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冰教授谈谈【94】腭裂修复术中“此瘢痕非彼瘢痕”

 石冰团队 2021-10-27

1

手术创伤形成瘢痕组织,本是人类和动物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使机体的完整性以及形态和功能不受到损害。但无奈的是,瘢痕形成的同时(收缩增加强度)有可能对机体的其他功能和形态产生不好的影响,这就要求医者对不同手术形成的瘢痕组织需加以认真了解和识别。
具体而言,在腭裂修复手术区的瘢痕组织有些会产生副作用,有些却并不会,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么偏激地认为凡腭裂手术区形成的瘢痕组织都有害,或者草率断言凡手术区的瘢痕均无害。
国内外众多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均表明,腭裂修复手术后形成的瘢痕组织的持续收缩只在近牙龈的硬腭处有危害,危害的根源是裸露骨面的瘢痕组织中新生了大量的shaper's纤维,该纤维与牙周韧带连接后,可将瘢痕组织持续的作用力传递至韧带,从而使牙周韧带的作用力发生改变,进而发生了只有正畸矫正牙齿排列时才会发生的移动情况。

最典型的证据就是两瓣法术后的腭裂患者,在成年后常出现“马蹄形”牙弓(见图,正常人为彩虹形,即拱形)。专家们认为这正是因为硬腭松弛切口常起于尖牙腭侧而止于上颌结节的缘故。
所以避免在硬腭裂腭侧近牙龈区作松弛切口是预防腭裂术后上颌骨发育不足的重要举措。

如果实在避免不了,推荐方法如下:

A

在近牙龈区仅作硬腭黏膜下的锐性剥离,尽量保留近牙龈区硬腭表面的骨膜所在;

B

移植其他部位的皮肤或黏膜组织,但需注意在骨面上游离移植皮肤和黏膜均极难成活。

至于在硬腭粘骨膜瓣下因分离所形成的瘢痕组织,腭瘘愈合过程中形成的瘢痕,以及软腭上作Z型切口形成的瘢痕组织和腭帆提及解剖形成的瘢痕,以及游离腭大血管神经束等形成瘢痕组织,均尚未被证实有碍于腭裂患儿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医学从来如此,不断总结,利用已有的经验为患者趋利避害,在两害相权时取其轻,而两利相权时取其重,这些是医者应该为患者尤其是小年龄患儿手术前必须考虑的内容。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