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中文学》做客栏目:特邀著名诗人李发模老师

 华中文学 2021-10-24
编者按
Editor's note

在繁花似锦的文学圈,各地“名家”、“新秀”逐次粉墨登场,人们被浩浩荡荡的信息淹没,日夜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学习、提升自己呢?其实写好作品,判断一首诗、一篇散文或者一部小说的优劣,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在互相讨论的时候,也经常为此而引起争议。《华中文学》做客栏目建立的初衷,正因为于此。

即日起,我们将会不定期邀请国内名家与您“面对面”,探讨最纯粹的创作,或者一首小诗,亦或者一小段文字,相信都能使您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华中文学》第一位做客的人:著名诗人李发模


著名诗人

李发模

李发模,笔名漠漠、魔公。1949年出生,贵州绥阳人,著名诗人。中共党员。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历任绥阳县文化馆馆员,原遵义地区文化局创作员,鲁迅文学院北京大学作家班学员,地区文联副主席。现任遵义市文联主席,市政协常委,贵州省文联委员,贵州省作协副主席,贵州省青年联合会第三、第四届常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新诗学会理事,世界华文诗人协会理事等。

著有诗集《呼声》《偷来的正午》《魂啸》《散淡之吟》《第三只眼睛》《李发模诗选》《李发模叙事诗选》《遵义之歌》,散文及评论集《道尽又如何》《坦荡人生》《你静坐就是大师》等30余部。有多种外文版本。长诗《呼声》获中国首届诗歌奖,被前苏联作家叶甫图申科誉为“中国新诗的里程碑”,是当前中国最有诗人气质和诗歌才情的作家之一。

李发模
青年时代

编辑

1966年开始发表作品。1971年参加工作,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79年,李发模的诗作《呼声》在《诗刊》发表,引发强烈反响,被称为“中国新诗的里程碑”。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李发模依然笔耕不辍,书写着属于这片热土的动人诗歌,为新时代鼓掌与呼唤。

李发模





LIFAMOLAOSHIJIANGHUA
李发模老师在遵义师范学院的讲话

还记得在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一楼报告厅的一次《李发模谈诗》讲座上,著名诗人李发模老师围绕“人性的呼唤”进行阐述,指出人性与文学艺术的联系,提出五步感成曲人才培养模式:第一感成曲是可哭可笑;第二感成曲是大哭大笑;第三感成曲是哭出来是笑、笑出来是哭;第四和第五感成曲是文学艺术。李老建议,写作要从第四和第五感成曲出发,让作品更具有人性色彩。

李老指出,创作就像是写回忆,回忆每个人的珍藏史,珍藏的内容有魔的魅力和神的灵性。创作作品时,要多在时空、宇宙、人生、人性下功夫,让作品基于历史和现实的根基,给读者一种力量。

请欣赏李发模老师这一组诗《一个时代远成寓言》:

一个时代远成寓言(组诗)

