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压重要?还是低压重要?高压和低压哪个高了更危险?心脏医生说

 铁兵88 2021-10-25

人们口中常说高压其实指的是收缩压,低压是指舒张压,其实对于医生来说高压、低压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他们有各自的意义。

  •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高压、低压都是非常值得关注,那接下来我给大家全面普及一下高血压。

    一、血压、高压、低压具体是什么?

  • ①血压是指:在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对管壁施加的压力,称血压。血压可分为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静脉压三种。

    ②收缩压:当心脏收缩时血液射入主动脉,这时动脉中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

  • ③舒张压:当心脏舒张时,动脉管壁弹性回缩推动血液继续向前,这时动脉管内压力降至最低点,称为舒张压。

  • 二、高血压具体诊断与分级:

    我国的高血压治疗指南将血压的诊断分为:

    理想血压在:(90~120)/(60~80)mmHg;

    正常血压在:(120~129)/(80~84)mmHg;

    正常高值血压或高血压前期:(130~139)/(85~89)mmHg;

  • 轻度高血压(1级)血压在:(140~159)/(90~99)mmHg ;

    中度高血压(2级)血压在:(160~179)/(100-109)mmHg;

    重度高血压(3级)血压在:180/110mmHg以上。

    此外,还将血压值140以上/90以下mmllg(脉压差偏大),定名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高血压者的降压值(达到值)中年人为140/90mmHg以下,老年人为150/90mmHg以下为宜。

  • 在国际上将血压(130~139)/(85~89)mmHg定为血压的“正常高值”,提醒人们防范血压升高的倾向,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高血压的发展。

  • 三、高血压分期

    对高血压的发展阶段和严重程度,国际上按心、脑、肾及血管(总称为“靶器官”)的受损程度来划分:

    Ⅰ期:无靶器官损伤。

    Ⅱ期:轻度靶器官受损,如左心室肥厚、眼底动脉硬化Ⅱ级、轻度蛋白尿、血肌酐轻度升高、超声波检查发现有动脉硬化斑块等。

    Ⅲ期:有明显心绞痛、中风、肾功能衰竭、眼底出血、渗出等。

  • 四、高压、低压哪个更重要?

    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人们普遍认为收缩压是随着人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的,并错误地认为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所以收缩压的升高并没有引起特别的重视。

    人们往往误认为只有舒张压升高才会对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危险。

  • 事实上,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升高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是相似的。

    研究证明,收缩压升高后,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1.5倍左右,患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2倍左右,患心力衰竭的危险性增加1~2倍,患外周血管病的危险性增加2倍。

    收缩压越高,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也就越大。

  • 由此可见,人们不可忽视收缩压的升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