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元代鲜于枢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

 llljjgg 2021-10-26
被元代鲜于枢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后的“天下第三大行书”《寒食帖》,代表着苏轼行书的最高成就;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被贬黄州后第三年46岁时所写的;诗里的内容写的非常的凄惨,生活窘迫,大概意思是漏雨的小屋像飘摇的渔船,破破的灶台烧着被雨水淋湿的芦苇,煮什么呢?煮的是寒菜,我也不知道寒菜是什么,大概是一种很苦的野菜吧,“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哎,他看透了皇宫深重,官场黑暗,只是想家了;“坟墓”是古人有叶落归根的讲究,是“老家”的意思;用“坟墓”来形容想念的老家,可见,此时的苏轼应该是很悲情的;
也许正是因为苏轼的这种痛苦的悲情,在一瞬间激发,所以,《寒食帖》全诗一气呵成,气势磅礴,笔锋变化多端,不拘一节,这个时候,心灰意冷,哪有什么书法的讲究,全是苏轼心中情感的迸发,成就了一幅传世名作,是宋代“尚意”书法的典型代表作;
学书的人是最关心的是:苏轼的书法不拘一节,不讲法度,是真的没有笔法吗?不不不,您可别被误导了;苏轼所谓的无法,是指临场即兴发挥不做提前策划布局,全凭心中意念,豪情万丈,自由奔放的抒发,可不是规规矩矩,数一数我要写多少个字,算一算要多大的尺寸宣纸,然后量一量每个字的胖瘦,想一想要用哪家的书体,这,可不是苏轼的风格;
苏轼说的那句话“不求形似”,这个形似,是指不要老想着我是学颜真卿的,我现在要用颜体来写,我是学蔡襄的,现在要用蔡体来写;不求形似,那求什么呢?求神似啊,什么是神似呢?苏轼说“意造”啊:
苏轼是一个书法家,画家,文学家。画画,是取法与自然与生活,是通过图像再现生活;文学,是通过文字的语言意义的组合来表达思想;而书法呢,是介乎与画画和文学之间,是通过笔法和字形来表达作者的个性和心态;苏轼说的不求形似,是指不要用自己的笔墨去写古人的笔法,而不是指自己的书法没有笔法;
那么苏轼的笔法是什么法?是魏晋之风的法,是笔法旋转的法,用法写意,不求形似,是苏轼的书法最高境界,是“尚意”的核心精髓;
我来抛砖引玉,欢迎学书法的朋友,探讨交流,请多多指教,一起为学书的朋友找到自己的风格之路;感谢!
下一期,咱们讲苏轼的《前后赤壁赋》
#半雅斋#书录之61:宋 苏轼 《寒食帖》与苏轼书法成就试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