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存在即是合理,微探人生哲学

 千言无万语 2021-10-28
金成阅读第1029天

        这本书是一位好朋友送我的,准确的来说是一套书,过年这几天就想专门研究这三本书(《心法》、《干法》、《活法》),从中体会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对于我而言,日本企业家稍微名气大一点的就是松下幸之助和稻盛和夫。其中稻盛和夫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盛和塾”,因为我认为一己之力再强也比不过授业解惑之间教化众人,这也是我对于马云创办的湖畔大学略有期望的原因。再到逐渐了解之后,稻盛和夫留下印象更深的不是他商人身份,而是他的处事哲学。今天拜读《心法》,对两个“常识性”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可以探讨一下。


一、存在即是合理

         昨天在一个学习群里,一位朋友提到自己招来的员工留不住,又谈到了和员工之间的一些问题,感觉比较郁闷,怎么都碰到这样的人呢?群内一位大佬提醒他:这就是我们碰见的大多数,他们就是正常人!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让我想起在2017年南京场接受培训的时候,教官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讲究因果。这个不是佛家的因果,而是要理解任何事情既然发生,那就是有其原因;而我们碰到事情,不要总想着怨天尤人,学会向内归因!

        这番话,当时只是听听,在之后两年多管理工作中,接触各类员工,也有过像上面那位朋友的吐槽。慢慢发现,我只是去抱怨别人多么不好并没有用。我们觉得其他人多么不好,实际上忽略了一点,这就是现实的社会,要学会去认同他和你的不同。所以,在前几个月,我开始学会一个词:同理心。别人为什么会这样?不要总想着你一定去改变什么,与其如此,还不如想想为什么会这样!

        既然说到各类性格的人出现是正常,那么聚焦在个体,每个人的存在也定是有其原因。我虽然是个理科宅男,但也喜欢唐诗宋词,尤其是李白的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更是让人激奋。我相信,可能每个人有过失败的时候,可能有过备受不理解的时候,也可能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很不适合这份工作,甚至觉得自己很多余的时候。这时候,请相信:你可以!我们每个人的诞生,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是一个偶然,但是诸多的偶然真正混杂在一起,构造一个这样万物之灵的你,这就是必然。

        我培训过一些小伙伴,当他们带课后,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困难。也许是学生性格,也许是学生基础,也许是和家长的沟通,当他们尝试努力却无果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始怀疑自己。我通常会问他们一点:为什么我会选择你?为什么其他人被淘汰了,却留下了你?是因为我相信你可以!我知道,也许有的小伙伴现在能力还不够,他们的授课还不够炉火纯青。但是只要他们相信,自己现在能留下来肯定是自己有留下来的原因。没有做好,没关系,那去学习,去听课,一切的合理,还需要你汗水的积累。

        当开始迷茫的时候,请想下,这个世界没有你是否会有那么一点不同?我觉得肯定会有。虽然在前面的笔记中我提到,没了谁,世界都会照样转,但是也请相信,没有了你,这个世界总会有那么一点改变。这个改变会有多大呢?不知道。肯定自己的存在,去试试,世界也许就会因为你变得有那么不一般哦!


二、哲学与科学

       记得在2018年的某一个晚上,和老蒋,老姚撸串的时候,气氛所致,开始吹牛,谈哲学和科学。经过一番没有任何逻辑的推理,我们得到了一个结论:科学来源于哲学,换句话说,科学其实相当于哲学的实现。

        由于哲学这个命题太大,只能探寻一点点自己的微见。哲学,应该是来自于人们的一种意识。这种意识,有时候就是没有理由的,可能就是灵光一闪,可能就是冥想很久,嗯,突然想到,我觉得这世上存在一条怎样的道理。现在看两千多年的老子、庄子的作品的时候,我只有膜拜:这些在后世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逐渐真正实现,得到主流社会认同的观点,他们到底怎么想到的?

        后来,我只能臆断,他们就是在思考、观察中,通过冥想、总结,得到了这样的思想。这个思想有没有道理呢?我觉得他们也不一定确定,或者说,他们也没有在意别人确不确定,他们相信就行。伽利略始终相信地动说,虽然被一帮神棍打击,他还是说:可是地球就是在转动啊!达尔文提出物种进化论,当时也是被一帮人喷,但亨利·赫胥黎就是替他站台:不管,反正我就是信这位大哥说的。后来经过来几百年的各种探索和证据搜集,才逐渐证明,确实是这么回事。因为有了这些证据的支持,让整个主流社会相信,这就是正确的,这也许就是科学;提出来的时候,没有客观的依据,但是我就是相信这是对的,嗯,这应该是哲学。所以,科学之所以存在,首先在于人们敢于去想,想出来一个莫名的理论,等到有一天,有的人想去试试到底是不是这样,他做了一系列努力,发现了正误,这个过程,我觉得就是科学。

       我们常说什么“处世哲学”,感觉扯到哲学两个字,一切东西很高大上。如果我们再去对那些所谓的哲学剖析,不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深层次意识吗?这种意识,其实就在影响一件事情:提升你的人性认知。

        这时候,我们假设有一个上帝,他是无所不能的,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他给予了同样的设置:尊敬父母,不偷不抢,自立自强等。随着长大,有些人由于各种原因,对这些产生了怀疑,变得自私、偷奸耍滑、懒惰等等,这时候他们也有了一套他们自己的处世哲学。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成功时淡然于心,失败了不用哭泣,这是哲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成功则放纵喜悦,失落时买醉狂歌,这也是哲学。哲学,绝对不是高深的摩斯密码,让你无所适从。

        现在很多人都研究人性,研究哲学,我觉得这有一定必要。在研究的时候,为什么有的人会对人性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有了一套收放自如且高效的管理手段?也有的人,研究了一无所获,觉得这是空谈?我觉得这就是自己的意识(哲学)在与另外那些哲学碰撞的时候,并没有去触发自己的意识边界。如果一本书,一个理论,你仅仅是看看,并没有去碰撞,去思考,那么再好的利器给你,也不过是一根烧火棍。

        最后,谈到一点,信仰。在大学时期,和同学聊天正好谈到这个问题,现在的中国人是否有信仰?他觉得已经没有了,我觉得还有。这个信仰不一定是政治的,也许是生活,也许是工作,也许是个人兴趣所在。无论哪种,它都是你的指南针。当这种信仰,在你的意识扎根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你也是一个哲学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