斧柄
 
斧若无柄,杀戮一词
还成立吗
 
斧若有柄,血像梅花开放
握者是否飘雪
 
斧柄是木做的,树配合砍杀
还授以柄,栋梁当柴烧了
 
水生木,土生金
一方水土金都利刃,请问
万木怎成林
 
只有生机猛于斧,生生不息
才风调雨顺
 
轮回
 
一朵花开的时间,与两翼蝶的寿命
对于岁月
是一会儿的梦见
 
梦里的那棵树,穿夏绿秋黄的风衣
听婴儿啼笑,至身穿袈裟
求尘世安宁
圆寂成一坟塔,那声阿弥托佛
 
在一朵花上展瓣结果
一炷香成灰,或是
一烛泪
 
蝶翼轻盈后,又稍悄轮回进入
一蛹里
 
老院子
 
青砖老墙似院落的围腰
朝门钉钮扣
 
四合院围成一口天井
盛阳光风雨,旧雕花的门窗
分配古今
 
翘檐翘残拇指,缺燕之空巢
他回老屋,蛛网捕他
问外出是否还认识堂上藉贯
天地君亲师么……
 
阶沿青苔绿了,虫儿
唧唧复唧唧……
 
 
手写心中的遗漏,一词唐朝
一字宋代
 
最怕写清末那段时光
会传来炮响
 
在秦砖汉瓦的方格内
我把风骨写进魏晋
 
布衣几套兰衫,算旧账
宁愿穿草鞋,更防滑
 
 
听见一只羊的叫声,在烤炉上
看见“善”字头上两只角,换作刀子
剔软肋肉嫩……
 
传来咀嚼喊鲜,莫非
那是羊肥临死前的
叫声
 
难题
 
1
在她眼波里打隧道,行驶初恋
因错车,错过了
婚姻
 
再从她老眼浊浪里浮起来,深处
时日仍在穿梭
 
2
四面之山,给云海筑防波堤
溢绿林竹
 
凹地似心窝窝,她仍水中天
自我镜中月,相映
蓝天白云
 
异化
 
穿厚重的铠甲,人人都武士
加上面具,嘴里出鞘言不由衷
出血自己
 
时或在黄河壶口之上踩钢丝
从此岸到彼岸,摔倒是丢了小命
能平衡是君子
途中扶我们的佛啊,分辨生存与生活
给敬畏仰望太久,会不会
变成又一阵地
 
穿铠甲如果可以穿山水
戴面具如果可以挡风雨
过壶口如果可以过众口
言不由衷如果可以平安
武装如果仅是掩饰平庸
 
彼岸有人要过来,在钢丝上
该怎样让路,还是像一声雷
化作雨,汇入波涛融入远海
喂鱼虾
 
忆见
 
内心难离身躯,血肉的味道
有秋香
 
春夏路过的四肢露出皱折
雪飘头上,胸怀的院坝
还是菜园,和那树
酸涩的橙子
 
听见竹外伙伴们追牛上山
呼我小名
有哥们已住野山
活着的,在为孙儿添衣
 
远山,被天空拴牢的远山
在消化薄雾
 
狼啸
 
那声声嚎叫,来自狼腹腔内的
阵地
 
它的喉咙是通往死亡的道
挖野苕下山,脚踩星月
荒野迷茫,雪积路侧
 
饿饭年月,乡民腹内少有五粟
狼也饥饿,据传某小孩被狼吃了
某娘食儿肉……
树皮在更多人胃里……
人祸没躲过的天灾,似凝夹雪
凛冽
 
挑柴过山野
 
晚霞,天空过剩的热烈
燃烧在天蓝的水域,煮远山
渐渐暮黑
 
夜鹞子煽动远寨灯火,混淆进
天上一群星星
林竹压弯的山路上,扁担闪悠
如弦月
 
山高路远
莫问细节
 
快入冬了,翻山路过的斜阳
已熄灭,穷家忙备柴火
只为碗里苞谷沙沙
和延续老少一脸
菜色
 
挑柴过山野,有人喊
谨防老蛇
 
打扫
 
丢出去了,还剩一件旧物
是自己
 
玻窗明白,借云擦过望眼
鸟翅还代表心情
想飞
 
隔河高楼挡住街市
街上在创卫,自我内心
是否还有垃圾
 
老在一种规律中,身心已是
旧了的居室
遵循食色,统一勤俭
打扫得失,不求明净
只愿少些戚戚
 
长发
 
艺术的长发和乞丐与女人的长发
乃至天空下雨的长发
 
杨柳依依,和
榕树的触须
与虚无
是什么关系
 
每剃头时
我爱这么想
 
常问自己
 
山风吹石箫与浪弹河流
一词天籁概括
就是认知么
 
风拍额头,情意流过内心之时
感到一种提醒
 
就像感觉
太阳和灵魂住在一起
猜想流浪,等船靠岸
是否就知之
 
我常问自己
 
农家
 
男女交界处,家庭后院
深藏山野
 
门前,田涌禾浪
河过林竹
田土是给人劳累的
山水是给人跋涉的
 
农家最成熟的光芒
是秋天
 
不必多问
 
一转身,光阴就成了历史
再侧身,历史已成为浮云
 
该下雨了
或是天晴
 
再转身,一个时代远成寓言
只一侧身,一则寓言再次上演
 
2021年8月7日改抄





编辑



WEISHIERSHENG
为诗而生的灵魂

李发模:诗歌要和人民群众在一起

从30多岁到70多岁,他的创作从未停止,也从未停止思考,他认为诗歌从生活中来,必须要和人民群众在一起。“艰苦的生活是创作的土壤之一,我有很深的体会、思考,我的诗歌是从乡村来的。《呼声》是说出心中所想,1986年的《魂啸》系列,则是从内心思考人性。”李发模告诉记者,他的诗歌被翻译成三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国内外的诗人将他的诗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热爱脚下的土地,敬重自己的母亲、祖国,为女性鼓与呼;第二阶段是跳进自己,在自己内心深处清除“垃圾”,来树立忠、勇、礼、仪、廉、耻;第三阶段则是有时空感,中西文化、天上地下、人与万物包容于一体。
请欣赏李发模老师这一组诗《达摩面壁之悟》:


