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拟退学两名博士生 | 成功者焦虑:爬上金字塔尖的人为何半途而废

 新用户3445WI0P 2021-10-29

不久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的两份通知,对两名博士生作出退学处理。

公告称:“未请假或者请假未获批准,连续两周及以上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研究活动的,或逾期两周未注册的,拟予以其退学处理。”

不仅是清华大学,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内大学开始对无法完成学业的博士研究作出退学处理:深圳大学的“提示—预警—淘汰”制度中,光去年一年就有132名学生退学;广州大学对72名未及时完成学业的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合肥工业大学对46名硕士作出退学处理…

要知道,博士研究生已经是很高、很难取得的学历,先要经历4年本科,再要2~3年研究生,才有机会考博。能在这些筛选过程中坚持下来的已经是很优秀的学生了。但这些退学数据所反映的,不仅仅是国内大学越来越“严进严出”的政策,更是一个越发普遍的社会问题:为什么快要爬上金字塔尖的人无法坚持到最后一步,选择半途而废了?

这背后的原因是一个叫做“成功者焦虑”(high-achieveranxiety)的现象。有“成功者焦虑”的人所共有的特征是,在某一领域(学业或事业)有所成就,是多数人仰慕的对象,但这种成功并不能带给他们心灵上的满足,反而带来了更深的压力和焦虑。                                                      

人们常会把成功者焦虑和A类性格(type-A personality)混淆。A类性格具备的特征是:好强、有抱负心、有计划性和目标性,它是一种和b类性格相对的正常性格属性,你身边的亲友或你本人可能也属于a类性格人群。许多处于焦虑状态的成功者可能也符合A类性格的描述,因此他们的焦虑状态常常会被错误地归结为正常的性格特质。但两者的区别在于,A类性格人群不一定呈现焦虑症状,而焦虑的成功者一定呈现关键性症状,比如焦躁不安、睡眠障碍、疲惫、紧张、恐慌等等。所以首先要区分正常的性格特质和非正常的焦虑障碍。

为什么这些成功的“人生赢家”也会产生焦虑呢?

《Science》杂志近日发布了一篇文章,名为“没关系,你可以放弃你的博士学位”(It’s ok to quit your phd)。文章提到了一个现象:很多学生刚进入研究院时都对科研充满了热情,但面对重复性极强、缺乏趣味的日常研究活动时,难免对科研渐失兴趣,更不用说当努力了好几年却丝毫不见成果的时候。一位生物化学博士生说,自己每天在实验室的工作就是为了证明一只转基因老鼠并非转基因,但始终无果。重复性的失败会让人慢慢习惯并接受自己的“无助感”,从而减少尝试的次数,最终对自我能力失去信心,选择彻底放弃。习得性无助是导致抑郁和焦虑的一大原因。

如果某些特定行为或情绪能够带来良性结果,那么我们的大脑会把这些行为/情绪和好结果直接联系在一起,并重复这些行为以达到更多的好结果。成功者焦虑,本质是大脑把焦虑行为、焦虑情绪和成功的结果形成了正向联系。比如说,你熬夜做了一个project,过程中一直充满焦虑和紧张感,但第二天你的project拿到了A+,那么这个好的成绩就强化了取得好成绩的过程,即熬夜和焦虑这两种不健康的行为情绪。

一个类似的现象叫做“幸存者内疚感”,两者共同的心理认知是:认为自己的成功或幸存是建立在别人的失败或牺牲之上的,自己不配得到这样的幸运或成功。基于对自我成就的质疑,他们会时刻想要证明自己的成功是实至名归的,因此在无形中给自己施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很多人生赢家会有这样一个共同点:十分有目的性、注重结果。这个特质的确能让他们更有行动力地向目标前进,但也会产生两个副作用:

1.惧怕失败,因此凡事过分追求完美,做决定时过度分析、犹豫不定,导致焦虑和过度地自我批判

2.自我价值完全建立在结果之上,经不起任何微小的失败,也不会从失败中学习成长成功者往往会更加受到他人的关注和期待,但这种期待并不一定对成功者起到鼓励的正向作用,反而会让他们背负更大的压力,担心自己一旦失败就会让别人失望,辜负众人的期望。

针对这种焦虑,有哪些应对措施或治疗方案吗?

很多时候,越是成功的人越抗拒承认自己的焦虑心理,一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形象是成功、快乐的,不应该向别人揭露自己脆弱的一面;二是因为觉得自己已经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如此成就,理应有足够的能力克服“一时的心理不稳定”这个问题。

所以,第一步是直面自己的问题,勇敢地向身边人或专业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药物治疗是针对焦虑障碍的常见治疗方法之一

认知行为疗法(CBT)也有良好的效果。咨询师会帮助来访者理解自己的想法、行为和情绪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练习改变三者中有问题的一方面,从而对其他两方面产生正面的影响。比方说,来访者焦虑的原因是过度关注失败,那么第一步是识别他的错误思维——“我总是失败”。

其次,训练大脑把它转变成更积极的认知模式——“我也许会失败,但我成功地完成过那么多事,这次只要准备充分一定没问题”;这种更正面的认知模式能够相应地改善之前不健康的行为和情绪。

正念练习(mindfulness)是越来越普及的一种方法。正念指的是把注意力全部投入到当下的某件事情上,抛开杂念,关注自己在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和行为感受。正念练习可以增加对自我情绪的感知力和专注力,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减少对干扰物的过度关注,从而缓解压力和焦虑。

有时候,卸下伪装、承认自己的脆弱不是一件丢脸的事。为了以后更长久的幸福和心理健康,请直面自己的问题,及时寻求帮助;如果发现身边人在焦虑情绪中挣扎,也请及时伸出援手。

References:

Cappello, N & Flynn, C.(2016). 8 Things Recent Grads Should Know About High Achievers And Anxiety. Bustle.

Moulder, H. (N.D.). 3 ThingsThat Reduce Stress and Anxiety That High-Achievers Should Do EVERY Day.Coursecorrectioncoachin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