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富和胡宗宪纪念馆

 高参88 2021-10-29

胡宗是明代著名抗倭名帅,曾任七省抗倭总督,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都是他的部将。他在抗倭中功勋卓著,使明朝东南海疆得以安宁,让胡氏家族在历史上的恩荣达到了极致,胡宗宪在抵御外来侵略的历史上也足彪炳千秋。胡宗宪,抗倭英雄,最高官至兵部尚书,二品,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一说到抗倭,首先想到的就是戚继光了,但是明朝难道就只有戚继光一个可用之才吗?当然不是,还有一个人比戚继光更为重要,他也是抗倭民族英雄,明朝兵部尚书、浙江巡抚、东南七省军事总督胡宗宪。胡富和胡宗宪纪念馆他在消灭倭寇战争中担任主帅,亲临前线,指挥战争,最终消灭了倭寇,立下了赫赫战功,起到无人替代的伟大的历史作用。后被人陷害,死狱中。胡富和胡宗宪纪念馆胡宗宪(1512年11月4日—1565年11月25日),字汝贞,号梅林。祖籍安徽绩溪,家族世代锦衣卫出身,在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进士,嘉靖十九年(1540年),被授官为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县令,累迁浙江巡按监察御史,为官二十五年,忠心为国,抗倭有力,官至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死后追谥襄懋。胡宗宪(1512年11月4日—1565年11月25日)胡富和胡宗宪纪念馆胡宗宪早年考中进士后,被安排在刑部观政,学习政务。从此,胡宗宪开始了仕途生涯。嘉靖十九年(1540年),胡宗宪被授官为山东青州府益都县的县令。上任后,胡宗宪就显示出他的政治才干。他先组织广大人民扑灭多年不遇的旱蝗之灾,后又对益都当地的强盗进行招降。盗贼在益都为害多年,胡宗宪用安抚劝降之策,即使群盗解散,还将其中可用的千人左右编为义军。胡宗宪日后抗击倭寇的文韬武略,在治理益都时就已初步展现。胡富和胡宗宪纪念馆胡宗宪本打算从此不问政事,在故里安享晚年。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胡宗宪的政敌们却不想罢手,他们在等待机会。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三月,就在胡宗宪回乡快两年的时候,灭顶之灾从天而降。事情的起因还是离不开严氏父子。曾经协助胡宗宪抗倭的罗龙文犯罪被抄家,在对罗龙文抄家时,御史意外发现了胡宗宪被弹劾时写给罗龙文贿求严世蕃作为内援的信件,信中附有自拟圣旨一道。假拟圣旨,这次就是老天爷也救不了胡宗宪了。果然,世宗闻听此事后大怒,对胡宗宪降旨问罪。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十月,胡宗宪再次被押赴至京。在狱中,胡宗宪写下万言的《辩诬疏》,为自己进行辩解。可是《辩诬疏》递交上去后,迟迟没有结果,胡宗宪无法忍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十一月初三日,胡宗宪写下“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的诗句后,自杀身亡,时年五十四岁。隆庆六年(1572年),朝廷为其平反,追谥襄懋。胡富和胡宗宪纪念馆仪门背面,正中三开间。胡富和胡宗宪纪念馆厢房胡富和胡宗宪纪念馆正门屋檐胡富和胡宗宪纪念馆徽州木雕梁托装饰胡富和胡宗宪纪念馆牌门上的木雕胡富纪念馆胡富。户部尚书,正二品,略高于现在的省部级,相当于副总理。管理财务,土地等。胡富和胡宗宪纪念馆胡富平生介绍胡富和胡宗宪纪念馆乡贤祠胡富和胡宗宪纪念馆龙川立牌坊说明据村胡氏宗祠简介:龙川、大坑口之古称,东晋散骑常侍胡炎镇守歙州,游华阳(绩溪县城)、羡龙川,“东耸龙峰,西峙鸡冠,南则天马,奔腾而上,北则长溪蜿蜒而来”,山明水秀,月光绮丽,遂于东晋成康3年(公元337年)学族从青州(山东)濮阳迁此定居。宗祠始建于宋,明嘉靖年间,里人兵部尚书胡宗宪倡导并捐资扩建,后历经修葺。其主体结构,艺术雕饰,仍保留明代风格。宗祠总建筑面积为1564平方米,由影壁、露台、门楼、庭院、廊坊、享堂,厕房、寝楼及祭祠等九部分组成,集木、砖、石雕、彩绘为一体,尤以木雕精致著称,有木雕艺术博物馆之美誉,深受中外游客青睐。宗祠对面是一个高大的牌坊,上书奕世官保,太子少保胡富、太子太保胡宗宪。他俩正好隔一个甲子,所以称“奕世”。牌坊始建于1562年,比歙县著名的许国牌坊早22年,也是许国帮助修建的。解放前宗祠一直给龙川小学占用,解放前夕乡里人胡炼九资助重修,后业在1987年、1991年又两次进行全面修缮、1988年宗祠被宣布为“国保”单位后,龙川小学仍在那里,直到1990年底,小学才全部搬走。

据胡书记的同族长辈,绩溪县政协的胡寿民说:胡氏宗祠有东西南北中五个支祠,胡宗宪与胡书记家是中祠,又称大宗家,是嫡传,现在的大坑口村便是胡家后代。从晋代胡炎迁居绩溪算起,到我是第45代,到胡书记是48代,明代的胡富是第33代,胡宗宪是第34代,胡富,胡宗宪时又出现一个鼎盛时期,胡富是明朝成化戊戌年任太子少保和户部尚书、胡宗宪是明嘉靖戊戌时任太子太保和兵部尚书,搞倭名将,也是戚继光的顶头上司,宗宪又名本梅林,人称梅林公。龙川乡贤图谱胡富和胡宗宪纪念馆古廊桥

胡富和胡宗宪纪念馆 出了纪念馆,午饭,下一站去绩溪博物馆。  



我的更多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