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中医论治胃病

 幽默的数据线 2021-10-26

导读:我们将详细介绍中医治疗胃病的基本思路、方法以及中医名家对胃病的辨证和分型治疗经验。其特色是以中医分型辨证治疗为纲,其中收录内容系从众多的临床经验中辑录出来的,包括一些独家验方、用药体会、临床验案,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图片

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胃与脾同属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与脾相表里,共有“后天之本”之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脾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受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的异常。

脾为太阴湿土之脏,喜温燥而恶寒湿,得阳气温煦则运化健旺。胃有喜润恶燥之特性,胃不仅需要阳气的蒸化,更需要阴液的濡润,胃中阴液充足,有助于腐熟水谷和通降胃气。若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则机体运化吸收功能失常,以致出现便溏、腹胀、倦怠、消瘦等病证;运化水湿功能失调,可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发生泄泻等病证。若胃受纳、腐熟水谷及通降功能失常,不仅影响食欲,还可因中气不能运行,而发生胃痛、痞满及大便秘结;若胃气失降而上逆,可致嗳气、恶心、呕吐、呃逆等。

脾胃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化源不足,五脏之精少而肾失所养;肾阳虚衰则脾失温煦,运化失职而致泄泻;肝木疏土,助其运化,脾土营木,利其疏泄,肝郁气滞易犯脾胃,引起胃痛、腹痛等。依据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病机变化特点,故将胃痛(吐酸、嘈杂)、痞满、腹痛、呕吐、呃逆、噎膈(反胃)、痢疾、泄泻、便秘等归属为脾胃病证。上述病证虽归属于脾胃,但与其他脏腑亦密切相关,临证中应注意脏腑之间的关联,随证处理。

此外,脾胃为人体重要脏腑,气血、津液、湿痰饮等方面的病证多与之有关,如便血可因脾失统摄所致;脾失转输,水津输布失常,水湿停聚,可致痰饮或水肿等,但从主病之脏和相关体系着眼,分别将其归属气血津液及肾系病证。至于脾虚生痰、上渍于肺之咳嗽,脾胃虚弱、血化源不足、心失所养之心悸,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停聚之鼓胀等病证,亦将其分别归属于相关主要脏腑系统。临床应注意其整体关系。

胃痛是指由于胃失和降或胃络失养所致,上腹部胃脘近心窝处发生疼痛的病证。

现代医学中消化道疾病,如胃炎、溃疡病、胃神经官能症以及胃下垂等所引起的胃痛,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一、病因病机

胃气以和降为顺,如胃气郁滞,和降失司,不通则痛。故胃痛病位在胃,但与肝、脾密切相关。如脾失健运,清气不升,则胃气不能和降;肝失条达,肝气横逆犯胃,则胃气壅滞,通降不利。

1.寒邪客胃:外受寒邪,内客于胃,寒主收引,致胃气不和而痛。

2.饮食伤胃:饮食不节,过饥过饱,胃失和降;或过食生冷、膏粱厚味、辛辣之品,形成食滞不化,日久化热,热壅胃腑,气机阻滞,发为胃痛。

3.情志失调:气郁恼怒,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气机不畅,发为胃痛。

4.脾胃虚弱:素体阳气不足,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致使中焦虚寒,或胃阴受损,气血不能濡养,发为胃痛。

二、诊断要点

1. 诊断依据

以上腹部胃脘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

常因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胃脘受寒而发病。

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造影、胃镜检查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2. 病证鉴别

真心痛:真心痛为胸痹之重证,其疼痛偏于上脘或胸中,痛引左膺左臂,胸闷如窒。其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及预后均与胃痛有明显区别。

腹痛:胃痛与腹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上腹部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胃痛,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疼痛为腹痛。

胁痛:胁痛以一侧或两侧胁部胀痛为主症;胃痛之攻痛连胁者,仍应以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

