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赐灵机

 写下即永恒 2021-10-26

上次台风天把孩子们丢在家里,我们自己溜出去看007电影《NO TIME TO DIE》。

(顺便说一句:中译名《无暇赴死》与另一译名《间不容死》算是直译,台译名《生死交战》就草率兼草莽了些,我最喜欢的是港译名《生死有时》,不但优美悠长,而且与剧情最为贴合。)

那之后孩子们就一直琢磨着要去看一次“小孩电影”。第一个周末豹子想看《彼得与狼》,狮子想看《汪汪队立大功》,没能统一意见。第二个周末上了新片,两个人都感兴趣,就一起去看。

几年前那种“陪孩子看电影”的观念已经老旧了。

事实上和孩子们一起进电影院,根本不会乏味无聊——无论是陪朵朵去看的《少年的你》《快把我哥带走》《银河补习班》,还是陪豹子狮子看的《哪吒》《冰雪奇缘》《1/2的魔法》《哆啦A梦》……——哪一部不是让我哭哭笑笑,比孩子们还上头?

毕竟,谁内心深处,还不是个小孩子呢?

这次看的《天赐灵机》又是一部精彩的动画电影,由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出品。(顺便说一句:这次的港译名《无脑灵朋友》,我很不喜欢。)

影片为我们呈现的生活图景里,数字机器人成为了人类小孩不可或缺的伴侣,无所不能的智能设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连接你与世界。

用超现代的表达形式,讲述一代又一代童年的永恒话题——友情与孤独。

班尼是个渴望友情但很孤独的男孩,而他的“灵机”不太灵,是台“卡机”…… 他们这一对特殊的“朋友”最终在一系列的碰撞与波折当中,理解了友谊的真谛,也收获了更多的好朋友。

影片当中有大量的生活细节,通过惟妙惟肖的动画语言细腻地表达出来,让人很难置身事外,安坐观影。

我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想起那时候女孩子们之间的亲密与疏远、好了恼恼了好的反复试探与确认,想起微小的动作与神情带给心里的剧烈波动。无论科技巨变带来交友形式如何发生变化,关于友情与孤独的内核,其实从未有过不同。

班尼在学校里最怕课间,那是一个个微型社交时段,一张张笑脸彼此交换,却没有一张笑脸是对着他的。

度秒如年的课间,同伴们勾肩搭背说说笑笑从他身边经过的课间,是班尼的,也是我曾教过的一届又一届学生笔下曾经呈现过的。姿态各异的青春里,有同样的困惑焦灼。

“天赐”灵机——遇到这样一台“灵机”固然是小概率事件,隐藏其中的核心推动力量却并非出自偶然。爸爸和奶奶的爱是浓烈的,班尼对自己心意的坚守是勇敢的,他的领悟与转变也是发自肺腑的。正是在这些单纯的美好当中,才有可能孵育奇迹。

“你不出声就不会被拒绝”——是不是你我心底的秘密想法?

“朋友是双向的”——至简至明的道理人人都做到了吗?

孩子们在看着“小孩的电影”,大笑或哭泣,过一段时间,印象就淡了;大人坐在孩子旁边,被勾起的童年记忆,被戳痛的中年之心,却久久无法平复。

再来顺便说一句:

在《20219月》那篇里提到的展览《彼思动画的科学秘密》真的是一场精彩之余还经得起反复回味的展览。

在那个展览之后,再看动漫作品,仿佛开启了另一个视角,让人不仅面对屏幕,还能站到幕后去,不仅欣赏成果,更敬佩过程。

如果这个展览开到你的城市去,请千万不要错过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