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控结核,医疗机构要注重五个方面

 佳仁 2021-10-25
图片

图片

医疗机构是结核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单位,在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定点医疗机构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意识和多部门合作意识,为结核病防控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笔者在多次对医疗机构的督导工作中也发现不少问题和不足,建议在结核病防控方面要强抓以下五个方面。

图片

图片

规范菌阴肺结核的诊断


菌阴肺结核的诊断相对复杂,极易造成误诊、过诊和漏诊,这种现象在诸多定点医院还比较常见,为此,根据《中国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规范(2020年)》要求,各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应组织结核(呼吸)、检验、放射等专业人员3人以上成立菌阴肺结核诊断小组,集体讨论,慎重诊断。必要时可予抗感染治疗、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和其它检查方法进行诊断,或转上级医院,确保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诊断科学、严谨。

规范病原学检查与耐药检测


病原学检测是肺结核诊断的“金标准”,也是了解患者排菌情况、对患者实行分类管理的重要依据。就目前大多数定点医院医务人员来说,病原学检测的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但其规范性还存在不足。建议在常规工作中应注重以下几点:(1)凡有疑似肺结核症状的所有患者,包括门诊患者及住院患者,都必须要开展结核病的病原学检测;(2)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完成病原学检测的频次;(3)对所有病原学阳性的患者必须开展耐药检测及菌型鉴定,没有条件开展耐药检测和菌型鉴定的县区级定点医疗机构,应在开展结核杆菌培养的基础上将菌株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测;(4)要注重标本质量,并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提高病原学阳性率。

图片
规范治疗,提高FDC使用率


规范、标准的治疗是防止结核杆菌耐药、提高结核病治愈率的重要措施。各级定点医院在结核病治疗上,应严格遵守“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基本原则,坚持标准化治疗方案,不可随意而为。FDC(固定剂量复合剂)是由多种抗结核药物按照一定的剂量和配方制成的一种复合制剂。它的使用可以简化处方,减少患者服药片数,避免服药遗漏、单一用药和剂量不足等问题,能较好地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和降低耐药结核的发生。各级定点医院应积极首推FDC用于抗结核治疗。结核患者治疗中,FDC的使用率应达到85%以上。

着眼防控,积极开展感染者干预


结核杆菌有很高的感染率,这些感染者一旦免疫力下降就可能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这是一个潜在的“患者库”。实施感染者干预,尤其是开展感染者治疗能有效降低其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几率。这是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去存量”的有效措施。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应自觉协同和配合辖区疾控机构,做好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HIV/AIDS、入学新生、65 岁及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结核病筛查工作,积极发现结核病患者及感染者,并在认真做好患者治疗的同时,配合疾控机构开展好感染者干预,在积极动员、知情自愿的基础上对感染者实施治疗,对坚决拒绝治疗的感染者进行医学观察,认真落实结核病防控职能。

切实做好院内感染防控


各级医疗机构要全面加强院内结核病感染控制,将结核感染控制纳入本机构院内感染控制体系中,设专人负责结核感染控制工作,加强院感管理监测与评估;要定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进行结核病院感知识培训,从严落实个人防护措施;要确保结核门诊和收治病区具备呼吸道传染病诊疗和防护能力,加强分区管理,严禁跨区(科室)收治肺结核患者。非定点医疗机构要及时将发现的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至定点医疗机构,严禁违规收治结核病患者,严防结核病院内感染风险。


图片

图片
END

来源:巧哥e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