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意绘画|放鞭炮 庆元旦

 思维创意绘画 2021-10-26

《放鞭炮 庆元旦》

创意绘画

教学目的

1.学习基础的水彩铺色

2.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元旦和鞭炮的由来,

3..通过百科知识的学习提高孩子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课前准备

素描纸、马克笔、铅笔、高光笔

橡皮、水彩、双面胶、剪刀

课程导入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元旦”的“元”,指开始,也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在汉语各地语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在中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元旦已列入了法定假日。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中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结婚嫁娶,进学升迁,以至大厦落成、商店开张等等,只要为了表示喜庆,人们都习惯以放鞭炮来庆祝。甚至在很多地方老人去世也会放鞭炮,但不是为了庆祝。各地的习俗不同,鞭炮的用途也不同,但大多都是为了庆祝。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当时没有火药和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根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声。每到春节,华灯璀璨,锣鼓齐鸣。鞭炮声此起彼伏,为沸腾的大地奏起了新春之曲。空中流光异彩,百花争艳,为佳节谱写了快乐的篇章。

春节放鞭炮,作为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的习俗,历史悠久,这种活动,虽然可以给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但放鞭炮释放的烟尘,溅出的火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火灾,一些烈性爆竹每年都会造成一些人员伤亡。随着社会和人们的文明进步,对春节放鞭炮这种习俗的弊端,已引起各界的重视。我国许多城市都制定了禁止放烟花爆竹的规定,现未解除。

课程步骤

第一步:先用铅笔起稿

第二步:开始涂色,把背景用水彩画上蓝色,月亮涂上黄色,表盘用渐变色,把表针画上,楼房用黑色马克笔涂好。

第三步:用高光笔在黑色楼房上面画一些装饰

第四步:在另外准备的一张空白纸上画出小人,涂好颜色,剪下来贴到背景上,调整画面,完成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