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彩云之南(20)·大理古城

 泉石影像 2021-10-28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点击上面“泉石影像”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泉石影像,分享您旅途中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

      “风花雪月”这个成语,词典里是这么解释的:读音fēng huā xuě yuè。原指四时的自然美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后指内容空洞,辞藻华丽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与花天酒地的生活。可做褒义词,也可作贬义,根据语境而定。出自宋·邵雍《伊川击壤集序》。

      大理的自然风光因为有“风花雪月”四绝而闻名于世,所谓“上关花,下关风,下关风吹上关花; 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曾经让无数文艺青年趋之若鹜。金庸先生《天龙八部》中大理国的段氏父子皆深谙“风花雪月”之道,可以算是这些文艺青年的鼻祖了。

       大理的名字,源自于白族曾建立的大理国名。史上大理国“'人不以老壮,手不释珠',国内到处修建寺庙,十位国王禅位为僧,因而被称为'妙香佛国'”。

      这次跟团游大理,无关“风花雪月”,连近在尺咫的崇圣寺三塔也无缘一见,只是在古城内转了一圈。倒是古城内的南昭古乐听得人流连忘返。

       导游小姐姐背后别着一把伞,想坐的时候如何能坐下来呢?

      大理是南诏国古都,城南文献楼上“文献名邦”匾额是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云南提督偏图所写。

       城门口留影的人们。

      城门口的这四个字在告诉我们,以行走的方式来体悟这座古城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城内的五华楼最早修建于唐代,是古南诏国宾馆。五华楼历经千年沧桑,多次被焚毁和重建,现在这座五华楼建于1998年。

       古城内的总统兵马大元帅府,内设大理博物馆。每个进来参观游览的游客都必须与一位穿白族服装的小姐姐合影,收费10元。

       古城内的和平卫士塑像。

       大理著名的洋人街。

       灯笼上怎么不是写的“南昭”而是“唐朝”呢?

       街上卖花饰的汉子。

       又见白族特色的大门楼。

       蒋公祠是祭祀清代将领蒋宗汉的祠堂,也是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非遗博物馆内的南诏古乐表演。

       南诏古乐,既吸收了中原地区民间音乐的形式,又融入了宫廷音乐的精华,还保留了宗教仪式中庄重典雅的风格,被誉为“东方古典交响乐”,堪称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我站着听了两曲,很受用。可看着台上演奏的全都是些老年人,不知道这么好的艺术是否后继有人。

      大理剑川县被称为“木匠之乡”,木工艺人擅长雕刻各种人物、花鸟、山水以及龙凤吉祥如意等图案。

      剑川木雕主要用于建筑物装饰,以浮雕为多,现已发展为艺术价值很高的木雕工艺品。

      白族剪纸十二生肖。最开始看到剪纸、窗花这类东西是在央视的春晚上,以为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北方地区特有的。后来在佛山也见到有剪纸,并且其历史还很悠久。从这些文化传承中可以看到我国各民族之间、各地方之间,文化在历史上有过很广泛的交集。

       南涧跳菜(即“彝族跳菜”)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舞蹈、音乐、杂技与饮食完美结合的传统文化。跳菜雅称“奉盘舞”,俗称“抬菜舞”,即跳着舞蹈上菜。

       这种上菜方式想想还蛮神奇的。以后有机会的话去见识见识。

       街边的水果摊。

        这两种水果我是第一次见到。记得前一种叫山竹,后面那个忘了名字了。

       参观完大理古城后,乘大巴车回昆明。本次旅行已接近尾声了。

(未完待续)

彩云之南(19)·白族民居

彩云之南(18)·大理之苍山洱海

彩云之南(17)·丽江古城(下)

彩云之南(16)·丽江古城(中)

彩云之南(15)·丽江古城(上)

彩云之南(14)·风景在路上

陆羽故园赏春

随州·银杏谷赏秋

北京行·潭柘寺秋色

庐山秋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