三、辨证论治

胃痛应首先区分寒热、虚实、气滞、血瘀的不同。一般来说,凡病程长,痛呈冷痛,喜热食,泛吐清水者,多属寒证;凡病程较短,痛呈灼痛,喜冷食,泛吐酸水者,多属热证。凡病程长,痛处喜按,饥时痛重,纳后痛减者,多属虚证;凡病程短,痛处拒按,饥时痛轻,纳后痛增者,多属实证。凡病程较短,疼痛呈阵发窜痛、胀痛者,多属气滞;病程较长,疼痛持续,固定不移、刺痛者,多属血瘀。临床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

1.寒邪客胃

症状:胃痛暴作,痛势较剧,得热则舒,遇寒痛甚,口泛清水而不渴,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脉象沉紧。

治疗:散寒止痛。

方药:良附丸加味。高良姜、香附、公丁香、肉桂、吴茱萸、干姜、藿香、砂仁。兼见风寒表证,可加香苏散温胃理气,解表散寒;若因过食生冷而夹有宿食停滞,可加服保和丸。

2.饮食枳滞

症状:胃痛拒按,脘腹胀满,恶食,吞酸嗳腐,得食痛甚,痛甚欲吐泻,吐泻后痛减,或大便不通。舌苔腻腐,脉滑或沉实。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山桩、神曲、莱服子、半夏、陈皮、获芩、连翘。

3.肝气犯胃

症状:胃脘胀闷,攻撑窜痛,常连及背胁,或嗳气频繁,泛吐酸水,饮食减少,常因情志郁怒而复发或加重。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柴胡、川芎、陈皮、芍药、香附、枳壳、甘草。若疼痛较重,可加川楝子、延胡索以加强理气止痛;若嗳气较频,可加旋覆花、代赭石和胃降逆。

4.肝胃郁热

症状:胃脘灼热,痛势急迫,泛酸嘈杂,心烦易怒,口干口苦。

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热和胃。

方药:化肝煎加减。牡丹皮、枙子、青皮、陈皮、白芍、贝母、黄连、吴茱萸。

5.瘀血停滞

症状:胃痛拒按,痛如针刺或刀割,痛而不移,食后痛甚,甚或呕血、黑粪,经常在夜间加剧,痛引两胁。舌质紫暗,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蒲黄、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若出现呕血或黑粪等出血现象,宜去檀香、砂仁,加茜草炭、三七粉等化瘀止血。

6.胃阴亏虚

症状:胃痛隐隐,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光剥无苔,脉沉细。

治法:滋阴养胃。

方药:一贯煎。生地黄、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川楝子。便秘可加火麻仁、瓜萎子润肠通便。

7.脾胃虚寒

症状:胃脘隐痛,绵绵不已,喜温喜按,得食痛减,多食则脘腹痞胀,泛吐清水,喜热食,纳差,四肢不温,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象沉细无力。

治法:温中健脾。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味。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怡糖、甘草、高良姜、香附。若泛吐清水较多,或胃中辘辘有声,可配合芩桂术甘汤以温化饮邪。

图片

四 名医论治心法

(一)、程丽芳胃痛论治经验

1.强调情志致病,善用疏肝理气药:程师临证,90%的病例用过疏肝理气药。其中首推柴胡,其疏肝之力最强,又能通达三焦。但柴胡有升阳劫阴之弊,故胃阴虚或脾气虚者应减最用之,或配以白芍监制;阴虚气滞者选用佛手;胃寒气滞者选用乌药、沉香、砂仁、木香;脾虚气滞者选用陈皮、木香;食积气滞者选用炒莱服子、槟榔、青皮、薤白;痰湿中阻气滞者选用枳实或枳壳、香掾、厚朴、苍术、木香、九香虫;肝郁气滞者选用香附、郁金、川楝子;气滞血瘀者选用郁金、延胡索、丹参、川芎。

