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动症(ADHD)与网络成瘾的那些事——

 ADHD互助联盟 2023-07-20 发布于重庆


引言

大家好,我是涛哥的研究生室友郭云霄。

记得刚上研一的时候,涛哥在寝室跟我们分享过他大学的时候打LOL网络成瘾的事情,当时他是这样描述的:

“早上六点左右,我的脑海里面充斥着LOL的游戏画面,我看到我的本命英雄诺克萨斯之手,拿着斧头🪓在转。

之后我安奈不住内心的热血,爬起来玩了一局LOL,转了几把斧头,最后战绩0—5...”

涛哥当时还说:“为什么我喜欢玩lol,最后还是白银,因为我很冲动,上去就是刚。

当时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四级前,必须拿一血,要么替对方那拿,要么替自己拿。

要么对手死在我斧头下,要么我死在对方塔下”。”

(涛哥最喜欢诺手的一句独白:“我打的每一场比赛都是主场”)

1.ADHD与网络成瘾

很多研究指出ADHD与成瘾相关较大,也就是说多动症人群再很多方面比普通人群更加容易成瘾。

对于“瘾”,主要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网瘾、烟酒瘾、嗜甜、性瘾等等。

本期我们主要探讨互联网时代下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络成瘾,以后会针对其他“瘾”做相应科普。

对于网络成瘾,根据《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使用冲动的失控行为,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后导致明显的学业、职业和社会功能损伤。

其中,持续时间是诊断网络成瘾障碍的重要标准,一般情况下,相关行为需至少持续12个月才能被认定为网络成瘾。

世界卫生组织把网络成瘾(主要是游戏)列为一种精神疾病。

世卫组织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更多人重视网络成瘾,并且要主动意识到自己已经因为网络成瘾而影响了社会功能,最终主动寻求帮助和解决办法减少网瘾对自己的影响。

2.网络成瘾的表现

网络成瘾在第五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仍未被列为临床精神疾病。

网络成瘾症状表现有
 

一、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二、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上述戒断反应可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
 

三、下述5条内至少符合1条:

  • 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

  • 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

  • 固执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

  • 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的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

  • 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 网络成瘾的病程标准为平均每日连续使用网络时间达到或超过6个小时,且符合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

注:以上关于网络成瘾的诊断及其标准目前还存在争议。

3.ADHD与网络成瘾的研究

1.男性ADHD更容易网络成瘾

注意力缺陷群体在网络成瘾群体中占比很大,也就是说ADHD与网络成瘾相关性很高,很多研究指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与网络成瘾有显著相关,一项元分析研究发现,注意力缺陷和网络成瘾之间的关联对于男性更为显著。

各位男生ADHD小伙伴是不是更容易网络成瘾呢,这种成瘾不仅仅只是网络游戏成瘾,而是对于网络的严重依赖成瘾。

该研究还指出与网络成瘾最为相关的ADHD症状是注意缺陷,其次才是冲动。

2.工作记忆

众所周知,工作记忆缺陷是ADHD的内在特质之一,并与注意力缺陷有关。

容易感到无聊而不是容易分心是注意力不集中型多动症的核心症状。

网络活动比如打开某视频网站看看,日常登录邮箱看看,刷刷抖音微博朋友圈等等会让自己不那么无聊。

 此外,在不同形式的网络活动中,快速的反应和不同活动的多个窗口也可能会防止无聊的感觉。

网络活动通常还会提供即时的记忆辅助;这样的网络功能可以弥补工作记忆的不足。比如社交软件的聊天记录、一些线上文件等。

当然在互联网时代下我们每个人都被这种网络活动所影响,但对于ADHD来说这种对于网络的及时依赖可能更为严重。

3.多巴胺与网络成瘾

还有学者指出,在观看网络视频时,纹状体多巴胺会持续分泌。

这都是ADHD日常需要和必备的精神口粮。

多巴胺转运体(DAT)在大脑中激活

多巴胺可以算是我们产生成瘾行为的元凶,多巴胺的不断分泌和刺激会让我们期待更多多巴胺并且会降低这种耐受性。

多巴胺系统调节障碍与精神分裂症、ADHD等精神疾病有很强相关性。

观看网络视频、短视频,随着视频产生的具有极强旋律的音乐等都会让我们分泌多巴胺,尤其是短视频。

更重要的是,这与电视播放的媒体不同,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才能停下来。

4.游戏活动

对于网络成瘾比较重要的游戏,我们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的的生物变化可能会增加注意力并显著提高,比如你杀了人或者游戏人物不同程度的受伤。

这并不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情况。

但这可能会弥补玩家在现实世界中表现不佳所带来的挫败感。

(“死亡如风,常伴吾身”)

这些网络成瘾情况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同样容易成瘾,但对于ADHD来说,成瘾率和影响都更为巨大。

