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散文五人行|李培禹|陶辛晚荷

 剑钧文学图书馆 2021-10-29

周末散文五人行与您同行

周末散文五人行

 五位志同道合的作家

   周末奉献给读者一杯清茶

   愿我们的书写

 能拨亮心灵那盏小桔灯

送给读者一份精神食粮

送给自己一份开心快乐

陶辛晚荷

                       文|李培禹

       才知道陶辛十里莲花香,才知道小乔归隐胭脂渡,才知道圩横水纵近千载,才知道晚荷盛开惊煞人!从江南水乡陶辛镇归来,已近中秋,我在返京的高铁列车上写下这几句,连同随手拍的照片发到朋友圈。嚯,跟帖真多!显然,对陶辛这个地方,很多人也是“才知道”,不禁纷纷问:“陶辛在哪儿?”

       本就意犹未尽,就再写写已印在我脑海里的这一幅水乡美景吧。

       陶辛镇位于安徽芜湖东南部,清澈的清弋江东流而过。由于长江的馈赠,这里的水系尤为发达,可谓水网纵横,相互交错。据记载,陶辛修筑圩堤始于北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距今已近千年。相传,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后裔——一位陶姓工匠,自江西江州举家迁至此地,他率众筑堤围垦,逐年形成“井”字型十纵十横的百公里水圩。沟沟相通、渠渠相连的好处是旺水期防涝,枯水时抗旱,保证了年年的好收成。水美鱼丰,莲荷成趣,“陶辛水韵”的景致自然而成。

       “水韵”尽在荷花美。

       到陶辛看荷花,本约在五六月间荷花盛开之时,无奈各种冗务缠身,拖到了近日才成行。陶辛镇的朋友说,一定来啊!我们这里晚荷品种多,开得旺哩,全国赏荷期最长的景区就属我们陶辛啊。

       此话不虚。我们泛舟“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塘,全然没有“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凄凉,放眼望去,小船边睡莲朵朵,平开在水面上,唾手可得;远处则满目莲叶青青,挺拔的茎秆支撑着鲜艳的荷花,粉的、黄的、白的,竟还有鲜红色的花朵,形状大得盖过了莲叶。《汉·乐府》有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身临陶辛荷塘,我才对后几句有了亲近感:“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诗句多么贴切,并非多余啊!

       小舟拐过一道弯儿,只见一片池塘里,栽满了含苞欲放的新荷,紧紧的花骨朵儿上,晨露娇艳欲滴,十分夺眼。朋友说,这片荷塘的开花期是十月至十一月间,专门等着比你们还晚来的赏花者哪!

       那陶辛的荷花什么时候初放呢?

        “五月十八日。哦,今年是五月十八,去年是五月十五。”这个回答令大家的目光一下集中在“朋友”身上。陶辛镇的领导赶忙介绍说,这位是董老师,是研究荷花的专家,在我们小镇工作二十多年了,常年在中国荷花研究中心和我们陶辛镇之间奔波,这里的万亩荷塘他都熟,每一朵荷花他都亲。

      我们围着董老师,听他讲起寻找“第一荷开”的意义,饶有兴味。原来,经过冬春两季的侍弄,每到五月,种荷人盼花开。镇领导和董老师早出晚归,划着小船,一方一方水塘寻找,直到发现第一朵开放的荷花。他们兴奋地拍照,记录各项指标,分析荷花走势,从而做好下一步的养荷工作。

          绘画  朱明德

       有一位荷花专家在身边,我们兴致倍添。董老师说,陶辛种荷的历史久远,有记载的上千年了,一会儿我们到“胭脂渡”,还有动人的故事讲给你们听呢。他说,今天,陶辛集中连片的荷塘面积超过两万亩,是不是全国最大的景区不敢说,但我们这里是目前全国荷花品种最多的,有五百三十多种。他指着一朵硕大的荷花介绍说,你们看,这个就属“晚荷”品种,名字叫“飞虹莲花”,是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培育成功的,引种到我们这里“如鱼得水”,开得特别旺。它不仅群体花期长,主要是花朵呈蝶壮且大,紫红色十分鲜艳。“你们知道它的花瓣数吗?”董老师问,无人能答。“这种重瓣型荷花,花瓣数是一百二十三瓣儿。哈哈……”他的笑声飘在水面上,好有魅力。

