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书法艺术,点横竖撇之中,尽是无穷的韵味

 a岳阳 2021-10-27
文章图片1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十分喜欢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他在位的时候,经常和大臣们一起欣赏这幅伟大的作品,还命令当时的书法家临摹《兰亭集序》,好让更多的人看到王羲之的墨宝。在古代,书法是一门相当受欢迎的艺术。

我们都知道,书法是线条的艺术,早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十分欣赏线条的美感,他们在陶器上绘制一些图案,有水浪纹,米字纹,看上去十分古朴优雅,这就是书法的萌芽时期。

或许大家会认为,既然书法是汉字的艺术,那么汉字一出现,书法艺术一定会同步出现。其实这种想法是错的,在任平教授看来,只有文字完全脱离了实用功能,书法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啊,一开始的文字,像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主要还是起一个记录的作用,没人在意它写出来好不好看。就像是吃饭用的碗一样,只要能盛饭就行了,没人在意它美不美观。直到技术越来越成熟,人们可以造出许许多多不同材质的碗来,这下我们就不光在意碗的质量了,还要看这个碗是不是好看。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用的最多的字体是小篆,但是呢,小篆的字体结构十分复杂,写起来很费力气。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叫程邈的人,他原来是县里的一个小官儿,后来犯了事,进了监狱。在监狱里也没有别的事情做,他就靠写字来打发时间,他想起自己以前抄写文书的时候,经常被笔画繁多的小篆累得半死,就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不把字写得简单一些呢,这样就能节省不少时间了。

程邈潜心研究,将小篆圆转的地方变成方折,并且把汉字进一步“符号化”,这样一来,读和写都简单了许多。他出狱以后,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收集整理,做了一个“汉字集”,将它呈给了秦始皇。秦始皇看了,对程邈十分赞赏,就封他为御史,一时之间,朝廷内外用这种“简体字”的人迅速增加,而这种字体,正是我们今天熟悉的“隶书”。

文章图片2

有了隶书以后,汉字便开始脱离绘画,那时候的文人便意识到,这种抽象的结构表达空间更大,自此,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自觉创作时期”。书法大家开始通过写字来表达内心情感。那时候文人们讲究“以意驭形”,甚至是“得意忘形”,为了将这种“意趣”表达到极致,历代文人都在书法上下了不少苦功夫,如果你想了解书法家与书法的故事,不妨就来听听任平教授《书法的故事》这本书吧。

魏晋时期是我国书法艺术的一个高峰,毫不夸张地说,那个时候优秀的书法家,后世没有人能超越他们,像是我们熟悉的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和卫夫人,都是魏晋时期的书法大家。

钟繇是曹操的重臣,他对书法十分痴迷,还凭借自己的力量推动了楷书的发展,被后世尊称为“楷书鼻祖”。不过,别看钟繇字写得好,就下意识认为他是一个“文弱书生”了,其实,钟繇是一个文武全才,他的剑术和兵法也堪称一绝。

马超的堂弟马岱曾与钟繇在战场上交过手,史书里说“钟繇出马答话。岱使宝刀一口,与繇交战”。民间的传说更夸张,说是钟繇的手指十分有力,能够直接洞穿马岱的宝刀。当然,后一种说法是比较夸张的,钟繇因为常年练习书法,手指确实比较有力,不过“徒手洞穿宝刀”就有些不太可能了。

据传,钟繇不管是行站坐卧,都忘不了练习书法,他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就用手指在棉被上练习,结果时间长了,被子都被划出了一个窟窿,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他也蹲在地上写字,堪称书法骨灰级爱好者。

文章图片3

钟繇的同僚韦诞也是个书法爱好者,他手里有一本蔡邕的练笔秘诀,钟繇见了,十分喜欢,就想把这本书借来看看,但是韦诞死活不肯借给钟繇。一来他怕钟繇有借无还,二来也担心钟繇学了秘诀,书法造诣会超过他,所以无论钟繇怎样恳求,韦诞死活都不肯借给他。

钟繇生气极了,他把自己的胸口锤得咚咚响,一连锤了三天,还吐了一大滩血,幸亏曹操送来了五灵丹他才保住性命。从此以后,钟繇就落下了一块心病,他立下毒誓,要是韦诞永远不肯把那本书借给他,他就等韦诞死了去盗墓,不管怎么样,他一定要看到蔡邕的那本笔记!

