爸年龄相仿,算起来也有七十岁了。

一直以为,我们喜欢小郭姨姨,是因为她总是出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她们家就是儿童乐园,院子里有狗呀,猫呀,鸡呀,鸭呀,还有院子两角长着一棵桃树,一棵梨树,而院子中间长满西红柿,豆角,韭菜,小白菜等各种蔬菜的菜园子。

小时候常想,那么喜欢小郭姨姨,一方面,小郭姨姨家有好吃的,好玩的,还像一个神奇的花园,另一方面,小郭姨姨好像从来都不会生气,不管我们不小心打坏他家的蛮好看看起来蛮金贵的陶瓷碗,还是我二姐淘气在他家屋外的水塘,比着打水漂谁打的远,把小郭姨姨家一只鸭子的左眼打瞎了。小郭姨姨其实老远看到了,这一幕,却没有当着我们面给我妈解释,为啥她家一只鸭子走路时有点斜着眼睛,是因为我妈的二女儿干的。

等我长大之后,我常常想,是什么让这个女人可以活的这么滋润。

说起生活,阿姨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嫁给吕叔也属于一个非常普通的工人,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娶了一个蒙古族媳妇,很多人都说,生活习惯不同,等到孩子们都大些了,小郭姨姨的孩子都很争气,当上了厂里一把手,所以,儿子那样优秀,又英俊帅气,怎么娶个蒙古媳妇,你还愿意?小郭姨姨笑眯眯地说,媳妇很好,脾气也好,还爱干活。接着就给四个儿女带孩子,忙着给一家子做饭吃。

我其实很不理解,这样的生活里,只是日常的柴米油盐,还有平淡的在我们看来几乎没有什么乐趣的日子,前年阿姨来克拉玛依看病,到我妈家里住,看她背也驼了,人老了很多,可是还是老样子,老远见到人,笑眯眯的。

她怎么就把日子过得笑眯眯的?

她几乎没有和谁红过脸,也从来没有说过谁不好,听到他人谝闲传,也只是听一嘴,从来不会倒闲话,这么一看,作为文盲的小郭姨姨倒是比厂子里初中毕业的很多阿姨要有文化的多的多。

看过弗洛姆《爱的艺术》,曾讲过“人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丰富了他人,同时在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他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这一段文字恰好也唤醒了我们的内心,我们要求他人时,是“给”到位了吗?不是物质的给予,而是精神,甚至灵魂层面的支撑和支持,是否唤起了有生命力朝气的东西。

 而马克思也非常艺术地表达: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能促进和鼓舞他人的人。想想,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为何我们那么喜欢小郭姨姨,一方面,小孩子总是贪吃的,想吃好东西,玩好玩的,阿姨总是变着花样来满足我们,其实并不仅仅是她总是照顾到小孩子们吃饱吃好,而是,在那样物质匮乏的年代,她持有对生活热情饱满的精神,乐观开朗,善待他人,总是为人着想的状态时时感染着我们。

我想,小郭姨姨是弗洛姆说的这种人,她不仅仅在给一种物质上的东西,更是她通过她自身的那种热情,乐观,永远对生活充满了柔和的笑容的精神让我们去过他家的小孩子,大人都非常喜欢她。她从某方面来讲是个文盲,却又是个最有文化的大家,因为她用她自己的生命状态,唤醒了我们的生命里那些积极的向上的能量,同时,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总是会在想起小郭姨姨时,看到那微笑的面容而心生感动和温暖,从而对生命燃起希望,生发能量。

或许,小郭姨姨的活出这般的生命状态,就是一种很大层面上来讲的“给”了。

感恩小郭姨姨,感恩生活。


给,最好的生命状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