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了,而秋天的夜晚,更是凉意沁人,也不再有夏夜的热闹。可以说,秋夜更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秋天气息,不知不觉,让人的心也跟着安静下来。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秋也渐深了。 秋天来得太快了,好像夏天还没有走远,但夜里已明显透出秋意来。 蝉歇还惊络纬鸣,秋风忽已动江城。 山窗寂寂无眠夜,梧落芭蕉听雨声。 ——明·黄姬水《秋夜》 蝉儿已休歇,却忽然发出鸣叫,秋风吹拂过江边的城市。守着窗儿,寂寂无眠,听着风中梧桐树叶落,雨打芭蕉的声音。这些都在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夏天已成追忆,秋天,真的来了。 秋天的夜晚虽宁静,却让人变得分外敏感,真是因为季节的缘故吗? 微云淡月夜朦胧,幽草虫鸣树影中。 不待南城吹鼓角,桐声长报五更风。 ——宋·张耒《秋夜》 天上有些许薄薄的云彩,月光笼罩的夜晚朦胧如诗画,草丛里秋虫鸣唱,地面上树影迷离。不用等到南城吹起报晓的鼓角,风中梧桐声声,已经在告诉人们,已是五更天了。秋夜美丽,不知诗人为何未睡安稳,是因那风吹树叶的声响吗?还是从草丛里传出的虫声?不知不觉,天都快亮了。 澄明的秋夜,其实很值得观赏。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 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着秋声。 ——宋·陈与义《秋夜》 庭院里笼罩着淡淡的月光,已是三更了,天空就像被晶莹的露水洗过,星空一片清朗。诗人很爱这样的景致,还想着,秋风不要将树叶吹尽了啊,那样就听不到秋天的声音了。心中无愁的人,方才不怕听秋声啊。 秋夜,没有了夏夜的炎热,也不需要避暑,天气微寒,让人感受着不同季节所带来的明显不同。 梧桐叶底见银河,露气当窗冷碧罗。 四壁虫声两行雁,不知何处得秋多。 ——清·陈文述《秋夜》 透过梧桐树叶,望见天上的星河,夜里生着白露,临窗只觉凉意浸人,碧罗都是冷的。听着周遭的虫声,想着空中飞过的队队大雁,试问,哪里的秋意最浓呢?自然每一个角落,都已被秋天抚过,无处不成秋了。 秋天的气息,让人分外敏感,尤其是秋天的夜晚。仿佛人也是草丛里的秋虫,空中的大雁啊。 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 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 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 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 ——宋·苏轼《谒金门·秋夜》 秋夜帷帐里,滴漏声声,长久地伴着无眠的人。那低枕的玉枕渐渐凉了,铺着轻薄的绣被,只觉一片秋的气息。不知不觉,晓色侵透了窗纸,外面响起了断续的鸣声。天亮了,鸡啼还未止,而人儿也未眠。 秋夜,越来越冷。 夜久叶露滴,秋虫入户飞。 卧多骨髓冷,起覆旧绵衣。 ——唐·王建《秋夜》 夜已经深了,树叶上滴落露水,秋虫飞入了屋子。躺得久了,只觉得寒意沁人,于是起来穿上棉衣。每过一个秋夜,就又冷了几分啊。 对于有心事的人来说,秋夜分外难过,却不是因为秋夜,而是自身的忧愁啊。 豆花雨过晚生凉,林馆孤眠怯夜长。 自是愁多不成寐,非缘金井有啼螀。 ——宋·孟淑卿《秋夜》 一场秋雨,淋湿了架上的豆花,傍晚真是凉啊。诗人独自在旅馆歇息,害怕这漫漫长夜。因为愁绪纷纷而无法入睡,并不是因为外面有秋虫扰人啊。秋虫作秋声,凄凄切切,偏能助愁啊。 世事如梦一场,而凉凉的秋夜却让人清醒,回首往昔,今昔何昔? 秋夜园林风露凉,蟲声无数出颓墙。 前朝旧事过如梦,一抵清秋一夜长。 ——宋·黄超然《秋夜》 秋天的夜晚,园林里风露沁凉逼人,无数的秋虫声从废墙传出。啊,前朝的旧事,不过像是一场梦,匆匆而往,竟觉得比不过眼前的夜晚那样漫长。