经过钟繇这么一闹,谁都知道韦诞手上有一本好书,他死后,墓也确实被盗了。不过大家可以放心,盗韦诞墓的并不是钟繇,因为钟繇去世二十年以后,韦诞才去世。只不过因为钟繇对书法太痴迷了,大家才觉得是他指示自己后人盗的墓,这可真是冤枉他了。

钟繇有个女弟子,也是书法史上鼎鼎有名的大人物,那就是写出簪花小楷的卫夫人。卫夫人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就对书法十分痴迷,她的祖父、叔伯也都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大家。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下,也难怪卫夫人能在书法上有如此之大的成就了。

当然,除了簪花小楷的创始人,卫夫人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书圣”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卫夫人和王羲之的母亲是表亲,王羲之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卫夫人学习书法了。

说到王羲之,大家都很熟悉,他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世模仿的人数不胜数,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模仿出他的神韵来。

《兰亭集序》讲的是王羲之与朋友们聚会,流觞曲水饮酒作诗,最后由王羲之为这些诗文编写一个序言,他心情舒畅,提起笔来洋洋洒洒就是一大篇。或许你会问,是不是这样美好的生活催生了如此佳作?答案既是也不是,因为除了愉快的生活状态,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王羲之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练习。

关于王羲之如何苦学书法的故事有很多,相传他曾经写字写得入迷,竟然把墨汁当成了蒜泥,蘸着馒头就往嘴里喂,一边吃还一边感叹“好味道”,直到母亲进了书房才发现,王羲之已经满嘴乌黑了。

王羲之本是大户人家的少爷,打小就自在洒脱,不太把权贵放在眼里,他唯一追求的,就是“书法之美”,当他沉浸在艺术世界的时候,不管什么事都不能影响他一毫一分。

文章图片4

相传当时朝中的一个大官,名叫郗鉴,他想给自己的女儿选位佳婿,听说王家的子弟个个仪表非凡,便想从他们当中来挑选。消息传来,所有人都紧张起来,郗鉴的女儿既漂亮又有才华,谁不想与这样的佳人为伴呢。

于是乎,王家后生们纷纷精心打扮,坐在学堂摇头晃脑地读起书来,郗鉴派了自己手下前去考察,那人回来后告诉郗鉴,王家子弟果然名不虚传,每个人都是仪表堂堂,只不过,有一个年轻人似乎不够优秀,他靠在东边的书案上,解开了胸前的衣扣,一边写字一边啃馒头,似乎对于大人选女婿的事情并不在意。郗鉴听完哈哈大笑起来,他告诉随从,这位后生就是他要找的女婿。

周围的人都感到有些奇怪,明明这个人衣衫不整,还有些目中无人,怎么大人偏偏选中他了呢?其实呢,在郗鉴看来,这个年轻人不主动攀附权贵,一心投入到书法中去,就凭这个痴迷劲儿,以后也是能成名成家的。

那么你猜,这位痴迷于书法的年轻人是谁?不是别人,正是王羲之。事实证明,郗鉴的眼光很好,王羲之后来确实成为了名震四方的书法家。而这个故事,也就是我们后来常说的成语“东床快婿”一词的由来。

顺便一提,郗鉴的女儿也是一位书法家,她与王羲之成亲后,生下了儿子王献之,并将献之也培养成了大书法家。

在王献之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跟随父亲练字了。小献之非常有天分,一次,王羲之与朋友们聚会,不小心把一滴墨水滴在了扇面上,小献之灵机一动,提笔在扇面上画了一只小牛,众人都赞不绝口,小献之不免有些沾沾自喜起来。