       小船在迷宫似的荷塘中前行,董专家的另一句话,我一下记住了。他说:“莲花过人头,莲动下渔舟。”这正是他多年的研究成果,即让荷花开得高过人头,观赏起来更好看;同时采莲人可在荷塘中自由穿梭,方便了摘莲蓬、挖莲藕。船停在一片浅塘,董老师下船采来一捧莲蓬,让大家品尝清甜的莲子。他说,陶辛莲子2019年荣获了安徽省“特色产业”示范项目,得到了省里金融、科技方面的有力扶持。“陶辛水韵”则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荣膺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我们在“胭脂渡”下船登上香湖岛。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里,竟是小乔归隐的地方。讲起小乔和胭脂渡,我们才知道,荷花专家董老师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只是出于对荷花的痴迷,他自修成了荷花专门人才,深扎在陶辛这片荷花之乡二十多年。说起“胭脂渡”的由来,传说三国时期周瑜死后,伤心至极的小乔归隐于此,婢女香儿每天采艳荷作胭脂侍奉,小乔隐姓埋名在这里生活了三年,后投湖找她的周郎而去。“胭脂渡”因此得名。董老师说,胭脂渡和小乔是不是应该有诗啊?你们是北京来的作家,谁来写一首?

       我不揣浅陋,说:“我来试试。”于是董老师和我互加微信,我扫一扫,他的微信名竟是“荷花”两字,头像正是那朵盛开着的鲜艳的晚荷品种“飞虹莲花”。

      中文系毕业的荷花专家——“董荷花”,真名董洪明。他和陶辛镇美丽的万亩荷塘,还有那朵盛开在深秋不败的“晚荷”,就这样留在我的印象中了。

听得荷下鱼儿声  插画 居铂程(六岁)

 附:

       胭脂渡二首

              其一

       水韵陶辛小舟行,

       听得荷下鱼儿声。

       圩横水纵花深处,

       可是小乔胭脂红?

            其二

       雨落荷塘枕渐凉,

       小乔孤隐惹人殇。

       秋深不舍脂粉褪,

       一朵红莲念周郎。

原文载2021年9月24日《北京日报》

12

朱明德

      原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原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国美协七届理事、北京作协会员。中国书画家研究会副会长。芜湖市人民政府文化顾问。

         我读《陶辛晚荷》

       我读过许多人写荷的文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馨雅唯美,孙犁的《荷花淀》着重挖掘农民,尤其是农村女子的灵魂美和人情美。因为挚爱《爱莲说》,我曾到浙江金华盘安县周村周敦颐的故居,专门走访作者的后人,寻找周先贤笔下的荷花长在哪里……

       我觉得现在谁再写荷,怕是很难写出什么来的。然而我读了北京日报上发表的李培禹的散文《陶辛晚荷》,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才知道陶辛十里莲花香,才知道小乔归隐胭脂渡,才知道圩水纵横近千载,才知道晚荷盛开惊煞人!从江南水乡陶辛镇归来,已近中秋,我在返京的高铁列车上写下这几句,连同随手拍的照片发到朋友圈。嚯,跟帖真多!显然,对陶辛这个地方,很多人也是“才知道”,不禁纷纷问道:“陶辛在哪儿?”

