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近上课整理出来的内容,从百度汉语中直接导出,稍加编辑。比较粗糙,希望对大家有用! 安攘 ān rǎng谓排除祸患,使天下安定。 兵部 bīng bù 古时官署名,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之政,长官为兵部尚书,有时称为武部,清末改为陆军部 朝右 cháo yòu位列朝班之右。指朝廷大官。 崇朝 chóng cháo终朝。从天亮到早饭时。有时喻时间短暂,犹言一个早晨。亦指整天。崇,通“ 终 ”。 储贰 chǔèr亦作“储二 ”。储副,太子。 储君 chǔ jūn[crownprince] 被指定的君位继承者储君,副主也。 词臣 cí chén旧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 党 1.为了政治目的结合起来的团体。 2.意见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团体。 3.指亲族。 4.古代地方组织,以五百家为一党。 坟籍 fén jí古代典籍。 丰裁 fēng cái犹风纪。 工部 gōng bù古代官署名。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 关豫 guān yù 参与。 户部 hù bù 官名,我国古代朝廷分掌户口、财政的官署 建储 jiàn chǔ立皇太子。 沮 阻止:~遏。 抗疏 kàng shū谓向皇帝上书直言。 礼部 lǐ bù 官署名,清代中央政府的六部之一,掌礼乐、祭祀、封建、宴乐文学校贡举的政令 吏部 lì bù 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位次在其他各部之上 留中 liú zhōng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卤簿 lǔ bù古代帝王驾出时扈从的仪仗队。出行之目的不同,仪式亦各别。自 汉 以后亦用于后妃、太子、王公大臣。 南曹 nán cáo 唐 代吏部的属官。 由员外郎一人充任,负责审核官吏的档案和政绩,并向上级呈报,以为升迁的依据。 内讳 nèi huì1.谓讳言国内或家内之恶事。2、也叫家讳,所不同的是指避母祖名讳。 寝 1.睡,卧:~室。2.睡觉的地方:就~。3.皇家宗庙后殿藏先人衣冠之处,亦指帝王的坟墓:~庙。陵~。 4.停止,平息:其议遂~(那种议论于是平息)。事~。 5.面貌难看:貌~。 冗官 rǒng guān 无专职而备执行临时使命的官吏 申饬 shēn chì 告诫 台谏 tái jiàn唐 宋 时以专司纠弹的御史为台官,以职掌建言的给事中、谏议大夫等为谏官。两者虽各有所司,而职责往往相混,故多以“臺諫”泛称之。 推毂 tuī gǔ.推车前进。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 西宫 xī gōng 中国封建时代妃嫔住的地方。 借指妃嫔 献替 xiàn tì “献可替否 ”。进献可行者,废去不可行者。 享国 xiǎng guó 享有其国,指在王位 刑部 xíng bù 我国封建社会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属六部之一 甄别 zhēn bié1.考核鉴别 中旨 zhōng zhǐ 皇帝的诏谕。 帑金 tǎng jīn钱币。多指国库所藏。 饬 1.整顿,使整齐:整~纪律。 2.古同“敕”,告诫,命令。 3.谨慎:“程元凤谨~有余,而乏风节”。 4.古同“饰”,巧饰。 曩 nǎng 以往,从前,过去的:~日。~年。~时。~者(从前)。~昔。 赍 jī1.怀抱着,带着:~恨。~持(拿着)。~志而没(mò)(志未遂而死去)。 2.把东西送给别人:~发(资助)。~赏。~盗粮(把粮食送给盗贼,喻帮助敌人做坏事)。 3.旅行的人携带衣食等物:“行者~,居者送”。 赙 fù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金。~仪。~赠。 龃龉 jǔ yǔ 上下牙齿对不齐,比喻意见不合,互相抵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