但是,在王羲之看来,儿子献之虽然有些天赋,但是功夫还不到家,要是这个时候就骄傲自满,那是成不了大器的。他指着院子里的十八缸水对献之说:“你写完院子里的这十八缸水,你的字才会有血有肉,有筋有骨,才能站得稳立得直。”

小献之心中不服,一咬牙又练了五年,他把自己的字拿给父亲看,没想到王羲之又是叹息又是摇头,最后只对里面的一个“大”字表示了认可,然后将字稿全部退还给了献之。

献之心中郁闷,他觉得自己的字已经写得很好了,便又将书稿拿给了母亲看,他对母亲说:“我按照父亲的教诲苦练了五年,您看看我的字,还与父亲有什么不同吗?”母亲听完微微一笑,对献之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听了这话,王献之一下子羞愧起来,他仗着自己天资聪慧,便急于求成,要知道,就算是父亲这样的大书法家,也是年复一年练习出来的。打那以后,王献之每天都踏踏实实地练字,等他写完那十八缸水后,写出来的字便是“有血有肉”了。

王羲之与王献之父子,在历史上被称为“二王”,或许大家会觉得,这样的名门望族,培养出优秀的子弟是很正常的,但是,听了上面的这几个小故事,我们就知道,任何一个想要获得成功的人,都离不开勤学苦练,就算是“二王”,也得将自己手里的字,一笔一画地写好。

文章图片5

书法艺术在“二王”手里便登上了顶峰,后世的文人都很崇拜他俩,也对书法愈发钟爱,就连唐太宗,也常常在处理完政务的空闲时间,潜心研究书法。

当时,朝堂上有个叫虞世南的人,他的字写得非常好,唐太宗很尊敬他,也一直临摹虞世南的作品。有一次,唐太宗想写一个“戬”字,可他觉得右边的“戈”太难写了,自己写出来歪歪扭扭的,害怕群臣看到了笑话他,便只写了一个“晋”,私下里偷偷请虞世南帮他把那半边的“戈”给补上了。

看着这个完整的“戬”字,唐太宗非常高兴,忍不住想要拿出来炫耀一番,他请来大臣魏征,问他自己的书法是不是进步了,魏征看了看这个“戬”字,低头笑了笑,他对唐太宗说:“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唐太宗急忙说:“无妨,你只管大胆地说,朕的字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朕不会怪罪你的。”

听到皇帝打了包票,魏征才说了实话:“这个'戬’字右半边的'戈’写得不错,但是左半边那个'晋’字还差得远呢。”听了这话,唐太宗感叹不已,他不仅非常佩服魏征的眼力,而且也明白过来,想要写好字,必须要勤学苦练,耍小聪明别人一眼就能识破。

当然了,作为皇帝,唐太宗的主业是治国安民,开创一个太平盛世,研习书法这件事,自然有更为专业的文人来做。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都是鼎鼎有名的书法大家,直到现在,也有很多学书法的人临摹他们的大作呢。

欧阳询年轻的时候非常勤奋,有一次,他外出看到了一块石碑上的字,十分喜欢,来来回回看了好多遍,后来直接就住到那附近,连续三天蹲在石碑前,反复摹写那上面的字。

有人说欧阳询的字体是借鉴了王羲之,理由是他曾经摹写过《兰亭集序》,但其实并不是这样,早在唐太宗推崇王羲之之前,欧阳修的“欧体”就已经形成了,他的书法融合了许多创作者的风格,再加上欧阳询本人学书极其刻苦,在日复一日的琢磨和练习中,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后来的书法家评价欧阳询的字是“刚健而凝重,凌厉而含蕴”。

文章图片6

欧阳询的代表作品是《九成宫醴泉铭》,当时高丽王十分喜欢他的书法,曾专门派人来中国,求取欧阳询的墨宝,就连唐高宗都感叹道:“不意询之名,远播夷狄”,可见“欧体”的火爆程度绝非一般。