       作者开篇就把人的目光聚焦在人们不知道的陶辛镇万亩荷香里。四个“才知道”,实际是问读者四个“你知道吗?”不知道吧?那好,听我告诉你陶辛荷花的事。

       培禹写荷花美,不是常人观花的感觉,他先写的是芜湖陶辛镇万亩荷花的恢宏气势,才知道!怎么以前不知道呢?据我所知,江南荷花到处都有的。但是上海、苏州、无锡、扬州、南京、杭州、合肥⋯⋯来旅游的人,都跟作者一样,被陶辛仙境般的万亩荷花所震撼、陶醉。人们边看边说的是“才知道陶辛荷花这么大、这么多、这么美!”培禹下笔,是循着游客的心走的。

       文中有荷花美的描写,但没有停在印象与感觉的表层——既然是来观晚荷,那么就带读者走进想要知道的问题上:那陶辛的荷花什么时候初放呢?

       “五月十八日。哦,今年是五月十八,去年是五月十五。”这个回答令大家的目光一下集中在这位“朋友”身上。陶辛镇的领导赶忙介绍说,这位是董老师,是研究荷花的专家,在我们小镇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常年在中国荷花研究中心和我们陶辛镇之间奔波,这里的万亩荷塘他都熟,每一朵荷花他都亲。

        我们围着董老师,听他讲起寻找“第一荷开”的意义,饶有兴味。原来,经过冬春两季的侍弄,每到五月,种荷人都翘盼花开。镇领导和董老师早出晚归,划着小船,一方一方水塘寻找,直到发现第一朵开放的荷花。他们兴奋地拍照,记录各项指标,分析荷花长势,从而做好下一步的养荷工作。

       我之所以大段引述,是因为我知道培禹写散文,不失记者的睿智。他告诉人们陶辛荷美,而荷花背后种养荷花的董老师多么可爱可敬!看着荷花而讲种荷专家的故事,培禹写的《陶辛晚荷》,从许多写荷文章中冒出来他自己的风格。当然,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他喜爱的散文大家刘白羽、杨朔、韩少华等作品结构上的继承和发展。

       其实,我特别被培禹散文《陶辛晚荷》文章之外的故事感动:近几年他带北京市杂文学会的二三十位著名作家,多次到芜湖县(现为湾沚区)的红杨镇西河古镇、陶辛镇深入生活,热心采访,关注农村、农业、农民,特别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作家们先后写出十余篇散发浓郁江南乡土气息的散文、随笔,在中央及首都报刊发表。作为散文高手,李培禹在《陶辛晚荷》之前,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过散文巜西河渡》。他的文章娓娓道来,绘声绘色讲故事,热情讴歌芜湖人民建设青山绿水金山银山、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精神面貌,生动描写了六百年历史的西河古镇和陶辛水韵的风情。该文被《作家文摘》、《北京日报》、《北京文摘》等多家报刊转载,影响很大。有趣的是,当地还建起了一家以“西河渡”命名的民俗客栈。芜湖县原县委书记黄维群(全国百名优秀县委书记)对杂文学会会长段柄仁说:你们是社会责任感强,接地气、为人民而写作的作家!

        谁知道李培禹等作家们的文章有多大能量?我知道!——我作为画家自2014年到西河古镇“落户”,至今已六年,培禹等作家深受当地基层干部群众欢迎,我是见证者!

李培禹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五度“中国新闻奖”、首届全国“孙犁报纸副刊编辑奖”、第八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

曾任《新闻与写作》杂志主编、《北京日报》副刊部主任等职。报告文学曾获全国报纸副刊作品评选金奖,散文、杂文、诗歌等均有作品获入全国选本。近年在《人民文学》《解放军报》《解放日报》北京作协等征文中获奖。出版有《走进焦裕禄世界》《您的朋友李雪健》《笔底波澜》《总有一条小河在心中流淌》《西河渡》等。

    我的人生信条 

    活

     就要快乐的活

     爱

     就要纯洁的爱

    写

    就要发自内心的写

—李培禹

       点击下方

       延伸阅读  

周末散文五人行|冻凤秋|惺惺相惜

周末散文五人行|剑钧| 把生命交给党

周末散文五人行|  沈俊峰  | 浮于河流

周末散文五人行|李培禹|又是遍野槐花香

周末散文五人行|华静|蓝色港湾遇见最美的缘

周末散文有约

华静|两广大道深情的召唤

夏鲁平|嘉宾有言

2021·11·5

“嘉宾有言”名录(以文字发布时间为序)

