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一篇文字,中国很多家庭都被骗了,放养式教育,快乐教育,正在毒害一代代家庭。 其实,任何观点都没有错,只是看待问题,需要一个全局和系统的眼光。 专家既是让大家能特别信任又是那个领域说话最有分量的人,但是专家的话,也要甄别去听。 放-即是收,快乐教育-即是痛苦教育。 为何这么说? 放的是孩子,但是收的是家长,家长的眼睛要从盯孩子外部的那些表面的东西,转移到养孩子的心性上来,孩子的心性养不好,就算他再如何中规中矩,这样的孩子不像那些放养的孩子去干扰他人,毁掉别人,迟早就毁掉自己,毁掉自己的家庭。 快乐教育,其实并不是外在形式上的一种让孩子如何放任自己,如何发泄自己,这些所谓的快乐,都是假象,这种快乐,都只是让人随着人性的惰性,贪婪,然后慢慢放纵自己的行为。真正的快乐教育是让孩子不论经历开心的,或者痛苦的经历,都会慢慢的从自己的内心去体验,感受,化解。快乐中慢慢归于平和,在痛苦中生发出智慧,找到战胜困难和失败的那种磨砺的精神,才可以叫快乐,否则,快乐就未免太过肤浅了。 说到底,养育孩子,其实是在磨合自己的心性。 那些总是从表面看到一些现象来就着问题谈问题的人,终归是无法真正找到养育孩子的最合适的方式,这里我们不能说最好的方式,只能说最好的方式,因为天下没有一个人是相同的,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方式。所以,不要急着转发那些文章,因为太过片面,太容易让你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首先,养育孩子,一定要正视自己在这个空间的地位,作为父母,我们是要守好德行,我们所积累的德行,是孩子日走行走外出的照明灯,走到哪里,他都知道用德行来关照自己,这样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不会有问题的。 其次,有了德,其余的都好办了,养孩子的心性,慢慢地打磨自己,这里的自己是指家长。你有没有能力接住孩子,接住成长中的孩子,因为成长中的孩子会在一天给你提出很多问题,敢于去接住成长中孩子的家长,才是真正的好家长。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提到,很多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爱那个婴儿时代的孩子,却很少有人去爱成长中的孩子。婴儿时代的孩子,除了非常娇小惹人怜爱之后,更多的是依附自己的母亲,这让母亲非常有成就感,还有一种被需要的骄傲和母性的光辉。然而,成长中的孩子,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生理上的发育,心理上的慢慢成熟,他会不断挣脱父母的约束和要求,《麦田守望者》中,那个男孩子,他真实的内心世界,谁又能看的见呢?你愿意做麦田的守望者吗? 其实,说具体的方法,操作层面的东西,显得太过于不负责任了,因为你套用他人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尽管那些蒙台梭利,或者等等专家的方法对应孩子成长的规律都有参考价值,但是除了去了解掌握成长规律之外,对于孩子该如何养育,还是家长自己的事,哪个专家都没法给你好的办法。 想养育好孩子,唯一能做的就是家长好好学习,在学习何生活等方面做好自己,养好一个家的生态环境,成为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生态家庭,才可以说教育孩子是快乐的,是放养的。 |
|
来自: 新用户0005wgft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