达摩面壁之悟

1

天人偕和至天下明德

先贤先知

权谋天下至本体论转向

灵魂纵横有术,岂止

“一苇渡江”

九载面壁

2

逍遥快活,术势合一

天父地母,正始玄风

复返太一,与之合一

不一不异

所知无碍,外无内有

事皆唯识

求返其真

涅槃心智

3

吾心即宇宙,明心见性

心即真理

宇宙万有悉皆心识之动

动摇所现之影,超在与内在

涵养既静养端倪

气运之“炁”,随处体认

4

百性日用之“易”,日月之用

乃“道”

心法有序

序即水润众生,生命由意志运作

食色天下,教养天下

内心平安,喜乐即福

须知有福则有气

性也

5

头颅是上苍对人的提携

身心随时空秩序

精神抖擞是上苍高兴

时势整理思之潮荡,哲生辽远

辽远是山水的组织者

天地是领袖

神思推动精神进化

万物有灵,气运任导师

6

孝是老少之间温度的互动

忠是心置正中

一念之心求一切智,一切无量境界外

谁在供养念念,忠孝之外

千算万算,皆为失算

7

生是谁种?活是谁的收获

智之趣味,在慧的舌尖

香华体力

种种养养百千万亿,无有无碍

谁争第一,切切自知一也零

无在无处

有忙救护

一之庄严,乃空寂

8

人世如是时钟循环,圆圆无际

无量静寂

圆永不满,满不知足

精进往复于行之又行

守圆老矣,分秒纷争

如幻似影

9

“回”与“向”互“问”

三口是“品”?

回归与向前悖论,如来再一口

智者知足否?

众口言之,十口于心而“思”之

皆无可说,不可说

故智知目痴,别来无恙否?