2.攻补兼施,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慢性胃炎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发病初期虽以邪实为主,但易被忽视,故而就诊时,多为寒热虚实错杂并见。寒热者脾胃虚寒,肝火胃热也;虚有脾胃气虚、阳虚、阴虚,实有气滞、食枳、湿阻、痰凝、火郁、血瘀等。临证时根据寒热虚实的轻重多少来立法选药及确定剂量。最能体现程师“攻补兼施,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这一立法特色的方剂,有半夏泻心汤、左金丸、枳实消痞丸。半夏泻心汤兼温、清、攻、补,辛开苦降、温脾清胃,且温而不燥、补而不滞、清而不损,无理气之品却能起到理气之效;虚偏盛者可合四君子汤,减黄连之用量;热偏盛者可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以清脾胃之热。枳实消痞丸系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发展而来,加强了辛开苦降、健脾和胃、消除痞满的能力。左金丸中,黄连可清肝胃之火,少佐吴茱萸增疏利之力,可助黄连和胃降逆,且制约黄连之寒凉。此方虽小,却有攻补兼施、寒热并投、辛开苦降之意。一般黄连与吴茉萸均用6g。寒甚减黄连为3g;热甚减吴茉萸为3g

3.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慢性胃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以肯定的是,各种致病因素均可导致胃黏膜的损害,并使部分患者胃酸分泌增多。许多中药可以制酸,还可保护胃黏膜,不良反应小,无酸反跳之弊。属虚寒者选海螵蛸、珍珠母;实热选贝母、白及、左金丸;寒热不明选煨瓦楞子、海蛤壳。《神农本草经》中特别强调白及能”主瘫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贼风……'此外,白及还可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可增加其他药物在胃壁的吸附。值得注意的是,制酸药多为酸涩收敛之品,大便不畅时需慎用,必要时应加润肠通便药。

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的关系已得到公认,故程师在强调辨证治疗时,也适当辅以辨病治疗。上述左金丸、白及兼有抗HP的作用。另外,大黄、三七、乌梅、延胡索、连翘、厚朴等也有抑HP的作用,也可根据辨证优先考虑使用。[胡运莲.程丽芳辨治慢性胃炎的经验.湖北中医杂志,【1999,21 (7): 310】 时根据寒热虚实的轻重多少来立法选药及确定剂量。最能体现程师“攻补兼施,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这一立法特色的方剂,有半夏泻心汤、左金丸、枳实消痞丸。半夏泻心汤兼温、清、攻、补,辛开苦降、温脾清胃,且温而不燥、补而不滞、清而不损,无理气之品却能起到理气之效;虚偏盛者可合四君子汤,减黄连之用量;热偏盛者可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以清脾胃之热。枳实消痞丸系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发展而来,加强了辛开苦降、健脾和胃、消除痞满的能力。左金丸中,黄连可清肝胃之火,少佐吴茱萸增疏利之力,可助黄连和胃降逆,且制约黄连之寒凉。此方虽小,却有攻补兼施、寒热并投、辛开苦降之意。一般黄连与吴茉萸均用6g。寒甚减黄连为3g; 热甚减吴茉萸为3g

4.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慢性胃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以肯定的是,各种致病因素均可导致胃黏膜的损害,并使部分患者胃酸分泌增多。许多中药可以制酸,还可保护胃黏膜,不良反应小,无酸反跳之弊。属虚寒者选海螵蛸、珍珠母;实热选贝母、白及、左金丸;寒热不明选煨瓦楞子、海蛤壳。《神农本草经》中特别强调白及能“主瘫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贼风……”,此外,白及还可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可增加其他药物在胃壁的吸附。值得注意的是,制酸药多为酸涩收敛之品,大便不畅时需慎用,必要时应加润肠通便药。

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的关系已得到公认,故程师在强调辨证治疗时,也适当辅以辨病治疗。上述左金丸、白及兼有抗HP的作用。另外,大黄、三七、乌梅、延胡索、连翘、厚朴等也有抑HP的作用,也可根据辨证优先考虑使用。[胡运莲,程丽芳辨治慢性胃炎的经验.湖北中医杂志,1999, 21 (7): 310]