诗人有多少无奈,多少叹息,都在这孤独的秋夜里了,又有何人知道呢? 秋夜,月儿总是明亮,却也将人的寂寞照亮了,更觉难以禁受。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宋·朱淑真《秋夜》 深深的夜里,诗人无法入睡,秋天气息清凉袭人,不时地剪着烛花,让灯火更明亮些,不觉已到了三更。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床上,更添凉意,举头眺望,梧桐树缝隙处的月亮仍旧那样明亮!只有月亮陪着人,却更觉孤独了。 秋天的夜晚,无论是观月,还是听雨,都容易勾起人的情思。而对于羁旅之人来说,是更添愁情了。 一声声,一更更。 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 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宋·万俟咏《长相思·雨》 雨一直下着,直到三更。窗外的芭蕉,和屋里的灯,好像都有了无限的情意,陪伴着孤独的旅人。无法做个好梦,心中总是愁恨难平。秋雨可不管忧愁的人爱不爱听,点点滴滴,直到天明。 在旅途中奔波,秋天是难过的,而秋夜更是如此。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 月亮落下去了,乌鸦还在啼叫,冷霜满天。对着江边的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又怎能真正睡得好呢?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半夜时敲响,传到了客船,让旅人心惊,更无法安眠,此情此景可对谁诉?只有忧伤四处弥漫。 深深的秋夜里,思念也是那样的深。 虫飞纨扇早知秋,明月当窗照画楼。 洒泪两行何处落,临风寄向故园流。 ——沈天孙《秋夜》 虫儿绕着纨扇飞舞,早知道秋天已经来了,明月当窗,映照着画楼。无眠的人,不觉流着两行清泪,迎着西风,好像要将它寄给遥远的故乡啊。思念,让人难以安睡。 在漫长的秋夜,有人思乡怀亲,也有人思念朋友。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唐·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在秋天的夜晚,思念起友人来,一边散步,一边吟咏凉凉的霜天。想着此刻山中应掉落松子,而幽居的友人,应该也还未入睡吧!秋夜是宁静的,也是美好的,而思念却给人带来了几许温暖。 古人素有“悲春伤秋”的说法,尤其是年华老去,难免更添忧愁之叹。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唐·王维《秋夜独坐》 独坐着悲伤双鬓已白,秋夜空堂,不觉将是二更天。雨中山果纷纷掉落,灯下听得草丛中阵阵虫鸣。白发难以变黑,仙丹也难以炼成。怎样才能消除生老病死的痛苦呢?只有在学佛中得到安宁和永生。 其实,只要得到了内心真正的平静,季节的变换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月上霜威重,烟消霁景分。 岭猿寒啸侣,涧鹿夜呼群。 天静织毫见,山空落叶闻。 此时真吏隐,高卧看浮云。 ——宋·范祖禹《秋夜》 月亮升上天空,霜气弥漫,烟雾消散,景色更分明。山岭中的猿猴呼啸着引来同伴,涧水旁的鹿儿呼唤着队伍。天空澄明清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空旷的山中,树叶飘落的声音也能听见。此时不如归隐吧,高高而卧,闲看浮云,多么逍遥自在啊! 秋天的夜晚,无论是月光明朗,还是风雨潇潇,都透着凉爽和肃清之意。不用说,甚至闭上眼睛,你也知道,这是秋天了。时光本如流水易逝,世事怎能尽随人意,何必忧愁,又何必伤感呢?秋夜渐渐寒冷,无论身在何处,可要记得多保重啊! -作者-禾雨,喜欢诗词的女子,在四季中寻找一个个美丽的细节,愿时光留下温暖的记忆。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