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胆结石未必只有做手术一种方法。中医一...

 礼诗人家 2021-10-27
治疗胆结石未必只有做手术一种方法。中医一副疏肝解郁的药方怎么就治好了胆囊的病呢?俗话说“肝胆相照”,明白了中医理论之后,你就知道这个词并不是随便说说。

近年来,胆结石发病率越来越高。这是一种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简单来说,就是你的胆管,或是胆囊里面长了像石头一样的小硬块。

这西医上讲这个胆结石的病因有许多,像缺乏运动、不吃早餐、体质肥胖等等。但咱们中医上来讲,胆结石其实就是肝气不畅。肝气不畅,就会化火,肝郁化火,就得结石。

对于这个结石,西医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难道就是治疗胆结石的唯一方法吗?我不这么认为,手术固然见效快,但是这手术对于身体的损伤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曾经有一位五十四岁的患者来找我,自述早在一年前就有了腹部闷痛的毛病。起初他并没有在意,结果后来痛感越来越明显,到最后发展成每次午饭之后,他都要疼一阵,而且疼痛是持续的钝痛,没有消停的时候。

患者到医院就诊后,确诊了胆结石,经过治疗,疼痛还是难以缓解。医生便主张做手术。可是患者一方面年纪较大,另一方面也不想通过做手术的方法来治病,毕竟是给身上剌一刀。几经辗转,来到了我的医馆。

初见患者时,见患者舌红,苔黄厚,脉象弦数,腹部疼痛拒按,是很明显的肝郁日久而化火,典型的肝火的表现。

于是我写下药方:柴胡,鹅不食草,延胡索,金钱草,金铃子,黄芩,郁金,通草,蒲公英,北茵陈。

患者十剂药喝完后,疼痛、腹胀的感觉基本消失。后续我便继续以健脾疏肝为思路,一段时间之后,患者再去医院做检查,发现胆结石阴影不在了。

那这个方子又是如何做到不做手术就让胆结石消失的呢?其实表面上看,患者是胆囊有问题,但实则不然,患者真正出问题的地方其实是肝脏,肝脏出问题容易反馈为胆囊问题,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肝胆相照”。

患者舌红,苔黄厚,脉象弦数,再加上口苦、尿黄等表现,这就是标准的有肝火的表现,所以在用药时,是用柴胡来疏肝解郁的。

郁金和茵陈,既能清肝火,还能疏肝气。通草、蒲公英、黄芩,这些是清热去火的。延胡索和金铃子搭配,疏肝止痛,清肝经之热。

金钱草,是传统的化石之品。鹅不食草,为民间治疗结石的常用药,有一定利胆排石作用。

所以,只有先把肝脏养好,让肝火消下去,这才能从根儿上解决结石问题,所谓“肝胆相照”就是这么个道理。

熟悉我的朋友们可能知道,我是非常反对做手术的,因为我一直认为咱们的身体就应该是什么样就什么样,完整的身体一定是最好的,少了哪一部分都不行。

西医总说,这个地方切掉没影响,这个地方摘了没有事的,若是真的一点影响都没有,那咱们干嘛还长它呢?希望大家也能好好思考一下这里面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