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梓溪同学这篇散文习作,不禁令人眼前一亮——这是一篇始于模仿却终于创新的好文章。不仅“红白两株荷花”“小院子”“ 一夜的风雨”这些画面使人想起冰心的《荷叶·母亲》,就连语言风格也有些神似,但故事的情节与结局却大相径庭。这就不得不令人佩服小作者的智慧了。
怎样才能在模仿中创新,本文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在写法上,小作者紧扣题目“并蒂莲的故事”谋篇布局。文章想象丰富,构思巧妙,运用寓言形式,设计了一枝初开的并蒂莲——粉色和白色两个艺术形象,借它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委婉地告诫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故事生动、完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层次清楚。两个艺术形象,性格各异。一个与世无争,一个小肚鸡肠,心怀嫉妒。
写法借鉴:生动的描述,鲜活的表达。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本文语言鲜活、生动,颇富感染力。
1.生动的景物描写。如描写清晨的美景,“仲夏清晨,天空摘下漫天繁星,换上鱼肚白的幕,四周水汽缭绕,粘着并蒂莲的花丝,和着嫩粉,在一池清澈中闪耀”,描绘清晨的色彩、形态、质地,强调景物之美,特别是一个“摘”字,活化了天空。描写并蒂莲遭遇风雨打击,“雨珠越落越大,像刀刃似地砸向并蒂莲”“刀刃似的”突出了风雨的无情,“砸”字,强化了风雨的猛烈。
2.鲜活的动态描写。“白莲身旁靠着荷叶,霎时躲进伞里去了,粉莲四周并无遮蔽,也想躲进白莲的荷叶缝里。伞叶之大,白莲只要动动身,就可以容纳下她的姊妹。粉莲的花瓣无助地在拍着白莲,白莲只是静静地倚在叶柄下”, “白莲”的“靠”“躲”“倚”,刻画了一个对他人苦难无动于衷、明哲保身的形象,而“粉莲的花瓣无助地在拍着白莲”,更衬托了白莲的无情无义。
3.灵活的心态描写。众人钟情于粉莲,白莲受到冷落,“曾几何时,洁白的小莲渐渐有些不满了,它每天沉醉在自己澄澈的倒影中,心想为什么大家没发现我的身姿呢?”“白莲萌生出一个想法:如果没有粉莲,众人不就可以欣赏我了吗?”“不满”“沉醉”的心理使白莲心有不平,连连发问,增强了语言的起伏变化,生动地展现出人物的心态——一个小肚鸡肠,甚至心怀嫉妒之心,见不得别人好的形象跃然纸上。
文章语言的感染力,来源于写作者长期的积累和丰富的实践活动,更得益于写作者创造性的语言运用活动。
(点评:徐东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