不舍含识

喃唵幽玄

10

“0”内一统众生,去来于现在

空未空

实非实

达一而始无数,无中藏有

心力神力请教自在

“0”未虚余,且无余,化生无穷尽

“0”如果,皆悉粒粒

粒粒含辛而00,聚之生生

散之离离

知行不一,因果各异

11

微妙之无量,芳华之痴愚

涂香吁叹,嗟乎回响

雨滴滴

水潺潺

渴吸于喝,慧池辛辣咸淡

一众世味,仍加减乘除

12

大床神通婚姻平等,卧有左右

仰侧之梦排座次

光而光光,影而影影,磊磊绰绰

隐隐约约

夜乃昼的藏器

无而忘失之有,床纳时日

花雨撒天香

13

秘密幽玄,声闻杂香

智智输愚愚,勤勤娶俭俭

得得继失失

得之碍志,碍若如石

稳可思议

恭敬养德,慈亦忙吃

爱则碍碍,仍见

旧巢新枝

14

上苍站在云里,有光芒传信息

说山是高师

山就耸成肃穆,峰岭前仆后继

捧日出磊落,许多飞鸟

飞翔而至

夜读天空,星月念念

如是如是

15

古树不动身,飞鸟新移民

老岩老辈子,飞瀑飞逸情

天蓝有情容人爱

地绿无语拥日明

柳色插足花草

吾自淡淡一笑

16

砸天的明镜,唯有雷霆

雨势强硬

寺庙外,山势迷幻

闪电伸来多足,踩魄惊魂

面壁朦朦

背阴胧胧

说着一方山雨的方言

17

默坐一动不动,一座山寺

让林竹感悟背负的魅力

修炼一阵风?恒久处

瓣瓣落红在让位夏绿

18

花开,一朵体香的地域

僧侣化缘遇见一只蜜蜂

一要布施,-要阳春

一串葡萄睁大眼睛,一只狐狸嫌酸

与另一只得甜味的狐狸说禅味

四围野花散发山的体香

躲进夏绿的统治,我听见

血性的飘逸之声……

19

人活着,一定有很多事要做

面壁,把一个个瞬间,坐成永恒

时日在划分求远,远方何方

去向把年代切成片,草木还纳闷

光也怕墙壁

静默是云

20

虫唧在捡光斑丢下的零钱

月儿还圆,一圆已够千古相思之用

摸出日升的温馨,购买白昼的目光

人世闹市,荣枯吆喝

经营生活

21

请听我说完,耳听却把声音

挡在门外

似见空无,面壁的跋涉

踩到佛事

静寂在抓语言的耳朵

2021年8月22日作



李发模老师曾经在《诗之我见》中这样表白道:“人类,从巫化、神化到人化。人化的过程中,诗以'言志’,文以'载道’,亦即诗文应是'天地良心’。具体到诗人个体写作,一是'自我抚摸’,掏出人的真性、真情;二是'腰系人间情怀’,是一种'减压’、'燃烧’、'过瘾’。诗人是些什么样的人呢?有人说,是一些或站或坐或跋涉于时空之'寺’庙之内关怀着人的生命终极,一再追问自己和世事的一群替上帝发'言’,坐而论'道’的人。道是什么呢?我想就是'道寄寓人’,亦即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存在中的此在’。存在,是道;此在,是人。便有了作诗如'坐禅’之喻和'愤怒出诗人’之说。”

 
RENXINGDEHUHUAN
人性的呼换
章亚昕在《人性的呼唤:李发模的诗艺特质》这篇文章中,严谨地专研了李发模老师的诗,指出如下观点:
以围棋为喻,诗人也有“求道派”和“胜负师”,而李发模便是诗中求道派——正如求道派在棋盘上也会放出“胜负手”,他的诗歌技巧也有其过人处。事实上,李发模的“大局观”乃其诗艺最大的亮点。对于人性的呼唤,则属于李发模诗艺追求的重中之重。那李发模老师的诗之道在哪里呢?其实原本就在叙事与抒情之间,他的诗之道乃是人间大道。
请欣赏李发模老师这一组脚本诗《傩神》:

傩神

傩  神:我们人在工字两旁
我们的心在跳,借鸟啼
挂在树上

司  仪:不许斜视,更别是枪口
不!那是破谜的眼神

傩神众: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鸟儿们:甜蜜的眼光
柔和的欢喜
啊!面具内,是人的尊容

山  水:傩是尊山崇水,远古人文
有人爱,山水多福气
人们多幸福

山  野:仁者面容,玫瑰、玫瑰
是给山野的赞美

司  仪:别轻易采摘
贪心有刺

傩神众:自然多明媚
太阳多光辉
万籁俱欢唱
真啊善啊!大爱灿烂如金
天香令人醉

傩  神:远古的时候,女娲与伏羲两兄妹
闻听鸟儿声声喊:种瓜、种瓜
他们种遍地葫芦
有一个大葫芦,真大真大
突遇洪水,兄妹躲进大葫芦内
在巨浪中飘呀飘…
雨过天晴,兄妹从葫芦内出来
世上已无人烟……

司  仪:朋友,你知傩神为什么男神的脸是红的
女神的脸是白的?你知道吗

傩  神:妹妹很母性,她对哥哥说
我俩兄妹交配再生人烟吧
哥不同意,妹妹无奈
都说要请示老天,老天下旨
兄妹各站河的对岸
一扔线头,一抛针尖
若线头穿进针眼
兄妹可交配,奇了
线头真的就穿过针眼
生下的却是一砣血肉
兄妹俩切成无数小块,挂在树上
第二天,树上挂的都是小人儿

