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港娱:四大天王,高低之论

 唐泪 2021-10-25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这个问题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从「四大天王」在华语娱乐圈横空的那一刻开始,关于「高低」的讨论就从未停止。

从唱片销量到现场唱功及奖项多寡,从五官颜值到身高气质,从电影票房到广告代言,从片酬高低到演唱会门场次,从为人处世到衣着衣品,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不论是他们的歌坛前辈「谭张」,还是影坛如日中天的「双周一成」,甚或也包括华语娱乐圈的各种「皇」、「王」、「妖」们,都根本不曾经历过如斯强度的讨论与剖析,仅就此而言,「四大天王」确实是时代的绝无仅有。

顶格奇迹,不可复制的传奇。

但人心始终是不知足的。

放在天王身上,是自我的蜕变与成长,譬如苦练唱功、一边跑步一边唱歌、半夜两点乃及凌晨四点还在跑步机上,又或者一遍遍揣摩剧本、尝试各种表演方法,一天喝下超过一百瓶汽水、蹲在地上吃盒饭、增肥减肥,演唱会前不分昼夜的排演,诸如此类。

然而在粉丝角度,又变成另一番景象。

他们会编制出各种小表格,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奖项和数据,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以此证明自己的偶像「天下第一」。

他们也会创作出各种口号,比如「某神」、「某帝」,会喊着「如果没有某某,早就不再有人记得四大天王」,甚至会说「四大天王这个称号,是一种拖累,其他人都是跟着沾光」。

他们会各种攻击,诨号及各种贬损不提,在网络上,发展到各自盘踞地盘疯狂互黑,在明星艺人的公开网络账号下胡言乱言,甚至祸及家人,这是极度无知、愚昧和狂妄的低素质表现。

与这样的粉丝在一个时代,简直就是一种耻辱,对吸引到这种粉丝的明星而言,更是「非同一般」的耻辱。

过度的疯狂,始终会招致反弹。

网络,终究不是法外之地,世界总会向着理性的方向前行。

回到题目所言。

谁堪为首,又谁人垫底?

这个概念需要哲学入题, 一分为二。

换句话说,「四大天王」不是简单的数学题,四个人涉及到娱乐圈几乎所有主要的领域与专业能力,每个人也有各自的成长阶段,而那种要想将每个单项的成就数据化,进而变成加法最终得到数据,从大到小排列出来,这种想法,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该怎么办?

既分高低,亦见长短。

他们每个人都有冠绝他人的优势,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弱项。

不求与人攀比,但求超越自己。

这并不是抹稀泥。

而是唯一正确的态度。

比如从新人首专销量表现来说。

郭富城1990年发行第一张专辑《对你爱不完》,台湾正版销量25万张,全亚洲销量超过百万/1992年发行首张粤语专辑《跳不完·爱不完·唱不完》,突破20万张。

张学友1985年发行首张粤语专辑《Smile》,销量突破20万张。

黎明首张粤语专辑《LEON》,10万张。

刘德华首张粤语专辑《只知道此刻爱你》,486张。

从首专表现来看,郭富城冠绝四人,学友其次、黎明第三,刘德华末席。

这其中当然也有原因。

郭富城发行首张专辑的背景,是他凭一个广告已经火遍台湾,而当时的台湾是国语唱片的销售重仓;张学友和黎明的粤语唱片销售局限在香港一地,而刘德华确实天赋缺乏,首张唱片完全乏善可陈,影坛也还并未有多大的实力加成。

但应该看到的另一面,是刘德华韧性的可怕,他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做不放弃。

又比如从乐坛奖项来看。

十大劲歌金曲的「最受欢迎男歌手」奖,刘德华拿了六次,郭富城三次,黎明两次而张学友一次。

当然若以四大同台竞争而论,刘郭黎各两次, 张学友仍然最末仅一次。

而郭在四人同台期间是唯一做到连庄该奖项的歌手。

「金曲金奖」张黎各拿四次,刘郭挂零。

仅以这两个重量级奖项而论,是否可以得出结论?

