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通鉴(415)魏国出兵的理由

 刘安伦先生 2021-10-25

读通鉴(415)魏文帝借口萧鸾粗暴夺大位出兵攻齐

1、萧鸾夺位很粗暴

萧子显评论说:帝王之子,生长富厚,朝出闺门,暮司方岳,防骑翦逸,积代常典。所以辅助这些人的一定要是上佐,这些人要明白皇帝心意;现在萧家这些子弟,虽是任为主帅,饮食起居,行动却都要报闻启奏;所处地方虽重,行动却不自由。威望不在身,恩德未能下及,一朝艰难突至,望其释位扶危,怎么能得到!这是宋氏的余风,至齐室而更加重的弊端。

癸卯,任命宁朔将军萧遥欣为豫州刺史,黄门郎萧遥昌为郢州刺史,辅国将军萧诞为司州刺史。萧遥昌是萧遥欣的弟弟;萧诞是萧谌的兄长。

甲辰,魏国任命太尉东阳王拓跋丕为太傅、录尚书事,留守平城。

戊申,魏主亲告太庙,使高阳王拓跋亥、于烈奉迁神主于洛阳;辛亥,自平城出发。

海陵王在位,起居饮食,皆谘询宣城王而后行。曾想要吃蒸鱼菜,太官令答无录公命,竟然不给他吃。辛亥,皇太后令说:“嗣主冲幼,庶政多昧;且早婴戸疾,弗克负荷。太傅宣城王,胤体宣皇,锺慈太祖。宜入承宝命。皇帝可降封海陵王,我当归老别馆。”

并且让宣王城王为太祖第三子。癸亥,高宗即皇帝位,大赦,改元。任命太尉王敬则为木司马,司空陈显达为太尉,尚书令王晏加骠骑大将军,左仆射徐孝嗣加中军大将军,中领军萧谌为领军将军。

度支尚书虞悰称疾不糇位。皇帝因为虞悰是旧人,想要引参佐命,让王晏将废立大事示虞悰。虞悰说:“主上圣明,公卿戮力,宁假朽老以赞惟新乎!不敢闻命!”借机恸哭。史家认为虞悰柔而能正,超过谢瀹兄弟很远。朝议想要纠查他,徐孝嗣说:“此亦是古代的遗直。”所以停止。

2、谢家惺惺作态

萧鸾皇帝与群臣大办宴会,下诏功臣上酒。王晏等人兴奋,谢瀹独自不起,说:“陛下受命,应天顺人;王晏妄叨功以为己力!”

皇帝大笑,意解。座罢,王晏喊谢瀹一起坐马车还令省。

谢瀹正色说:“卿巢窟在何处!”王晏很是忌惮他。

丁卯,诏:“藩牧守宰,或有荐献,事非任土,全都加以禁断。”

3、魏国注重立德怀柔

己巳,魏主至信都。庚午,说:“一直听闻边境的蛮人,经常窃掠南齐土地,使人父子乖离,室家分绝。朕方荡台宇,子育万姓,若真的如此,南人岂知我朝大德!可下诏荆、郢、东荆三州,禁勒蛮民,勿有侵暴。”

十一月,癸酉,任命始安王萧遥光为扬州刺史。

丁丑,魏主至邺城。

4、萧鸾后代不行

庚辰,立皇子萧宝义为晋安王,萧宝玄为江夏王,萧寇源为庐陵王,萧宝寅为建安王,萧宝融为随郡王,萧宝攸为南平王。

甲申,下诏说:“邑宰禄薄,虽任土恒贡,自今全断。”

〔萧鸾想要直达县邑这一层。〕

乙酉,追尊始安贞王为景皇,纪氏为懿后。

丙戌,任命闻喜公萧遥欣为荆州刺史,丰城公萧遥昌为豫州刺史。这时皇上长子晋安王萧寇义有顽疾,诸子皆弱小,所以任命萧遥光居中,萧遥欣镇抚上流。

戊子,立皇子萧宝卷为太子。

5、魏国养马场很成功

魏主至洛阳,想要澄清流品,任命尚书崔亮兼吏部郎。崔亮是崔道固的兄长的孙子。

魏主敕后军将军宇文福行牧地。宇文福表石济以西,河内以东,距河凡十里。魏主自代徙迁杂畜置其地,命宇文福掌管;畜无耗失,任命为司卫监。

当初,世祖平统万及秦、凉,认为河西水草丰美,用为牧地,畜甚蕃息,马至二百余万匹,骆驼一百多万,牛羊无数。等高祖置牧场于河阳,常畜戎马十万匹,每年自河西迁徙到并州放牧,稍复南徙,想要其渐习水土,不至死伤,而河西之牧愈更蕃滋。等正光以后,皆为寇盗所掠,无孑遗。

6、萧鸾杀皇帝给魏国借口出兵

永明中,御史中丞沈渊上表,百官年七十,皆令致仕,并穷困私门。庚子,诏依旧铨叙。皇上辅政所诛诸王,皆复属籍,封其子为侯。

皇上诈称海陵恭王有疾病,数次遣御师瞻视,海陵恭王因此殒命。葬礼并依汉东海恭王时的仪式。

魏国郢州刺史韦珍,在州朿声绩,魏主赐骏马、谷帛。韦珍集境内赤贫的人,全都散财发放光,对他们说:“天子以我能绥抚卿等,故赐以谷帛,我何敢独有这些东西!”

