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博物馆历代玉器之汉晋玉器

 nqj0108 2021-10-27

  第四部分“雄健瑰丽的汉晋玉器”

  (公元前206年~公元420年)

   两汉玉器在继承战国玉器的基础上有了更大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除神灵动物外,还流行云纹、乳钉纹等纹样。在社会厚葬观念的驱使下,上层贵族使用葬玉的规模超过以往。葬玉中玉晗多为蝉形,玉握则多为伏豚、雌豚简练刚劲。受神学影响,辟邪类玉器增多。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政治上分裂,征战频繁,交通阻塞,西域的玉材来源亦受到限制,琢玉也逐渐走向低调,玉制品甚少。

   汉代的玉器延续了一些以前的形制,比如玉璧、玉带钩、玉觽、玉韘,还有玉具剑。

上海博物馆历代玉器之汉晋玉器

   汉代是带钩制作、使用的鼎盛时期。这件玉带钩白玉质地,满沁褐色,抛光莹润。其钩首琢成回首鸭式样,带钩表面只简单地雕刻几条线,象征翅膀和尾翼,形象生动。

   《鸭首带钩》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上海博物馆历代玉器之汉晋玉器

   《鸟纹璧》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上海博物馆历代玉器之汉晋玉器

   《龙纹觽》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上海博物馆历代玉器之汉晋玉器

   《蟠螭纹韘》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上海博物馆历代玉器之汉晋玉器

   这个橱窗展示了一把铁剑以及一些装饰品,在古代上层贵族所佩的剑上,会用玉做装饰,这种用玉来装饰的剑叫做“玉具剑”。玉具剑最早被发现于西周晚期,随后一直延续至两汉,两汉以后便不再流行。

   《玉具剑》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上海博物馆历代玉器之汉晋玉器

   玉具剑由4件玉饰物组成,一个是在柄的首部,呈扁圆形,称之为剑首。

   《谷纹剑首》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上海博物馆历代玉器之汉晋玉器

   而在剑柄和剑身之间的菱形饰玉叫剑格。

   《兽面纹剑格》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上海博物馆历代玉器之汉晋玉器

   在剑鞘的上部有一件长方形突出的饰玉,称之为剑璏(音卫)。

   《兽面云纹剑璏》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上海博物馆历代玉器之汉晋玉器

   在剑鞘下端的一个梯形饰玉,被称为剑珌(音必)。有了这四件玉器装饰的剑就是玉具剑。

   《螭纹剑珌》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上海博物馆历代玉器之汉晋玉器

   汉代的玉器也更加成熟精美了。你看这件鸟形佩饰与以前的玉鸟相比更具动态美,线条更流畅了,雕琢的有了一些层次,具有一定的立体感。

   《鸟形佩》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上海博物馆历代玉器之汉晋玉器

   这里还展示了一些汉代的葬玉,汉代人很讲究厚葬。此件玉献食人可能为丧葬用玉,也可能是为主人祈福延寿用的。玉人手捧类似于豆的器物,作献食状。她的发式、服饰都接近于西汉孝文帝窦太后陵从葬墓出土的陶俑。长发、垂髻、深衣等皆为典型的汉代样式。

   《献食人》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上海博物馆历代玉器之汉晋玉器

   这里还有两件葬玉“玉蝉”。蝉在汉代是一种很流行的葬玉,它主要的用途是放于逝者口内,用于象征逝者再生复活,因为蝉成虫的现象是脱壳而生,古代人就认为蝉是再生复活的。古代人在逝者的九窍都要塞玉,蝉是塞在人的口部,其他的窍里也要塞玉。

   《蝉形琀》东汉(公元25年~220年)

上海博物馆历代玉器之汉晋玉器

   《蝉形琀》东汉(公元25年~220年)

上海博物馆历代玉器之汉晋玉器

   除了塞玉以外在逝者的手里也要握玉,汉代人握玉的主要东西是握猪,称之为猪形握,二手各握一个。在古代,猪是财富的象征,所以逝者握猪就象征财富随他而去,可以在阴间里继续享受世间的荣华富贵。

   《猪形握》东汉(公元25年~220年)

上海博物馆历代玉器之汉晋玉器

   在汉代除了延续以前的一些玉器样式,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器物,比如在这个橱窗中的《刚卯》和《翁仲》,这两种器物在汉代较为流行,由于汉代社会非常讲究迷信,所以当时每个人身上大都要带件护身符,这种护身符主要就是刚卯和翁仲。刚卯是四面刻字、中心处有贯孔的长方形柱状玉器,刻字内容主要讲述这件器物勇猛无敌,一切妖魔鬼怪不敢来侵扰,当时的人将它作为一种护身符挂在身上用以避邪,天子带玉,平民带桃木。

   《刚卯》东汉(公元25年~220年)

上海博物馆历代玉器之汉晋玉器

   翁仲是传说中秦始皇手下的一个大将,叫阮翁仲,其勇猛无敌,匈奴人来侵犯时,见到翁仲则避而逃之。于是汉代人就把翁仲这个神话人物做成一个玉雕小像戴在身上,用来辟邪。

   《翁仲》东汉(公元25年~220年)

上海博物馆历代玉器之汉晋玉器

   这个翁仲非常简洁,不仅没有一丝纹饰,就连五官也省去了。虽然简单到了极致,但造型对称,显得威严庄重。

   《翁仲》东汉(公元25年~220年)

上海博物馆历代玉器之汉晋玉器

   橱窗中还有一件买地券,古代一般的买地券大都是用其他物质所作的,如竹木、铅石等等,而用玉做的仅此一件。并且这件买地券明确记载了是在建初六年某某年谁买了谁一块地,东西南北的长度,中间人以及成交以后大家去喝酒,很有意思。当时的买地券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土地买卖合同,但是这个买地券买的是古代的葬地。

   《买地券》东汉建初六年

上海博物馆历代玉器之汉晋玉器

   在古代,方位、四时、节气这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概念深入人心。其中“四灵”象征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有辟邪压胜,避除不详的意思。这件《四灵纹胜》中就刻有四灵,它们分别是玉器上中央上端雕的“朱雀”,下方龟蛇相交的“玄武”,外侧两边各琢刻的“青龙”和“白虎”。隔柱上还浅刻了“长宜子孙,延寿万年”篆书八字。

   《四灵纹胜》东汉(公元25年~220年)

上海博物馆历代玉器之汉晋玉器

   这件《蟠螭环》上的龙好特别,它是汉族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蟠屈,它叫螭。蟠螭纹是汉族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是中国玉器、青铜器上的装饰。螭是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一般都作主纹应用。盛行于战国时期。在当时的玉器上,亦常见雕琢有蟠螭纹,表现形象有的有所不同。

   《蟠螭环》东汉(公元25年~220年)

上海博物馆历代玉器之汉晋玉器

   汉代玉器可谓是古典玉器的集大成者和终结者。汉代以后的两晋南北朝时期是玉器发展的低谷。在橱窗中有一件南北朝时期的《龙纹鲜卑头》,这是流传下来的一件珍品。它由一块和田羊脂白玉琢成,上刻一条龙,四面边框有很多孔,是用来将其缝制在衮带上的。龙身上还有些小孔,原来用于镶嵌宝石,而如今宝石已经遗失。此件玉器最为珍贵之处在于背面有46字铭文,从中可知是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所制的御用之物。玉质为羊脂白,玉晶莹光润,又有铭刻,是传世品中仅见的孤品。

   《龙纹鲜卑头》南朝宋(公元430年)

上海博物馆历代玉器之汉晋玉器

NQJ0108·欢迎您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