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魔鬼经济学笔记(18)——那些矛盾的心理

 千言无万语 2021-10-28
阅读第1312天


翻阅这本书的时候,会从文中看到作者笔下的美国某些剪影。这些片段虽然不是一定的真实,或者到现在应该如此,但总归是看社会的另外角度。其中,有一件事引起了我的兴趣。
 
作者提到那些贫困(或许是的)人群申请贫困保障的时候,通常会隐瞒自己拥有冰箱,洗衣机或者汽车。虽然看起来他们在撒谎,其实就想“薅国家羊毛”嘛!
 
只是,有一个地方让我诧异:有些是真正贫困的人,他们会撒谎自己拥有地板、自来水或卫生间。什么意思?他们家本来没有这些设备,但是他的申请书居然说他有这些,并且是在申请贫困补助的时候!这,究竟搞什么?
 
 
 
01
 
对于前一种撒谎,不管是作者那样的经济学家,还是像我这种半桶水的“伪心理学爱好者”,其实都能理解,那是出于一种人类本来的劣根性:适当地撒谎,为自己谋取一点物质利益。说不上可耻与否,但是正常。
 
后一种情况呢?你的补助申请书中,如果是没有撒谎,告诉政府,你没有地板,没有干净的自来水和卫生间,想必能够引起的同情和关注更多。甚至,可能你更有概率获得补助啊!
 
思来想去,作者给出了答案,我当时心中也想了答案,或者说我是猜对了其中的一种。后一种出现的概率是远远高于前者的。
 
首要原因是,对于这类隐瞒,如果你是没有什么而说有什么,那你是不会获得惩罚的;反之,如果你有什么,而没有填上,或许是有惩罚的,虽然你可以说忘记了。这点,是我不了解的。
 
另一个原因,我也猜到了,就是那种隐瞒自己没有那些基础设施的穷人,也要面子。虽然古人曾说人穷志短,但并不意味着某些根本的特性会随着你富有或贫穷而变化。比如,好面子。
 
哪怕是我已经穷到一定地步,需要政府接济,我也希望不至于那么难堪。并不是完全是跪舔的姿态,仅仅是我的物质条件稍微有所差距,希望政府补齐,仅此而已。
 
 
 
02
 
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一句话,叫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话并不是完全贬低读书人,而是它产生年代,确实赋予了某些独特的含义。
 
明末清初的秦淮河是非常有故事的,这在正史或者野史中都有记载,民间传奇更是不绝于耳。不管是柳如是,卞玉京、李香君,还是钱谦益,顾宪成这些人,后人评说时百感交集。
 
那些卖笑为生的女子,面对国破家亡,尚可劝诫自己的郎君共赴国难,结果一句“水凉”把本来忠义之事变成了莫名的荒唐。我不知道,为何那时的江南,品读圣人文章几十年的道德居士,对于家国的认识,还不如一个风尘女子?
 
当我拜读近现代史的时候,也会发现那尴尬的一幕:自诩为“有识之士”的人,满嘴仁义道德之君,对于曲线救国是那样的推崇。前仆后继到达南京,共同见证“新民国”的诞生。而那些“泥腿子”,拿着简陋的武器,依旧活跃在无人看到的角落,保家卫国。
 
这只红色军队的主要成分,大多是那些食肉者未曾关注,目不识丁的百姓。他们是否知道圣人的“舍生取义”?是否知道“不受嗟来之食”?我想,或许知道的极少。不过,有时这种不知道,或许胜过口中的千万文章吧。
 
 
 
03
 
我们看那些古代文人雅士的故事,很容易出现的就是某人高中之后,踢掉糟糠之妻,赢取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待到某天原配上门,结果整个人灰头土脸,不堪入目,跌下云端。
 
这类话本的收视率,应该高过功成名就之后回乡迎亲的大团圆,因为人们喜欢反转。而之所以出现这种反转,也是因为这类反转就是生活出现的姿态。
 
所看的故事中,那些文化涵养不低的人,那些我们一看就不由敬仰的人,总会做出让我等瞠目结舌之事。无论是抛妻弃子,还是摇尾乞怜,与他们本来的人设总是背道而驰。
 
我想,也许是他们的内涵太高了,知道的也确实很多。也只是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想的更多。他们能够安慰自己的理由,也是更加的高大上:保留有用之身。
 
你无法去辩论这点,就如同现今的个别学者,摆出一副中国与某国相比,又是多么的不堪。虽然生他养他的就这片土地,但是让这片土地欲哭无泪的,也是他。
 
或许,也是我的认知偏差。当其他人,面临这样的抉择,或者如我,也是相同吧。只是,他们的人设是那么的高彩夺目,所有的灯光聚焦于此。我们看他应如是!
 
 
 
04
 
前段时间,朋友劝我看提升心性的书籍,我很感谢。年初时我计划的,就是专门进行这类书籍的深读。大概半年左右的时间,读完了二十多本心理学,哲学或励志类书籍。最终,我不拘泥于此了。
 
并不是此时我的心性多高了,也不是那些书本无用了,而是此刻的认知正处于一个调整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也许读这类书籍,作用甚微。
 
是否真的看那些提升心性的书籍能够改变自我状态?这还是薛定谔的猫。因为这种事情是信则灵,不信则无。这句话和那些进行培训的讲师说的第一句话是一样的:今天你来听我的课,你相信,那就真的有效;不相信,那就是没用,可以直接回家了,省得耽误时间。
 
那到底应不应该相信呢?不知道。只是借助那些媒介,能够让你看到更多之前没有注意的角度,或者无形之中把你之前沉重的念头逐渐舒缓,学会放下, 学会看破。这时,你的心性就提升了。
 
你再看到身边原来那些烦心事,已经心如止水,不动如山。这,就是帮助。待到某天,山崩地裂,击到你的软肋,所有的修养,全部化为乌有。再度回首,那些书,还是帮过我的。
 
 
 
【结语】
 
今天所聊到的矛盾,不是其他,就是作为局外人去看待某些现象时,所理解到的与真实可能发生的截然相反。这不是必然事件,而是可能性事件。
 
读书越多,我相信更能提升人的荣辱之心,加深所谓的家国情怀;也相信,多读书,也能够了解更多,心胸宽广,减少郁结。光明,总是覆盖大地的,虽然偶然会有阴凉的角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