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派性三问

 下乡进城 2021-10-27
何为农村派性?大致可以解释为一个村里的人为了某件事情(大多数情况下为选举)分成几派,互相攻讦,从而实现自己所属“派”的利益最大化(当选村支书或者村委会主任)。其实质是一种围绕几个村里的核心人物(有政治、经济及其他资源的所谓农村“强人”们)为中心的不同圈子之间的临时性斗争。在选举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时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最后往往归流演变为两派之间的斗争。在选举结束后,又转入地下,呈现暗流涌动之状。

农村派性是牢固且可持续的吗?答案是:No。由于其是围绕核心人物构建起来的,那也决定其稳定性是附着于核心人物的。一旦核心人物选择退出,那么这一“派”也就土崩瓦解了,派性斗争也就没有了基本土壤。且在野党一“派”的成员之间也可能因为某种利益(如宅基地审批等)投靠执政党一“派”,而执政党一“派”成员也可能因为某种利益没得到满足含恨投靠在野党一“派”。因此成员之间的流动性也是较强的。即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不间断的合纵连横。

农村派性是与生俱来的吗?答案依然是:No。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很。一切斗争都是为了利益,没有可争夺的利益空间,也就不会存在派性斗争。派性斗争的激烈程度与村集体拥有的资源量成正比。



下乡进城

记录点滴思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