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院丨2021年9月新能源车市场上险数与趋势分析报告

 童济仁汽车评论 2021-10-26

国内新能源车在新车销量中的占比,能提前完成国家规划的既定目标吗?

目前来看,可能性非常大。

按照国家的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车占总销量20%左右,到2030年占比40%左右,到2035年占比达到50%以上。

但是,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占比,从今年3月首次突破10%之后,就开始一路攀升,至6月达到13%,8月达到15%,9月更是达到再创历史新高的18.97%。今年1-9月,新能源车累计销量占新车销售的比例,已经达到11.55%。

当新能源车的销量占比达到15%后,意味着新能源车市场中已经有了若干爆款车型和一众中坚车型,也意味着新能源车已经渗透进了多个细分市场,那么接下来爆发式的增长就极有可能出现。按此趋势,今年四季度新能源车销量占比大概率将突破20%,也就是说,我们很有可能在2022年提前达到20%的新能源车占比目标,比既定规划早2年。

那么,国内新能源车的增量从何而来?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潜在突破口:

1. 特斯拉的销量翻番

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年产能可达到约50万辆,在柏林工厂、德州工厂建成投产后,上海工厂向外出口的压力减轻,如果明年这50万辆产能全部或大部分投入国内,相比今年将会有接近翻番的销量表现。随着上海研发中心的落成,特斯拉接下来2.5万美元的新车型,还将是市场格局潜在的破坏者。

2. 主流市场的插混攻势

在比亚迪用秦PLUS、宋PLUS两款车型重新撬开主流家用市场的门后,以插混车型补充纯电动车的弱势市场,会成为新的增长方向。长城汽车接下来在哈弗、WEY品牌上全面布局的DHT车型(包含混动与插混),也会是主流家用市场中的重头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购车观念保守、大多数只能购买唯一一辆车的主流家用群体,仍然对纯电动车心存顾虑时,插混车型对燃油车型的平替,仍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3. 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加速成长

蔚来、小鹏在9月销量均首次突破万辆,理想尽管受限于产能,增长脚步放缓,但也有同样的趋势。在品牌认知、智能技术、规模制造均已完成质的突破后,接下来几家新势力扩张的产品布局,将会与销量增长直接相关。而在头部造车新势力赢得市场认可后,自主车企的全新电动品牌以及第二阵营的造车新势力,也能获得更多曝光与传播的机会,并各自利用差异化优势和多元化市场投放策略,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

4. 欧洲品牌的电动化转型

不管欧洲车企的电动化转型是主动还是被迫,但是以大众、奔驰、宝马为代表的欧洲品牌,在接下来几年将会密集投放新能源新车,甚至不惜以停止燃油车新车投放为代价,推动电动车迭代进程。虽然竞争环境已经与燃油车时代完全不同,但生存的本能也会倒逼它们选择与特斯拉、新势力和其它自主车企不同的思路,最大化燃油车时代的品牌资产传承,完成电动化的转型。

除此之外,国内众多合资车企与自主车企,在油耗与排放法规的要求下,在大形势转变的牵引下,都会以各种方式自保。或自行研发推出新能源车型,或寻找其它强势伙伴的合作,或以代工的方式为科技巨头造车,或被兼备重组。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从15%到30%乃至更高份额的时间,将会大大短于从0到15%的时间。直至整个市场,完全形成对新能源车的消费惯性。

关于本报告内容有任何问题、意见或建议,欢迎发送邮件至george@neuesmedia.com告知我们,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