只可惜,欧阳询的一身本领,却没来得及传授给他的儿子欧阳通,欧阳通十来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直坚持教儿子书法,但是小欧阳通不太愿意吃苦,刚写几个字,就跑出去玩了。

母亲为了教好儿子,便对他说:“你的父亲是有名的大书法家,他的字人人都喜欢,很多人还特意买去收藏呢,你只有好好练字,将来才能像你父亲一样。”欧阳通听了以后,对父亲“价值不菲”的字感到很好奇,从那以后,他就把自己的零花钱攒下来,将父亲以前卖给别人的字又买了回来。果然,父亲的字确实不同凡响,欧阳通照着这些字迹反复练习,字写得也越来越好了,等他学成以后,许多的书法爱好者也开始买他的字了。

到了宋代,书法艺术照样是文人们的心头好,我们熟悉的苏东坡,就十分热爱书法,大家都知道,苏东坡是个全才,诗文、绘画那都是信手拈来,所以,他经常将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给诗句插画,给画作题诗,玩得不亦乐乎。而且,通过这种艺术创作,苏轼还结交到了不少朋友,佛印和尚就是其中之一。

佛印自幼饱读诗书,才华过人,他与苏东坡一见如故,经常在一起讨论文学和佛经。有一次,苏东坡来了灵感,写了一首五言诗,里面有一句是这样说的“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写完以后,苏轼非常满意,便派书童把这首诗送给佛印禅师鉴赏。

佛印看到诗文以后,低头略一沉吟,只批了两个字,就叫书童原样带回了。苏轼原本以为,佛印肯定会对他的新诗大加赞赏,没想到打开一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放屁”两个大字。

苏轼气坏了,这个佛印和尚未免有些太过分了,自己精心创作的诗句,他居然说是“放屁”,一气之下,苏轼叫书童立刻备船,他要亲自过江,找佛印问个清楚!

等苏轼气冲冲地到了金山寺,却发现寺门紧闭,门口张贴了一张大纸,上面写着“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苏轼这才明白佛印的用意,感到有些许的羞愧。

原来,这句诗里的“八分吹不动”,意思是说像痛苦、欢愉、名利这样的外在情绪是影响不到我的,苏轼本想用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境界高、修为好,没想到,佛印用了一个“屁”字,就让他坐不住了,可见,苏轼还是很在意别人的评价,距那种“八风吹不动”的胸怀,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文章图片7

与苏轼同时代的书法大家,还有一位也不得不提,那就是米芾。米芾是个临摹的好手,他摹写王献之的字几乎能以假乱真,有时候,他借朋友的古迹去模仿,还帖的时候,主人也分不清真假。据说,今天流传的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作品,有很多都是出自米芾之手。

米芾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他经常做一些违背世俗观念的怪事,在艺术理念上也比较极端,世人常称呼他为“米癫”。有一次,米芾看到一块直立的丑石,他感到非常惊喜,便穿戴整齐,站在石头前面又是作揖又是叩头,还称这块石头为“石丈”,一个人管石头叫丈人,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件“怪事”了。

不过,当我们把这种怪异的行为跟米芾的艺术理论联系起来,就能明白他的用意所在了,米芾主张“心既贮之,随意落笔”,认为书法创作应该顺应本心,如果刻意做作,便失去了书法的魅力,他对颜真卿和柳公权的的书法都瞧不上眼,甚至骂柳公权为“丑恶怪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

或许,在我们看来,米芾的艺术理论有些过激,毕竟颜真卿和柳公权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米芾却全然不认同人家,似乎有些傲气过头了,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来想,正是因为米芾的这种傲气,才有了苏东坡口中“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的书法成就。

在历代文人的努力下,中国的书法艺术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与书法有关的故事也是数不胜数。书法艺术,讲究的是从简单的线条里追求丰富的内涵,它不求外在的炫目,而是注重内在的生命感。点横竖撇之中,尽是无穷的韵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