司  仪:是的,我们都是孩子
哥哥害羞,日出是他的心灵
妹妹灵秀,月色是她的柔情
从青丝到白发苍苍,人啊
感恩自然,白发也月色如银

傩神众:爱自然,自然爱
怀抱爱的喜悦
山青水秀亲切

鸟儿们:我们,在天地怀里
与万物为邻
万物有寸心,我们有啼鸣
有人珍爱天蓝无垠

花草们:自然多么温柔亲切
千金难抵爱和生命
傩神眼中,一花一草都是神灵
草绿花红照人
美呀丽呀,风调雨顺

傩  神:山青是我的钟情
水绿是我的怀春
至洁至纯是我的俭朴勤劳
人的至高,多么像山
人的灵魂,似水的品莹

司  仪:人类高贵,自然也崇敬
自然高尚,万物也人性

众  合:人在人间别只凑数自己
日子在浪淘昨天、今朝、明日
人有一个面孔,多种表蜻
洗去尘埃
人类高贵,自然也崇敬
自然高尚,万物也人性

2021年7月29日作


李发模讲课时



可爱的李老


往期回顾

诗歌理论学习第3期 刘鹏撰:从生活细微处拉扯出意象的精巧和意境的纵深——赵安琪诗歌的悲悯情怀和敬畏之心

诗歌理论学习第2期 现代诗的朦胧感和层次感——刘鹏的诗,张焕的诗评

诗歌理论学习第1期 论现实与虚拟的“蒙太奇”诗歌技巧 ——花田半亩的诗

《华中文学》仡佬族作家 韦胜明 ▎散乱之吟(组诗)

《华中文学》 现代诗赏析 ‖ 弯弯的小河  像飘飞翻卷的彩带

《华中文学》现代诗欣赏 ‖ 竹篱和凌霄  茅居和青莲  只是飘浮在云端
《华中文学》现代诗欣赏 ‖ 寂寞  是暗夜里不肯弹落的一寸烟蒂
《华中文学》 古诗词鉴赏 ‖ 绿肥红瘦雨徘徊  轻舞熏风夏艳来

《华中文学》征稿须知

    《华中文学》以作品质量为主要追求,把文学交流当主要目的。现将部分征稿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根据《华中文学》杂志社的工作安排,我们已经处理好各项事宜,现在开始全面征集稿件,主要从邮箱、微信和《华中文学》收稿群甄选稿件。收稿严格要求,三审三校,不慕名家,不薄新人,只看作品质量。通过三审的作品,会在公众号平台、搜狐新闻、百度新闻、头条新闻和360图书馆等平台全方位推广。《华中文学》期刊每两个月一期,经过终审后的作品会择优收录杂志,根据后续工作进展择期出版。

现代诗歌,30行内 (组诗五首以内)

古体诗词,组诗十首内(注名韵)

散  文  诗,300到1500字内 

散       文,2000字内

小       说,(新颖,正能量为宜)

儿童文学,内容和形式不限

楹联、书法等作品,图片高于500像素

注意:不接收任何带有宗教和政治色彩或者负能量的作品

《华中文学》欢迎你的到来,投稿邮箱和编辑微信都在下方,敬请留意!

华中文学》编委会
特邀顾问:桑恒昌,倪进祥,金学孟,萧宽,张建丽,宋向辉,王玉明,付马,邓涛(排名不分前后)
 社长兼总编:王武臣
    社   长:    
       长:周文龙
副  秘 书 长王翠娟
外联部主管:常印杰
后勤部主管:路    平

现代诗主编(轮值):
刘   鹏,余   伟,周立志
古诗词主编(轮值)
周文龙,宋向辉,徐虎本

散  文  主   编花   田
小  说  主   编吉   汗
儿童文学主编朱晓晖         
诗歌理论主编:赵一男
校  稿   编  辑:蒋厚雄,张焕,路平,吉   汗

编委会成员:霍海军,吴淑彬,景  谦,蒋厚雄,戴方毅,常印杰,黄秀奇,王   瑜,厉良亮,段映江,余  谦
《华中文学》投稿须知:

来稿须为原创作品,来稿范围为:诗歌、散文诗、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儿童作品、古诗词、楹联、书法等作品,只收未发表过的原创作品。来稿请附上个人介绍及个人生活照,个人介绍包括:真实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发表的作品平台(五个内),文学观。

投稿要求:

邮箱投稿需要文档+正文,五号宋体,文档后缀名标记(文学体裁+题目)如:诗歌+春。

加编辑微信投稿,可以直接发送文档,文档后缀名标记(文学体裁+题目)如:散文+夏。

欢迎广大作者和读者投稿、订阅。更多详情可关注微信公号:

投稿邮箱:huazhongwenxue@163.com 

总部:北京市朝阳区三元西桥时间国际8号楼南区1710   

分部:山东省临清市青年路西首   

协办单位: 青岛游笔酣墨、图腾文案联合工作室   

合办单位:创想教育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

    北京至普律师事务所  李   圣律师

    山东秀立律师事务所  乔宝川律师

合作平台:渌水诗社,齐鲁文学,神州诗歌报,浔阳江诗社,蒺藜文学,绿茵诗苑,茉莉花语,百花山诗社,安徽省界首市诗词学会(排名不分先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