图片

(二)、单兆伟论治经验

1、临证首先必须责查病因:这是辨证化治原则之肇始。不明其发病的原因,也就尤法得出正确辨证。胃脘痛的成因多且复杂。胃腑喜润喜降,凡打破这一特性平均年龄痛者,均为其致病因素。从临床来看,初起多由情志郁结,肝逆犯胃,脾胃纳运受制,气机阻滞而痛;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胃腑和降不能而致痛;或蓉湿失调,寒凝气血不通则痛。病久则气郁化火,或湿孙久而化热,可灼扰胃腑而痛;又湿聚生痰,蕴郁于中,胃腑不降而痛;或气滞不运血行、久病入络而致胃腑络脉瘀阻而痛。以上病因可单一致痛,亦可相杂转化而痛,但最终导致胃痛的病理机制是一致的,即胃中气血阻滞,胃腑失于和降,不通则痛。

胃脘痛成因复杂,病机纷繁,在临床辨证中必须掌握以下要点,则可处施不乱,执简驭繁。

2、辨缓急:一般来讲,邪气犯胃所致胃脘痛多为急性胃脘痛;脏腑失调,胃脘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则多为慢性胃脘痛。如慢性胃脘痛出现呕血、便血者,应属急证范畴。另外,亦可根据疼痛的性质确定缓急,如患者诉说钻顶样痛、刀割样痛、绞痛、拧痛、咬痛、撕裂样痛、灼痛等为急性胃脘痛;如果脘腹部疼痛伴有板状腹、拒按、反跳痛等,则提示病情较重,乃属外科急腹症范畴,另当别论。

3、辨虚实:“辨之之法但当察其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久痛者多虚,暴痛者多实,得食稍可者为虚,胀满畏食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痛剧而坚定不移者为实……脉与证参,虚实自辨”(《景岳全书》)。凡胃脘痛病程较长,痛处喜按,饥时痛甚,纳后痛减,面色少华,体疲乏力者,均属虚证。虚候尚有气虚不运、中气下陷、血虚不密切相关、阴虚不润、阴虚寒凝、气血两虚之分;凡病程较短,痛处拒按,饥时痛轻,纳后痛甚,食少腹胀等均为实候,有肝郁、食滞、火郁、湿热、血瘀、痰湿、寒客、虫扰之别。

4、辨寒热:寒热是鉴别疾病属性的两大纲领。临床上,胃脘疼痛也不外寒证和热证两大类。如理论上,胃脘冷痛,喜热饮食,泛吐清水者,多属寒;胃脘灼热疼痛,喜食生冷,泛吐酸水者,多属热。此寒热证中又有虚实之分,不可忽视,否则易犯“虚虚实实”之戒。此外,还应注意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证。甚或可见寒热错杂中藏虚纳实,虚实夹杂中蕴寒酿热之证,这就要求医者谙熟辨证要领。 

5、辨气血:“治病之要识,在于明自气血”(《医林改错》),故辨清胃脘痛属气属血十分重要。胃边境以气证包括气虚、气滞、气陷、气逆等,各有其要。气虚证为脘痛绵绵不休、面黄乏力等;气滞证多胃脘胀痛,攻窜胁背等;气陷证表现为脘部坠胀疼痛,喜按喜卧;气逆证可见胃痛食后尤甚,嗳气频频,时作呕恶等。血证包括血虚、血瘀证。血虚不荣见胃脘隐隐掣痛,喜按,面唇爪甲尤华等;血瘀阻络者为胃痛如刺如割,疼痛持续,痛处不移,入夜痛甚等特点。出血证常伴发于气虚、阴虚、湿热、火郁、瘀血等证型中。

6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医治病素以辨证为中心,但随着各种理化检查手段的不断介入与更新,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不仅要识证,还要辨病。笔者诊治胃脘痛,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借助于胃镜、B超、X线、CT、生化指标等明确是单纯胃腑本体疾病,还是兼夹有肝、胆、胰腺等其他脏器疾病,然后针对性地用药。如兼肝胆疾病可适合加用清利肝胆药;兼胰腺炎则合施清泄通腑。做到明确诊断,不延误病情。[《中医临证与方药应用心得》]

