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理解「什么时候该请律师」的疑问

 刑事律师朋礼松 2021-10-26
经常面临遭遇刑案亲友们的疑问,“朋律师,我们该什么时候请律师”。面对这个问题,笔者也曾有所困顿,不知道该如何去合适表达这个问题的答案,以下是自己的一点随性而言,并不一定对,权当参考吧。
文 | 朋礼松 律师
即使你只是做过几起刑事案件,你估计也碰到过刑案家属向你抛出的“现在请律师晚不晚”的疑问。而作为常年办刑案的刑事律师,这个问题更是经常被问及,也不少见多怪了。而这问题,换个更为常见句式,其实就是——“我什么时候该请律师”

那到底该如何理解家属的这句:什么时候该请律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需要先弄明白另一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你请律师,到底是要律师干什么?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时候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回答:
 

1.我请律师是为了让里面的家人能够得到专业上的法律帮助,并为案件争取一个好结果。

2.我请律师就是为了把人弄出来,弄不出来就算了。

3.我请律师主要得看律师费高不高,太高就算了。

4.我请律师是为了让律师跟家人多见见面,多给一些心理辅导,案子上的事情我们都认可,也无关紧要了。

···

上述不同的心理预期和请律师的初衷,实则决定了“什么时候请律师”或“请律师晚不晚”类问题的回答。

 
果你请律师是为了让羁押在看守所的家人能够得到专业上的帮助,那在案件(前提是案件具备有效辩护的基础)没有出现终局结果之前,理论上都还来得及。只是,律师介入时间的早晚,多少会影响律师为案件进行争取的空间和时间。如果案子在侦查阶段初期介入,那自然是好处多多,能做好完备的法律辅导及事实梳理,能尽量避免案件出现本可避免的恶化结果。又比如在二审介入,肯定是要比一审介入的难度大许多的。
 
果家属单纯是为了把人弄出来(取保候审),进而来决定是不是请律师,那这个时候,则需要判断人出不出得来,到底有没有空间。比如人已经逮捕了,这时候来找律师想把人弄出来,在实务中这个时候的空间就非常小,因为逮捕后的取保,一般跟案件的事实或证据发生变化有关,或羁押期限届满等特殊情况关联。

请律师主要看律师费高低,这一点也无可厚非,毕竟律师费确实是很多家属在请律师之前,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绝大多数人都是想花更低的价格,找到服务质量相对更好的律师。可这里就又会衍生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你又该如何找到「物美价廉」的律师服务呢?

有人说,这种服务根本找不到,压根就没有所谓的物美价廉。其实,这是气话!律师行业发展到今天,一些优质靠谱的律师,他们仍在以相对较低的律师收费,于市场中承揽案件,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但是,你凭什么觉得你找的下一个律师,一定是律师费更低且靠谱的律师呢?这其实就得靠运气了。可是,刑事案件中找律师,靠律师费的高低来碰运气,多少来说是不明智的。所以,若要请律师,律师费肯定是一个衡量要素,你可以据此去做「筛选」,但千万不要一门心思只是盯着律师费的价格。

好,咱接着往下聊···

如果你请律师是为了让律师给里面的亲属做一些心理辅导和家事传达,对于律师在法律上的专业帮助并不强求,甚至是没有需要。那这个时候,只要是拥有律师执业证,且会与人聊天的律师都够格了。至于以后,当事人自己需要一个律师,那个时候即使家属不愿再请律师,也有法律援助兜底。

所以,回答了要请律师干什么的问题,再看「什么时候该请律师」这个问题,其实答案就不言自明了。

所以,如果是需要借助律师的专业、技术、经验等,并让其尽可能的发挥作用,那请律师的这个时间点,自然是「越早越好」。而超出这个大目的范畴的请律师需求,时间早晚的意义就不大了,那就看你自己的时间方便吧。
当然,还是要一如既往地重申,请律师时间的早晚,其作用的大小只是一个横向比较,并不能实质决定纵向上的作用大小,个案亦有差异,并无普适性,而且还是那句话——律师不是万能的,律师也很难扮演一个决定者。
行了,就聊到这吧,下次咱继续…
 

 @刑辩之道 

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