与其强调哪个奖项更有说服力,不如客观点结合实际情况去分析。

「最受欢迎男歌手」强调歌手年度的人气,是一种综合能力的结果,这其中既包括销量与受欢迎程度,也包括歌手的舞台表现及唱功能力。

而就人气这个概念来说,「非偶像派」的张学友自然会排到最末,再加之每个年度的销量大奖都几乎被他拿了,金曲金奖也拿了四届,如果再给他最受欢迎几届,还让别人怎么玩?

话又说回来,「金曲金奖」刘郭没资格拿起码一届?

以前曾列出过作品分析,不管从唱功、歌曲流行度还是综合质量来说,都绝不应该是这个结果。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幕后的宝丽金实力确实雄浑。

因天赋差异,唱功能力上张学友、郭富城较刘德华和黎明更胜。

这一点从歌曲代表作可以得出结论。

譬如张学友的《头发乱了》,郭富城的《纯真传说》,刘黎无从驾驭。

而张学友携最强唱功,可领衔。

再如从影坛角度来看。

单谈票房成绩,郭富城和刘德华表现较张学友、黎明更为出色。

香港影史冠军电影是郭富城的《寒战2》,港片在内陆的票房冠军是刘德华的《拆弹专家2》。

二人都拥有三个香港年冠,内陆各自有一番过十亿票房的作品。

刘德华平均票房数字较郭富城更为强势。

这个成绩,几乎能堪称最接近「双周一成」。

而就演技情况来说。

早期的张学友在表演上较其他三人更为出色,郭富城紧随其后,中期则黎明表现最稳定。

两千年之后,郭富城开始逆势崛起,至今日已成长为香港影坛最顶级的演员之一。

张学友因为投入精力过少,在表演上后继乏力。

黎明自2008年之后表演日渐固化。

刘德华则未臻顶级。

一人三部代表作,以资证明——

郭富城(58部):《父子》、《最爱》、《无双》。

刘德华(逾150部):《门徒》、《桃姐》、《失孤》。

黎明(55部):《都市情缘》、《甜蜜蜜》、《半生缘》。

张学友(75部):《《喋血街头》、《龙兄鼠弟》、《男人四十》。

有兴趣的人可以分别看看这几部。

论及舞蹈及舞台表现力。

郭富城以一敌三,其他三人或黎明略输。

譬如2013年《纪念梅艳芳十周年群星演唱会》,张郭刘三大天王同场,郭富城一曲《梦伴》,以神级的舞台驾驭能力横压全场。

以前曾有人说过,四大天王若比较舞蹈不公平,因为郭富城是专业出身。

但这个观点其实也并不正确。

郭富城十九岁才开始在TVB的舞蹈培训班练舞,其实也算不得专业,他是生生靠着自己的毅力,以三年训练做基础,其后不断努力,方才从一个菜鸟蜕变为「舞王」。

在歌影舞三项专业之外,其他的领域则显得不那么重要。

譬如广告代言,郭富城的百事可乐或是一座巅峰,名人堂、市场销量大奖、八年一哥地位、代言期间百事在中国区的销量甚至超越老对手可口可乐。

又譬如电视剧,「五虎将」之一的刘德华自然尽占优势,其次黎明、郭富城,张学友只参演过一部青春偶像剧《烈爱伤痕》。

而若论综合奖项的数量,刘德华也谓一骑绝尘。

就传唱度而论,单首歌曲以郭富城的《对你爱不完》最强,但论及总数量则张学友和刘德华领衔,郭富城次之,黎明的传唱相对最低。

身高以黎明为首,张学友略高于刘德华,而郭富城则个子最矮。

颜值郭富城无可争议,当年以写真销售为证(市场七连霸),到今天更是强至离谱,其他人要么肿胀变形要么骨肉崩塌,他却宛如合金。

合而言之。

请问:谁堪为首?又谁人垫底?

天王岁月。

就如仍在继续的磅礴棋局。

亦是努力而成的不朽传奇。

不可轻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