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燕悲歌

 下乡进城 2021-10-27

大燕悲歌

战国七雄中,地处今北京、河北、辽宁一带的燕国存在感并不是那么强。但在有一段时期内,燕昭王发奋图强,筑黄金台,延揽天下名士,竟奇迹般地带领燕国由一个差点被吞并的弱国一跃成为几乎灭了齐国的强国,出现了若昙花一现般的强盛,然随着燕昭王的死去,燕国遂一蹶不振,迅速又沦为其他六雄的附庸,可悲可叹。这一由衰转盛,由盛转衰的过程当中,有太多我们值得思考的地方。

我们最耳熟能详的故事就是燕昭王“千金买马骨”的故事,依此来表明对人才的重视。《资治通鉴》里是这么写的,郭隗曰:“古之人君,有以千金使涓人求千里马者,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而返。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之,况生者乎!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于是士争趣燕: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这似乎是一个颇为励志的经典桥段,但是从郭隗的这番言论出发,另外一种逻辑也是合理的,那就是“连郭隗这样的人在燕国都能获得重用,燕昭王这人真是识人不明,昏庸糊涂啊”,于是天下贤士皆不愿赴燕。当年汉高祖刘邦亦为韩信筑拜将台,韩信也用自己的非凡才华证明自己真乃无双国士,辅助刘邦平定天下。史实也证明,郭隗其人除此事外,并未在国事上展现出非凡才能,而是庸庸碌碌享其富贵一生。换个角度来说,如果说招揽天下英才是那么简单一件事,给一个二三流的人才筑一个黄金台,就能吸引各方贤士争相投奔,成就一番霸业,那这霸业也太好成就了吧?虽然说像韩信一样的无双国士难找,但郭隗这样的二流人才还不好找吗?其他六国要复制这个过程又有何难呢?可见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还有更多值得挖掘的细节。

说燕昭王,就得说说他的父亲燕王哙。他也可以称得上千古一“伟”男子了。泱泱中华五千年,自尧舜至燕王哙,历经两千余年,自燕王哙至清溥仪退位,又经两千余年。期间主动禅让的唯有燕王哙一人。公元前315年,燕王哙废太子平(后来的燕昭王),禅位于相国子之。结果国内大乱,齐国乘势出兵攻燕,攻入燕都,把子之剁成了肉酱,也杀死了年老的燕王哙,燕国面临亡国的危险。燕人于此危难存亡之际迎回太子平,是为燕昭王,为报国仇家恨,所以才有了上一段文中的发奋图强之举。为什么燕王哙会选择禅让呢?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想必有一股思潮深深影响了燕王哙,让他想效仿尧舜,成就千古美名。那么当时流行的诸子百家理论中有这一套理论基础吗?主要分析一下当时儒法道墨四家的相关理论。

先来看儒家。儒家是推崇尧舜的,而尧舜是推行禅让制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儒家推崇禅让制。禅让制的本质是“立贤”,而儒家推崇的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孟子、荀子都是明确反对过尧舜禅让的,因此在当时的儒家看来,“亲亲”远比“贤贤”重要。

再来看法家,法家一直强调君主要时时刻刻把最高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绝不能容外人染指。韩非子曾经在《二柄》一文中就提到“燕王哙好贤,……故子之托于贤以夺其君者也”。他认为只要君主任贤,就会被属下所骗,窃取最高权力,燕王哙和子之就是最典型的反面例子。

再说说道家,说道家,必谈老庄,老子在《道德经》里就提到过“不尚贤”,而庄子在《秋水》一文中就说到“之、哙让而绝”,可见道家也并不推崇禅让,也把燕王哙和子之作为反面典型。

最后来看墨家,墨家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尚贤”,《墨子.尚贤上》就说道“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墨子.尚同上》中说道“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可见墨家讲究的是择贤而立,颇有些柏拉图所谓的“哲学王”的味道。墨家并不只是在理论上推崇“尚贤”的,他们在实践中也是如此,它是诸子百家中唯一具有严密组织形式的,头领叫做“钜子”,是由墨家最贤能的人出任的,然后在去世前,指定他认为最贤能的人接班。

可见燕王哙当时可能是受到了墨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如果由这个逻辑推导的话,假设燕国当时奉行的是墨家思想的人才观,墨家“重贤能”的传统在燕国贯彻得比较彻底,只要国君觉得臣下贤能,立马就可以将其封侯拜相,甚至连王位都可以拱手让给臣属,在当时其他六雄重军功和重亲贵的时代大背景下,这样的一个国家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简言之,在燕国有着更快的出人头地、一步登天的机会,所以乐毅、剧辛等贤士才会竞相投奔燕国。事实也证明,燕昭王的确予以乐毅、剧辛以充分信赖,给了他们干事业的广阔舞台。当乐毅行将灭齐之际,有小人在燕昭王进谗言,说乐毅之所以久不灭齐,是因为自己想占齐地为王。而燕昭王却说:“今乐君亲为寡人破齐,夷其宗庙,报塞先仇,齐国固乐君所有,非燕之所得也。乐君若能有齐,与燕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燕国之福,寡人之愿也。汝何敢言若此!”其心胸格局之宏大旷阔可见一般,有这样一位愿与臣属共享天下的国君,又有谁不会为之出生入死、谋取大业呢?雄主配英臣,燕国不强大都没有道理。后来即位的燕惠王却对乐毅极为忌惮,派骑劫取乐毅而代之,导致燕军功亏一篑,燕国逐渐走向衰败。

那么按理说一个重贤能的国家怎么到了燕昭王这里才强大起来,燕昭王死后又迅速衰败呢?这就牵扯到两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一个是君主自身的胸怀,一个是君主自身识贤的本领。要想一个君主既能识真贤又能容真贤是很难的,燕国三代君主用“贤”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燕王哙以子之为贤,托之以国事,导致差点亡国;燕昭王以乐毅为贤,托之以国事,燕国一跃称霸;燕惠王以骑劫为贤,燕国逐渐衰败。自古以来,“识贤”是很难的,如果将一国之命运寄托于所谓“雄主配英臣”的模式上,那么这个国家的政治结构就会带有强烈的“人治”色彩,国家的发展就会缺乏稳定性,有燕昭王,才有了乐毅一举破齐,在燕惠王手下,乐毅却只能出逃它国,乐毅是如此结局,那些有经天纬地之能的大才又怎会甘心在燕国这么一个小的舞台施展拳脚呢?秦国为何能统一天下?就是因为自商鞅变法以来,一代又一代国君重视制度建设,坚持奖农耕重军功的基本国策不动摇,一代接着一代干,最后才有秦始皇扫八荒、荡六合,统一天下之壮举。

这一曲大燕悲歌,对于当今又有什么启示呢?只待每位读者细细品味了。

欢迎扫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