冯秋子  刘秀娟  梁衡   凸凹    穆涛    

张凡   杜卫东  史建军  王剑冰   乔叶 

 张庆和   施亮    王也丹 刘琼 郝朝帅  

李林栋  罗雪村  尹世霖   李迪  何向阳  

梅洁    古耜   徐忠志   王小朋    彭程    

王谨   陈先义  侯军   高洪波   裘山山  

徐迅  李硕儒  单占生  沉石   林立公    

王彥     刘虔   李静宜   俞胜   马淑琴  

梅小璈  陈喜儒    范昕   简以宁  刘齐   

陈丹玲   张志强   何频   宁新路   王道生 

宋长征 任彥芳  颜华    阿紫     陈桥生  

刘丙钧   阚则思  刘玉琴 胡健    任蒙

吕高排  祝欣     程步涛  戴荣里  雨瑞 

冯敏飞     周璐  徐庆群   张策   苏北  

何弘  王贤根  朱竞   李迪  鲍尔吉·原野 

 范党辉  赵李红刘湘如  蒋建伟  魏华莹  

胡玥   马誉炜  韦法明 任启亮     冯杰  

毛梦溪  董岩   吴光辉   王彬    孔会侠

艾 英   李青松  张国领   叶竹钧  碎碎

王子君 王克臣  欧阳青  郑润良   章平

林遥   江南    陈戎      张刃  周华诚

 江耀进  刘笑伟   周敏  王巨才 高众  

杨勤良 孙书柱 卢盘卿  陈先平 孙现富  

 苏湲   沉石   施亮   刘红  雷健  李明新  

孙晓青 董国政 刘永良  廖华歌  王晓霞   

金涛   盛慧    黄传会   邱梅    初小玲  

蔡秀文  北乔  王升山  刘海燕  周振华

夯石 舟扬帆  张健 李玉梅  陈新  彭俐 

王晓君  续维国   赵岩  曹怀新  孟庆忠

纪从周   白忠德  吴小妮     吴重生  王玫

李丹莉  王永刚  蔡红霞 方丽娜 朱小平

柳易江  海盈  练佩鸿  杨浪  庞余亮

董山峰  饶丹华   朱惜珍    蒋殊  刘国震

韩志远  曲令敏  姜范  彭见明  哈斯乌拉

刘先琴  愚石  杨志学  王志清    赵炜 

张海龙  李笑萌  方健康 仇秀莉  汪振军

朱明德  

  鸣谢报刊名录(排名不分先后)

        自“周末散文五人行”2018年3月问世以来,承蒙诸多报刊杂志厚爱,对五人行公众平台发表的散文加以刊发或转载,特刊登此名录,以鸣深深谢意。

报纸: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人民政协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学习时报、工人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作家文摘、检察日报、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建材报、中国测绘报、中国环境报、中国自然资源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京郊日报、贵州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山西晚报  河南日报

期刊:

海内与海外、学习与研究、海外文摘、散文选刊、散文、天津文学、中国老年、民主、国酒文萃、厦门文学、红豆  安徽省文联

    每周一书

   桂花王

  作  者:沈俊峰

 安徽文艺出版社

  长篇小说《桂花王》以逶迤三省交界的大别山为故事背景,以农家女桂小香的人生经历为主线,笔触从20世纪30年代绵延至今,刻画了桂小香、方子成等一大批平民英雄形象,描绘了皖西大别山近百年来风云变幻的时代画卷。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忠实于生活,具有雄阔的史诗般的意义,是献给英雄大别山的一部倾心之作。

(京东、当当有售)          

同步上线  支持媒体

《新华网》客户端

《今日头条》媒体平台

《天天快报》媒体平台

《腾讯新闻》媒体平台

制作  剑钧

周末散文五人行信箱

zmswwrx@163.com

欢迎   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