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的松静,也是一层深一层

 简单日子 2021-10-24

体松与心静是太极拳的两大特征,无论是练气养性,还是练劲防身,都必须在体松心静中进行修炼,才能达标。而松静又是相互促进、相融互补的关系,前面谈论的放松之道,亦是入静之路。此谓松而致静,静而致松,互相融道,彼此补益也。

小程序, 传统太极拳 , 交易担保 , 夏季牛奶丝 太极灯笼裤 宽松透气 小程序

然而,松静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晋阶有序,层层深入,步步提高。放松的层次,大致可分为一般松静、初懂松静、晋阶松静、心意松静、寂静无意、虚静无为六个层次。

一般松静

一般松静是指生活中的一般现象,在疲劳时需要休息一下、安静一下那样。因为人的松柔本性虽然被后天磨去了不少,但松静的基本元素依然潜在,一旦感到需要放松、安静时,松静的基本元素就会自动彰显出来。但这仅仅是机体本能的一种自在反映,尚不是自觉松静,故称之为一般松静。

初懂松静

即在“以心为令”的行功过程中开始懂得松静之理,并熟练相关松静功法,能按图索骥地逐渐放松要害部位,大脑皮质也开始能松静。

但是由于对松静原理及其迫切性认识不够充分,方法还不熟练,因此这一阶段的松静呈现四种情况。

一是只是局部松,尚未全部松;二是时松时不松,时静时不静;三是顾了这头,丢了那头;四是对最难放松的肩、腰、胯及四梢末节的放松感到困感,动中求静尚未掌握,所以只能称为初懂松静。

晋阶松静

在初懂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继续修炼,周身能全面松开,心意也进一步安静。

其主要特征有四:

一是二十四处要害部位都能一一松开,宛如“春城无处不开花”,先天的自然状态开始恢复;

二是比较难松的几处部位都开始放松了;

三是初步能按“气如车轮,腰如车轴”的要求运行;

四是行拳时感到周身轻松舒适,始有圆活之趣,初无僵硬之态。

虽则松静已有晋阶,但自觉放松的程度还不高,放松的纯度还不一。其表现形态是,有的部位松得纯些,有的部位则较差些,而且一旦遇有外来压力,就会出现顶抗等紧张心理及僵硬状态。

心意松静

上述在外来压力干扰下出现的紧张问题,是松静不稳定的反映,需要进一步修炼,使松静向深层次发展。这一层次的主要特征是从有意有为入手,具体说有五点:

一是心脑更加安静,意识专一于放松。

二是意念放松法等功法已能习惯运用,意到哪儿松到哪儿,周身已全面松开,尤其是四梢末节更感松弛安舒。

三是心息相依,即上章“虽动犹静”谈到的心、意、气相合于丹田的静,那是动中求静的真静,是较高层次的松静。

四是能作松静的自我检验,能比较敏感地发现不足,迅速改正,所以松静的稳定性比较高。

五是遇有外力干扰,一般不再产生顶抗之弊了。

但是,由于这一层次的松静依然是从有意有为入手的,故而须“刻刻留心”,稍不留心,就会影响松静的纯度;若是偶有疏忽,则会出现顶抗等紧张情况。只有进入了更高层次的松静,才会完全自觉地动静分合,随曲就伸,急应缓随,虽变化万端,而唯松静一贯。

寂静无意

这一层次的松静,是从有意有为进入无意无为的松静阶段,松静层次发生质的变化,进入寂静的高深层次。其主要特征有五点:

一是无须用意。从先前的用意到这一层的不用意,就是质的飞跃,不用意才会生真意。

二是一心清静。由于不用意,心脑更加清静,无杂无妄。

三是机体内外各部分的活动能同步化,真正实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以养蓄太极整劲效能。

四是身心愉悦。由于心脑及机体内外的同步活动,会产生一种轻爽舒适、悠然自得的喜悦。

五是由于机体内外的通道被打通,尤其是大脑皮质的抑制,使某些感受器官及潜在调节系统开始激活。此时如果练发劲,就会松松一弹而出,感到松沉有劲。


虚静无为

虚静,是上述寂静的深化,是无意无为的进一步发展。

太极拳修炼虚静无为,首先是为了恢复原初的本性,即无私欲、心宁静的本性,以便完善人生。但太极拳毕竟是拳,在完善人生的同时,还要获得“拳”的理法技法。

如何获得?按照老子的观点,必须掌握宇宙万物的共同规则,即“复命日常”。常,即常道,宇宙万物行动的法则。这个法则的核心是动静的反复。即虚是有的本,静是动的根,凡是有,必起于虚;凡是动、必生于静,而最后必然返归于虚静,即复归本性。

懂得了这个归根复命的常道,就能称为明智,即老子所言“知常日明',如果“不知常”,必然“妄作凶”。

所以修炼太极拳应以这一通则为指导。行功走架时,一切动作都要由虚而发,由静而生,又复归其根,在螺旋反复中前进,熟练地沿着变化的规则,达到虚静无为的境界。


就太极拳而言,无为即练拳从有意有为进入无意无为的高深层次,此时没有主观愿望的点滴尘埃,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偏执安念,处于极虚笃静之中。似乎是无为,但由于虚能应物,静能生慧,反而能在无意中练出真意真劲,导致无所不为。例如推手中的舍己从人,忽隐忽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等等,都是“无为而无不为”心法的写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