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

 我心……飞翔 2021-10-26

藏历新年和望果节,是藏族同胞最隆重、热闹的两个节日。#望果节#藏历除夕,人们都在自家的大门口用石灰粉画上象征吉祥永恒的万字符号,这个符号相传源于西藏原始的宗教—苯教。“望果节”是藏族同胞丰收之前预祝收获的节日,已经在雪域高原存在一千五六百年了。望是“田地”的意思,果是“转圈”的意思,这个节日是苯教教主根据教义,带农民绕田地转圈祈福,求天神保佑丰收。

文章图片1

望果节(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联系删除)

苯教又称为苯波教,教徒带黑色头巾,也被称为“黑教”,在藏传佛教传入之前,为雪域高原的原始宗教。

苯教最初起源于阿里地区南部,古代称作象雄的地方发展起来的,后来沿着雅鲁藏布江向东发展传播,后来在整个雪域高原都有信众。苯教祖师爷“兴绕”,在当时的意思就是最高的巫师。苯教信仰万物有灵,信众崇拜天地万物,包括天、地、日、月、山川草木、禽兽等等。

文章图片2

阿里苯教寺庙(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联系删除)

原始苯教把世界分为三个部分,天、地、地下,天上的神名为“赞”,地上的神为“年”,地下的神称为“鲁”也就是常说的龙,天神是重要的,地位最高,传说吐蕃第一位王聂赤赞普就是天神之子,相传他乘天梯来到人间。聂赤赞普和他以后的6位赞普在完成人间的事业后,传说都回到了天庭。第八代赞普止贡赞普在和大臣罗昂比武时被杀,这个天梯就被割断了,从此以后的赞普就再也不能上天庭了,止贡赞普就是第一位把遗体留在人世间的吐蕃王朝的赞普,从此吐蕃王朝的赞普有了陵墓。苯教祭天时,用松柏树叶焚起霭霭烟雾,认为用烟雾把天和地连在了一起,可以得福。在苯教的经典和传说中曾提出,地从里到外有九层,而天也有九重。有关九重天的说法以后又发展为十三重,与西方的基督教说法相反,“十三”在苯教中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数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