图片

(三)、魏长春论治经验

1、察面容:诊治胃病首察面容颜色。若面容苍白,形体肥胖,是阳气不足;若面容萎黄而瘦,是中元虚衰;若形瘦面容苍白,是肺肾阳虚;面容鲜艳,两颤高突,颜色红赤,是肺肾阴亏。二者均应遵守上下交病治其中的原则,着重扶养胃气。

2、重舌诊:诊治胃病必须仔细察看舌质、舌苔。凡舌质红润有液,苔滑者,可用疏气平肝药。若舌质青黯,宜用温热扶阳药。若舌中间光剥,脱液或舌红碎裂如刀割是胃器质病,宜用滋养药,忌用耗气灼液的克削药。若舌苔黄厚黏腻,常为标本同病,须注意有无外邪内陷或食积化燥,治疗时应注意疏化透达。若舌四边白厚苔、中间光剥脱液,足胃阴受伤气化失司,运化无力,疗法宜芳香轻剂透达;忌单用丸凉药或重降药以防发生喘、泻之危。

3、问饮食:治胃病要问明饮食情况,食最多少,喜热喜寒及能食不能食。如食后胃部反舒者是虚证,可用温暖补胃药。若食后胃部作痛加剧,为实证或虚中夹实证,疗法宜先进疏通气血药,再进调补药,切忌呆补,可专用破性攻伐之品。治胃病要详查患者平时的食性与嗜好。食性的改变是胃病的先兆,临证时须予以注意。

4、注意大便:治疗胃病,要注意大便情况。凡大便溏薄或软不成条或有黏液,是中气不足,治宜温暖和中。若大便颜色不正常呈青褐色与黑色者,要注意防治上消化道出血。若大便于燥团长结或肛门灼热,为胃有燥火。

5、分辨胃痛:治胃病必须对胃脘痛仔细分辨。如胃脘痛绵绵不休,大便稀薄,手足厥冷,脉象沉细或迟弱,舌质淡,苔微白,喜饮温暖热汤,或喜用热手按摸,为虚寒之症。若脘痛时作时止,饭后脘腹作胀,吐酸苦水,尿赤,大便干燥或秘结,脉象洪大或弦滑,舌质深红,苔黄腻,口气臭,为实热之症。

6、整体观念:诊治胃病必须从整体着手,注意有无失血遗精、带下、失眠等病症。治疗胃病须辨证用药,切忌呆执成方,生搬硬套。如同一种胃的疾病,由于患者体质性情、环境各异,应该同病异治,区别对待;而按西医诊断的不同的胃病,虽然临床症状各不相同,但如果按中医理论分析其病因病机相同者,又可以异病同治。

7、分清标本治疗胃病要分辨标本。“急则治其标”,若胃病而兼有上消化道大出血者,可以止血为先。一般均以治本为主,决不能见痛止痛,见酸制酸,因为胃痛和泛酸仅仅是胃病的一种表现,是标不是本,如果单用香燥之品以止痛,介类重降以制酸,虽能缓解于一时,但其疗效是不能持久、不彻底的。特别是香燥之品易劫伤胃阴,重降之品容易导致胃气下陷,正气受损。如果滥用久用,必然会加重胃腑气化失调,影响胃腑消化功能,贻留后患。

8、须审证求因治疗胃病必须审证求因,密切注意“去其所本尤,保其所固有”的治疗大法。一面祛除本身不应有的外邪,如食积、滞气、瘀血及代谢废物;一面调整胃腑气化功能增进人体的体质,以促进局部病变的愈合。如果又兼有六淫外感,应用药予以外解;若兼有食积,应予以消导通下;若兼有情志抑郁气血阻滞,应予以疏肝解郁,理气活血;若兼有内伤诸不足,应予以固本扶元;若兼有其他旧疾,应努力做到在治疗新疾时将其他的旧病亦一概治愈。如果不注意利弊和宜忌,单纯治疗胃病,就有顾此失彼加剧旧病之虞。总之,在治疗胃病时既要仔细分析主因和本症,又要注意患者所现之兼症、夹症、遗症、变症,全面考虑,统筹兼顾。

