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是左宗棠孙媳,来自湘乡泉塘桐瑞台杨氏,豪门多才但结局是谜。

 泮溪别馆 2021-10-26
左宗棠、杨昌濬两人都是晚清重臣、封疆大吏,两人在征战和治政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杨昌濬长期作为左宗棠的副手,对左的辅佐帮助极大;即使在两人没有上下级关系时,也是彼此照应、呼应,重大问题上彼此支持、互为犄角。在晚清政坛这两人可以说是非常牢固的上下级加同盟关系。
图片






咸丰十年(1860年)五、六月间,左宗棠奉曾国藩之命在长沙金盆岭编练“楚军”、杨昌濬以三个月为期应邀入幕始,左、杨两人正式开始长达二十多年的密切交往。
同治三年十二月,杨昌濬获授浙江盐运使,旋升浙江按察使。同治四年(1865年)八月,左宗棠上奏朝廷,荐举杨昌浚晋升加布政使衔。同治五年(1866年)二月,左宗棠督军前往福建,清廷命杨昌濬为浙江布政使,负责处理浙江善后事宜。同治八年十二月,清廷又命杨昌濬为署理浙江巡抚,九年(1870年)八月,杨昌濬正式担任浙江巡抚一职。杨昌濬的一路高升当然离不开自己的能力与努力,但左宗棠的信任与重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浙江巡抚任上,发生了“葛毕氏谋害亲夫案”(即“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杨昌濬“既不能据实平反”,又对下属“始终回护”被革职。此案的“舆情发酵”原因很多,其中政治派系之间的博弈是主要因素,在此过程中,左宗棠始终坚定的站在杨昌濬这边。左宗棠在光绪四年四月二十八日的《请敕杨昌濬帮办甘肃新疆善后事宜片》(见岳麓书社《左宗棠全集》第7101页)中再次为杨昌濬直接向皇帝“喊冤”:“杨昌濬以余杭案去官,时论异同,臣固无庸置喙。然观浙民去思之切,亦足见其无负于浙人也。” 
左宗棠于光绪四年四月上奏调杨昌濬帮办陕甘军务,杨1878年(光绪四年)十二月抵达兰州,帮办甘肃、新疆善后事宜,获四品顶戴。在左宗棠的一力推荐下,杨昌濬从此正式复出,之后职务逐渐上升,官至陕甘总督。
光绪九年(1883年)二月,杨任漕运总督。光绪十年七月初三(1884822日),法国舰队袭击福建水师和船政局,七月九日,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福州将军穆图善、漕运总督杨昌濬副之。同年七月二十八日,清政府任命杨昌濬为闽浙总督,领兵督防台湾
图片






 公事之余,两人也结下了深厚的私人情谊。杨昌濬曾在故乡壶天西阳(后划归娄底)营建住宅,左宗棠为书“独乐轩”匾额,并撰书对联:“不可使百姓有此色,亦先以天下为已忧。”
 除了两位大佬本人的互动和交往外,在左、杨的推动下,两家后代互结姻亲。其中杨昌濬长子杨鸿度(族名显模)的长子杨汉孙(族名宗熹)迎娶了左宗棠季子左孝同之女,此左氏女于1953年去世。而杨鸿度的第七女杨延年又嫁给了左孝同次子左念康。
 杨延年,字玉晖,年十八时嫁入左家,有《椿荫庐诗词存》二卷。《湘雅摭残》有录,也有入选《晚晴簃诗汇》,见于第19卷。
《湘雅摭残》在对杨延年的介绍中都用了两个词“中寿未登,瑶光掩采”,多少岁算中寿?什么是瑶光掩采?
《晚晴簃诗汇》在杨延年诗前有简介:“杨延年,字玉晖,湘乡人,湘阴左念康室,有《椿荫庐诗词存》。单受兹日玉晖,为杨石泉督部孙女,左怀薮为文襄公孙,均中兴世族。怀薮于辛亥后侍其父子异方伯归长沙而殁。”
杨延年,到底活了多少岁、逝后葬于何处现在均不可知。而湘阴左氏族谱,三十年来多少文史研究者多方寻找,至今毫无踪影,仿佛湘阴左氏谱从未有过,或许真的就确实从未有过。
留给我们的只有诗词。兹附录杨延年部分诗词作品如下:
图片








    楼居
楼居风景好,野望最怡情。日暖花光丽,风微燕羽轻。鸟啼红杏雨,人住绿杨诚。新涨前溪满,时时钓艇横。
夕照
夕照烘红叶,幽禽啄绿苔。瑶琴一曲罢,云外鹤归来。
小院
烟锁修篁小院清,碧桃枝上啭莺声。夕阳帘幕东风暖,何处红楼按玉笙。
    千里
千里家山萦蝶梦,九州烽火警归心。桃花流水应如旧,缥缈仙源何处寻。
甲午感事
群流无策可安边,促漏遥钟罢讲筵。圣孝未忘天下养,瑶池犹自进歌弦。
汉口
江城风景好,览胜一登楼。渺渺楚天阔,滔滔汉水流。钟声度烟树,樯影集沙洲。亦有思乡意,浮云黑上头。
蓬莱
蓬莱自古道仙乡,焉得浮槎一苇杭。羡煞岛中千岁鹤,白云天际任翱翔。
玉阶
玉阶一叶梧桐下,落尽红莲冷香树。银河皎洁无纤云,辘轳金井寒泉泻。惊秋鹦鹉倦无言,微霜昨夜凝鸳瓦。绣帏风静炉烟袅,瑶瑟湘灵韵斯杳。洞庭水满衡岳高,归梦池塘有青草。大椿轮囷竦卷阿,棣萼花开月圆好。安得神仙驻景方,世免别离人不老。
    舟行
岁暮风雪寒,江湖尚行役。劳人岂得已,郁郁萦心曲。冻云出岫忙,倦鸟依林宿。晴川烟水清,闹市飞尘浊。回首望京华,远山锁苍绿。
    秋江调寄点绛唇
烟水苍茫,采菱三五随波去。野鸥游处,不畏风和雨。绿杨长堤,无数人家住。凉如许,树梢斜日,一阵归鸦舞。
    苏台秋思调寄蝶恋花
白露为霜凉意透。桂魂晶莹,正照无眠候。玉树忽闻商女奏,兴亡只有河山旧。  客里情慵如病酒。红褪荷衣,蝶粉伶俜瘦。楚尾吴头分袂后,白云红树愁回首。
图片






后记:
       杨昌濬,字子源,号石泉,又号镜涵,晚年自号壶天老人。先世江西浮梁人,迁湘始祖名楚良公于明洪武元年徙居今湘乡泉塘镇之桐瑞台,遂繁衍“上湘桐瑞台杨氏”一族。自楚良公之后,其中一支传九世迁谷水里,至杨昌濬祖父再迁今壶天镇涧山。桐瑞台杨氏宗祠后来改建为学校,即今天泉塘镇新阳学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