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之《回纥史》

 Sam328 2021-10-25

读书笔记之《回纥史》

在商代初年,狄人使用的主要工具和兵器,还是石器和骨器,只有少量小件的铜刀、铜锥和铜镞。到了商代晚期(公元前 13 世纪),狄人的生产力已有了显著发展,在狄人活动区域内出土的青铜器数量大增。工具和兵器有短剑、铜刀、铜锥、铜匕、铜斧和铜镞,生活器皿有铜匙和铜鍑等。狄人的原始居地在鄂尔多斯地区。春秋时期,西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争霸于中原时,南迁的白狄也乘机南下进入华北大平原,在今河北一带建立了强大的狄人国家——中山国。北迁的狄人一部分以内蒙古阴山一带为活动中心,后来构成了匈奴的一部分。

自贞观二十一年( 647 )回纥等铁勒部归属唐朝以后,连年供唐王朝东征西讨。常常兵行万里,旷日持久,又要自带马匹军粮。沉重的兵役负担,破坏了畜牧业生产。回纥诸部人民对唐朝的不满日益加深。

东汉时中国的丝绸在罗马市场与黄金同价,即一两黄金一两丝。中国的丝绸一匹 25 两重,应可卖得 25 两黄金。因此罗马帝国每年至少有 5000 多公斤黄金流入阿拉伯和(通过回纥到)中国。

黠戛斯人是今柯尔克孜族(吉尔吉斯人)的先民。

贞元四年( 788 ),回纥要求唐朝在用汉文译写其族称时,将回纥改为“回鹘”,并说明是取“回旋轻捷如鹘”之意。鹘是回纥民族的重要汪辉(图腾)之一。

萨满教是多神教,而摩尼教是一神教,产生于阶级社会,崇拜一神即光明之神,因此又称为明教,它脱胎于锁罗亚斯德教并糅合佛教、基督教的教义而成,可汗在改信摩尼教时宣称,要将“熏血异域,变为蔬饭之乡,宰杀邦家,变为劝善之国”。

在战乱中,伊斯兰教继续向东发展。到 15 世纪末,佛教已被赶出了吐鲁番。公元 1514 年,察合台的后裔赛义德汗统一塔里木盆地,建立了叶尔羌汗国( 1514 ~ 1678 年)。汗国疆域一直东达哈密。持续了 500 年之久的宗教斗争至此结束,整个塔里木盆地的居民都皈依了伊斯兰教。统一的政权和宗教,使过去那种狭隘的宗教和地方的意识,转变成了包括所有盆地居民的民族的意识。回纥人与土著居民在文化、风俗和血缘上的融合也已完成,于是现代意义上的维吾尔族形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