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闸路的江宁公所和平江公所 清《光绪上海县续志·卷三·建置下·会馆公所》: 江宁公所,在新闸西。光绪六年,江宁府属人公建。大厅一,楼厅五,花厅一,客座、土地堂各五间,后平房十四间。厅西有园,曰“爱宜”。又,殡舍在闸北二十七保十图盛家宅。建大厅一,殡舍一百余间。 << “颜料大王”贝润生是苏州人,长期担任平江公所董事长 “江宁”就是“江宁府”,府城在南京,所以,“江宁”就是南京的别称。中国的“公所”对应的英文是gild,在西方国家往往指行业的同业团体,而在中国,它既指同业团体,也可以指同乡组织,也就是所谓的“同乡会”。上海是移民城市,上海也是中国城市中会馆公所最多、最集中的城市。 1853年,太平军顺长江而下攻陷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建立太平天国王朝,于是,数以万计的南京人逃离南京,部分南京人进入上海避难,一部分南京人集中居住在现在的南浦大桥一带,在这里出现了一条“南京街”,可惜,在建设地铁4号线“南浦大桥站”时,“南京街”注销了,我们只能在老地图上找到它的影迹。《光绪上海县续志》所说的“新闸”是一个镇市地名,在现在的新闸桥南堍,江宁公所在新闸路456号,这里原来有一块刻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的《创建上海江宁七邑公所碑》,碑文说: 咸丰三年,岁在癸丑,粤匪陷金陵。其后,豕突狐奔,蹂躏十余省,东南完善者,独上海一隅。其在江宁也,约千里,乡人昔懋迁于此者有之。当是时,都人士流亡襁负而来者,络绎于道,顾地为华夷互市之区,五方杂处,重以流民,因而街市之间,肩摩趾接,居室则嚣杂湫溢,荒地亩辄百余金,老死者至不得殡厝处。他族或购屋作殡房者,又靳不相借,辄苦集资不充,才买地数亩而已。天下既定,乡人赖生计于此,而不得归者犹众。于是,有诸君子者,共谋申前议,广集资财,于辛巳年,买地于邑之西北郊,鸠工庇材,至壬午年,成殡房廿间,并建停尸院落于其旁。 上海是一个商业城市,不少南京人选择在上海定居,中国人强调“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人们希望死后安葬到自己的家乡,但是,南京与上海相隔千里,要把棺木运回南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能在上海暂厝,然后设法运回家乡,而上海的地价昂贵,一亩荒地就要百余两,所以,南京人只买了很少的土地,建立丙舍,暂厝同乡人的棺柩,若干年后,南京人富裕了,集资于1881年(即辛巳年)买进来上海县西北郊,也就是“新闸西”的土地,建立“江宁七邑公所”,并于1882年建成,后来,他们又买进闸北的土地,建立更大的丙舍,到了民国以后,新闸路的江宁七邑公所作为了在上海南京人的同乡会地址。 公所的主要职能就是暂厝,即代理寄存棺木,帮助把棺木运回南京老家。过了若干年后,上海的南京人有了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他们已经成了上海人,上海成了他们的家乡,不必千里迢迢把棺木运回南京,而是直接在上海落葬,新闸路的江宁公所的性质和职能发生了变化,成为上海南京人的同乡会团体的聚会之所。1949年后,上海的会馆公所以及同乡会全部结束它们的历史,江宁公所成为静安区中药厂,如今已全部动迁,正在建设中。 《光绪上海县续志》: 平江公所,在二十七保十图新闸路西。光绪十三年(1887年),苏人严春旋等集资购地。十九年开始建筑。二十年,黄绎等禀县给示。先是,苏府九邑之人在二十五保十三图置地拟建,嗣定卜筑于此。颜其堂曰“梓安”,堂之西有关帝殿、地藏殿,迤东则湖石高耸,花木衔接,花厅与旱船相毗连,最后为丙房数十椽。 宋代置平江府,元为平江路,治所江苏吴县,就是苏州,“平江”就是苏州的别称。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清军建立“江南”、“江北”大营,围困太平天国,为了摆脱清军的围困,1860年,太平天国派忠王李秀成突围东进,骁勇善战的李秀成突围后一路凯歌,连克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昆山、松江、宁波、杭州等苏南浙北主要城邑。李秀成占领苏州后,在原来的两江总督府建立“忠王府”,苏州是江南最富庶的城市,也成了太平军掠夺的对象,于是,大量的苏州人脱离苏州,来到上海。若干年后,苏州人在上海建立暂厝棺木的丙舍,1883年才在新闸路建立“平江公所”,并取堂名为“梓安堂”,“梓”是一种常见的树种,汉语以“梓”、“桑梓”比喻家乡、故乡,所谓的“梓安堂”当然寓意公所就是苏州人的家。据记载,平江公所占地面积很大,约40余亩。苏州距上海很近,吴淞江直通苏州,上海是商业城市,苏州往返于上海的船只很多,暂厝在公所里的棺木,只要有机会,家属会立马把灵柩运回苏州老家,所以,平江公所只有“丙房数十椽”,大部分就成了苏州人聚会的场所,里面还建有关帝殿、地藏殿和花园。 从清朝末年开始,清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法规,整顿会馆公所,建立以同业为主的商会组织,民国后,又多次颁布法令,建立同业公会。1918年4月,中华民国农商部颁布《工商同业公会规则》,规定由地方商会负责,“以维持同业公共利益,矫正营业上之弊端为宗旨”,建立同业公会。1923年又颁布《修正工商同业公会规则》:“本规则施行前,原有关于各工商业之团体,不论用公所、行会或会馆名称者,均得照旧办理,但其现行章程规则,应呈地方实业行政主管官厅,或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转报农商部茶和备案。嗣后修改时亦同。”实际上,就是逐步取消会馆公所,即使已经存在的会馆公所,也必须按照《工商同业公会规则》修改会馆公所章程,使其成为“同业公会”。与其他的会馆公所一样,平江公所实行“转制”,原来的功能逐渐消失,只是一个同乡人团体聚会点。 1947年地图,江宁公所在新闸路成都路西北转角 平江公所的占地面积很大,大致上相当于现在新闸路、大田路、山海关路、慈溪路相围的一圈,从20世纪20年代起,公所将土地分几次出卖,其中一部分建设为“武林里”里弄住宅,偏西的一块土地被建设为“西海电影院”,1932年9月9日首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