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与左宗棠为何不睦?原来根儿在这儿呢,竟跟一个小将领有关

 铁血老枪 2019-06-21

咸丰二年(1852年)年底,曾国藩奉旨出任湖南帮办团练大臣,想借湘乡勇作为自己的基本力量。但是,当时已是湘乡勇头目的王錱对曾国藩很不感冒,团练骨干在一起议论曾国藩时,王錱说:“此人做京官做久了,动不动就发公文,打官腔,真是看不惯!”

曾国藩为笼络王錱,提出要收他为弟子,却被王錱拒绝。曾国藩见王錱不买账,担心他不好领导,所以不想让他多领兵。于是两人的关系闹得很僵,王錱一直带着自己的队伍,受命于湖南巡抚骆秉章。

曾国藩与左宗棠为何不睦?原来根儿在这儿呢,竟跟一个小将领有关

可是王錱运气不好,咸丰四年二月,他初次出兵去打太平军就吃了败仗。战场上受挫还不算倒霉,最不幸的是当时跟他同路进兵的曾国藩也出师不利。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王錱的失败影响了曾国藩,使湘军第一次出征大损形象。这就招来了曾国藩的怒气。

太平军攻占宁乡后,曾国藩亲自带领17000人从衡州北上,骆秉章则令王錱率部北进湘阴。太平军见官军大举北上,自动撤出湘阴和岳州。王錱击败湘阴本地会党后,立马进驻岳州。由于轻敌,他继续挥师北进,谁知前锋遇到了太平军的大部队。王錱带主力赶到后,将太平军击退,救出了前锋。

但不久,太平军主力就从四面杀来,湘乡勇受到重创。太平军当即上船,乘北风向岳州驶进,王錱急忙回军岳州守城。曾国藩的部将告诫王錱,说岳州已是空城,没有粮食,无法防守。王錱不听,执意要守。第二天,太平军主力开始攻城,王錱出城迎战,又被太平军击败。

曾国藩与左宗棠为何不睦?原来根儿在这儿呢,竟跟一个小将领有关

接着,太平军加紧攻城,王錱见无战胜的希望,便派人给曾国藩的水师送信,请求他们登岸夹击。但是曾军水师遭遇大风,损失了一半兵力,已经南撤,无法前来增援。后来,曾国藩想尽办法,派船来接他们撤走,王錱羞愤交加,打算自刎,被部众簇拥突围而出。这一仗,王錱的十几个好友阵亡,王錱写信给骆秉章自请处分,并请求收集溃散的士卒,继续投入战斗。骆秉章奏报朝廷,得到批准。

曾国藩虽然救了王錱,但由于他自己的失利与王錱的失败相重合,他把这次失败看得非常严重,对王錱大加申斥,要对他严加处分。多亏骆秉章和左宗棠对这个遭受挫折的年轻人加以回护,王錱才得以挺过这个难关。

咸丰四年四月二日,曾国藩攻打靖港不利,折损了战船与兵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錱此时在湘潭附近已经收集所部数百人,见到从湘潭败退的太平军向上游逃跑,立即率部截击,歼灭了一些太平军。十天后,骆秉章与曾国藩联衔拜发的奏折中,提到了王錱的阻击战。

曾国藩与左宗棠为何不睦?原来根儿在这儿呢,竟跟一个小将领有关

这份奏折最后的定稿人是左宗棠,据说关于王錱战功这段,跟曾国藩看到的奏稿不同,有把一场小胜仗夸大之嫌。须知这份奏折中报告了曾国藩在靖港的战败,而曾国藩讨厌的王錱却以胜利者的面目在其中出现,令曾国藩颇为不爽。他对左宗棠擅自修改奏稿很有意见,因为左宗棠只是骆秉章的师爷,根本无权向皇帝上奏。他修改奏稿的目的,无疑是出于对王錱的同情和爱护,这就有故意跟曾国藩作对之嫌。而这就是曾国藩与左宗棠失和的起源。

从此后,王錱一直独立于曾国藩的湘军体系之外,服从骆秉章的指挥,并与左宗棠成了亲密的朋友。

作者|王纪卿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