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史上“天下十大行书”的排行依据是什么?你赞同吗?

 半城湖之缘 2021-10-26

“天下十大行书”的提出有一个过程:先是米芾认为《兰亭序》天下第一,后来元代鲜于枢将《祭侄文稿》和《寒食诗帖》分列二三,再往后,大约到了清代,才有了“十大行书”的说法。

“天下三大行书”的说法是得到了大家公认的,但其排序并不代表书法水平的高低。

《兰亭序》《祭侄文稿》和《寒食诗帖》分别代表了行书史上的三大不同风格:俊逸潇洒、苍劲雄强、尚意书风。而王羲之、颜真卿、苏轼又是三大书风的创始人和领袖书家,此三帖更是他们各自的代表作品,这三大法帖名列三大行书自然是当之无愧。

但这三大法帖并不能简单认为哪一种更强,之所以《兰亭序》《祭侄文稿》和《寒食诗帖》分列一至三名,我认为这就是按照他们的出生年代来排列的,中国自古就有长者为尊的传统。

那么,十大行书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且先来看看后七位:

天下第四行书《伯远帖》

天下第五行书《韭花帖》

天下第六行书《蒙诏帖》

天下第七行书《张翰帖》

天下第八行书《蜀素帖》

天下第九行书《松风阁》

天下第十行书《土母帖》

中国人向来喜欢排序,《水浒》中有“英雄排座次”,《说唐》中有“天下第N条好汉”,就是《西游记》中,如来因为在天庭宴席中,玉帝让自己坐了首座也高兴得不得了,回去后还要向众弟子显摆一番。

也许,行书只排出“三大”,不能完全满足后人的排序兴趣,于是有人狗尾续貂,非得排出个前十才行。

那么请问,《伯远帖》为何第四,《韭花帖》为何第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