尤其在青春期时,如果不加控制就很容易发展成“网瘾少年、少女”。

并且网络成瘾与失眠的相关度很高,一项研究发现如果ADHD对自己的网络成瘾行为不加控制极易导致失眠问题。

5.延迟奖励厌恶

还有一项研究发现网络成瘾与青少年ADHD之间的相关性,但这项研究指出这种相关性可能来自于ADHD群体更容易情绪失调,而互联网可能会给他们提供即时的快乐来调节负面情绪。

网络活动具有快速反应、即时奖励和多种活动窗口的特点,这可能会减少有ADHD症状的青年学生对延迟奖励的厌倦或厌恶情绪。

互联网也可以为这些ADHD学生提供一个非现实生活情境,导致他们可以生活在幻想中而不需要现实生活中的抑制。

由于缺乏自控力,这些学生很难控制自己的互联网使用,容易受到网络成瘾的影响。

4.如何避免ADHD网络成瘾以及解决办法

1.情绪调节问题

情绪失调是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ADHD生活和社会功能的主要元凶。

一些学者指出通过提供培训可以减少网瘾带来的危害。

情绪调节训练已被纳入各种治疗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情绪聚焦疗法、正念疗法、和情绪调节疗法。

这都是缓解网瘾症状的几种调节方法。

如果不对网瘾症状进行控制,就会出现和其他成瘾现象相同的戒断反应,如易怒、抑郁、焦虑和无聊,而这又像是被积攒的、亟待解决的能量,最终导致下一次成瘾行为的更大爆发。

2. 减少原生家庭影响因素

原生家庭对我们每个人影响都极为重要,对于ADHD与网络成瘾也是如此。

一项研究探讨了青少年ADHD与网络成瘾以及家庭环境的关系,结果发现ADHD对家庭关系满意度低是严重网瘾症状的最显著预测因素。

如果父母对待自己态度不好或者因为自己的网络活动而责备自己,会进一步加剧网络成瘾症状。

另外该研究还指出如果父亲的职业或是社会地位以及教育水平较低,同样与ADHD的网络成瘾性具有显著相关。

其中的原因是父亲职业或社会水平较低可能表明父亲对电脑和互联网的知识水平较低,监控和控制青少年网络使用的能力较低,从而增加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

另一方面,家庭关系不理想的青少年可能会遇到大量的家庭冲突,拒绝来自家长家庭监护,从而增加ADHD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

所以,各位ADHDer要重视家庭环境的影响,如果自己是一名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且家庭环境容易增加网络成瘾风险的话就尽量减少与父母的对立和冲突。

已经成家立业的ADHDer们更要维护好自己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避免网瘾少年的产生。

3.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对于ADHD网瘾主要是由“非理性的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

逐渐认识到自己对网络的依赖以及网络成瘾对自己的危害。

认知、情绪、行为三个要素中,认知 承担着协调其他要素的职责,通过改变认知可以转变观念,继而对自身不良行为和情绪加以改正。

这种方法具体展开就是一种干预课程,通过每周的介入干预,不断改变不良认知。

比如:

其中一次的干预是这样,通过工作人员指引网瘾者:

在文献综述网络成瘾与ADHD之间的关系时,我发现大多数研究都来自于亚洲地区,以中国、日韩、土耳其等地为主。

其中一位学者也提到,网络成瘾在亚洲更为严重,由此带来的对ADHD的影响也更大,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中进行社交,社会环境相对东方会较少造成网瘾,这也启示我们确实需要更多的现实社交与直接交流,减少对网络社交的依赖。

涛哥现在摆脱网瘾了,成立了“止动计划”,各位ADHDer们,你们也要加油哇💪🏻!

全文完!

参考文献(点击滑动查看)

[1] Yen J Y , CF Yen, Chen C S ,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dult ADHD symptoms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 gender difference.[J]. Cyberpsychol Behav, 2009, 12(2):187-191.

[2] Bilge E , Cuneyt E , Ercan D , et al. Relationship of Internet addiction severity with probable ADHD and 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among young adults[J]. Psychiatry Research, 2018, 269:S0165178118310126-.

[3] Weinstein A , Yaacov Y , Manning M , et al. Internet Addiction an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mong Schoolchildren.[J]. The Israel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 IMAJ, 2015, 17(12):731-4.

[4] Be A , Ce B , Ed C , et al. The impact of depression, anxiety, neuroticism, and severity of Internet addiction symptom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bable ADHD and severity of insomnia among young adults - ScienceDirect[J]. Psychiatry Research, 2019, 271:726-731.

[5] Li H, Hirano S, Furukawa S,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iatal Dopaminergic Neuronal and Cognitive Function With Aging. Front Aging Neurosci. 2020;12:41. Published 2020 Feb 28. doi:10.3389/fnagi.2020.0004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