9、考虑胃与其他脏腑关系:治疗胃病要注意患者体质,性情与治疗的关系,要注意胃与其他脏腑之间的关系。凡热体、燥体,性情急躁善怒,适用凉性润性药;若性情沉默寡言容易悲郁不乐,属寒体湿体,则宜用温性燥性疏散药。脾胃互为表里,胃肠上下相通,凡中气虚者,必需补气药与治胃病药并用。若肠胃燥热,津液不足,大便燥结者,宜用润性药。若气滞纳少满闷嗳气者,宜用芳香花类拨动气机药。肾为胃之关,胃病虚证常须温煦肾阳,鼓舞胃气。肝与胃有抑制关系,肝病可以犯胃,尤其是情志与肝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治疗胃病常须同时治肝。具体地说,肝为将军之官,性喜条达,肝病犯胃,则恶心干呕,脘疮不食,泛吐酸水。治疗须分辨阴阳虚实。若肝寒浊阴犯胃,用药则远柔用刚,可用吴茱萸、川椒、桂枝泄肝,半夏、姜汁、香附、乌药、枳实、厚朴通胃。若肝阴胃阴已虚,肝气郁强,化火犯胃,用药则忌刚用柔,用牡丹皮、决明子、疾黎、白芍、丹参、木瓜清肝柔肝,沙参、麦冬、无花果、林米养胃。另外,乌梅安胃丸,逍遥散或六君子加牡丹皮、桑叶、金铃子散等泄肝之品,则为刚柔并用平治之法。[《中医实践经验录》]

图片

(四)、巫君玉论治经验

1、提纲契领抓气机:初临胃脘痛者,如海上孤舟,辨证无所从,方药难取效。随巫师久之,渐觉明朗。剖其医案,均见“气机”两字含理其中。脾胃气机失宜为胃脘痛病机核心,并伴随其全过程,恢复脾胃气机则为治疗主旨。其理有二。

由脾胃生理言之:脾与胃,互为表里,共主接受、消化、吸收食物营养和排泄糟粕。胃为水谷之腑,主受纳以降为顺;脾为中焦枢纽,主运化,以升为功。叶天士高度概括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此外,脾胃之气机升降运动,尚与肝之疏泄气机功能密切相关。肝气郁滞则常犯脾胃,而致胃气逆,脾失运。可见,气机运行为脾胃功能的主要形式。

由胃脘痛病症言之:纳少,腹胀,便溏,神疲,眩晕诸症由脾气不升所致;久泄脱肛,内脏脱垂则为脾气下陷;脘痞痛胀,大便秘结乃胃气不降;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等为胃气上逆。可见,诸症均为气机失调。胃脘痛乃由饮食不节,情志失和以致气机失宜而成。

表现则为湿、热、痰、食郁滞,寒热错杂,且多数端兼见,实为本虚而标实也。

2、辨证贴切慎组方:层次分明辨证主线为:明脏腑,探虚实,分寒热,定气血。辨证内容既体现邪正变化,又体现疾病动态,主次分明而细致入微,可直接为遣方用药提供依据。如“脾胃气滞,运化不良”“肝胃郁热,气机不降”“脾气不足,肝气来侮”,“湿热阻滞气机,肝脾同病”等辨证均高度概括了病因、病位、病性、病症及病势。至于具体某脏某腑,在气在血,或虚或实,又有轻重浅深性质之异。如脾胃气分病,初起气机郁滞用理气法;适至气机壅滞不下则用降气法,壅滞日久,气结不散则用破气法;理、降、破之症情轻重不同,选药之和缓迅猛层次自然不同。再如治肝,肝郁肝旺者,郁之轻者疏肝,郁之重者疏肝;郁而热者清肝,郁而亢盛者平肝,肝阳之亢由肝阴不足者,轻则柔肝,重则养肝。其用药,或以气,或以味,使药证相符,轻重得宜,中病即止,最忌太过,如此据证立法,因法施方,每一环节,丝丝入扣。[隗合坤.巫君玉辨治胃腕痛经验.河北中医,2001,23 (10): 744】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