魏主借口皇上废海陵王自立,谋划大举入寇。碰到边将说,雍州刺史下邳人曹虎遣使请降于魏国,十一月,辛丑朔,魏遣行征南将军薛真度督四将向襄阳,大将军刘昶、平南将军王肃向义阳,徐州刺史拓跋衍向锺离,平南将军广平刘藻向南郑。

薛真度是薛安都从祖弟弟。任命尚书仆射卢渊为安南将军,督襄阳前锋诸军。卢渊推辞以不习军旅,不同意。卢渊说:“但恐曹虎为周鲂。”

魏主想要改变旧的风俗,壬寅,下诏禁士民穿胡服。国人多不悦。

7、支持萧鸾的人没有能得到利益而不满

通直散骑常侍刘芳是刘缵的族弟。与给事黄门侍郎太原人郭祚,皆以文学为皇帝所亲礼,多引与讲论及密议政事;大臣贵戚皆以为疏己,怏怏有不平之色。皇帝使给事黄门侍郎陵凯私谕大家说:“至尊但想要广知古事,询访前世法式,终不亲彼而相疏。”众人心意才稍解。

陵凯是陵与的儿子。

8、魏国权臣劝魏文帝不要出兵攻齐

魏主想要亲自领兵攻齐。癸卯,中外戒严。戊申,下诏民众迁洛阳的复租赋三年。

相州刺史高闾上表称:“洛阳草创,曹虎既不遣质任,必无诚心,不宜轻举。”魏主不听从。

过了很久,曹虎的使者竟不再来,魏主引公卿问行留之计,公卿有的认为宜止,有的认为宜行。

魏文帝说:“众人纷纭,莫知所从。必想要尽行留之势,宜有客主,共相起发。任城、镇南认为要留下,朕认为要出行,诸公坐听得失,谁最后赢了听谁的。”

众人皆说:“诺。”

镇军将军李冲说:“臣等正以迁都草创,人思少安;”

魏文帝说:“这些都不实,朕巡抚淮甸,访民疾苦,使彼知君德之所在,有北向之心;要把这些事做实,如今不以时应接,则失乘时之机,负归义之诚,则朕大略。”

任城王拓跋澄说:“曹虎没有人质,又使者不再来,其诈可知。如今代都新迁之民,皆有恋本之心。扶老携幼,才始落地洛邑,居无一椽之室,食无二石之储。又冬月垂尽,东作将起,乃'百堵皆兴’、'俶载南亩’之时,而驱之使擐甲执兵,泣当白刃,殆非歌舞之师。且诸军已进,非无应接。若降款有实,待既平樊、沔,然后銮舆顺动,亦何晚之有!如今率然轻举,上下疲劳:若空行返,恐挫损天威,更成贼气,不是好计策。”

司空穆亮认为宜行,公卿皆同意。拓跋澄对穆亮说:“公辈在外之时,见张旗授甲,皆有忧色,平居论议,不愿南征;何得对上即为此语!面背不同,事涉欺佘,岂大臣之义、国士之体!万一倾危,皆公辈所为。”

李冲说:“任城王可谓忠于社稷。”

魏帝说:“任城以顺从朕的人为佞,不从朕的人岂必皆忠!天下小忠的人、大忠之贼,不就是这样的吗!”

拓跋澄说:“臣愚笨,虽涉小忠,要是竭诚谋国;不知大忠的竟何所据!”魏帝不听从。

辛亥,魏军自洛阳出发,任命北海王拓跋详为尚书仆射,统留台事;李冲兼仆射,同守洛阳。给事黄门侍郎崔休为左丞,赵郡王拓跋干都督中外诸军事,始平王拓跋勰将宗子军宿卫左右。

拓跋休是拓跋逞的玄孙。戊辰,魏主至悬瓠。己巳,诏寿阳、锺离、马头之师所掠南齐男女皆放还南。曹虎果然不投降。

9、魏齐首战

魏主命卢渊攻南阳。卢渊认为军中乏粮,请先攻赭阳以取粮仓,魏主同意。于是与征南大将军城阳王拓跋鸾、安南将军李佐、荆州刺史韦珍共攻赭阳。拓跋鸾是拓跋长寿的儿子;李佐是李宝的儿子。

北襄城太守成公期闭城拒守。薛真度进军于沙堨,南阳太守守房伯玉、新野太守刘思忌出兵拒拦。

先是,魏主遣中书监高闾治古乐;正好高闾出任为相州刺史,这一年,上表荐着作郎韩显宗、大乐祭酒公孙崇参知锺律,魏文帝听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