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谈寂寞,我们就都快活 | 你是否也是陈奕迅歌里的“孤独患者”

 新用户3445WI0P 2021-10-29



2012年时,陈奕迅的单曲《孤独患者》,获得“第十二届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年度二十大金曲”奖。他用自己的风格展示了一个孤独患者内心的拉扯纠结,磁性的声音,碰撞心灵。
 
歌词聚焦现代生活的大都会中,人人都很难逃脱的情绪病问题。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只是孤独的程度有所不同。当孤独成患,无人理解,只剩下反复不断地内心拉扯。
 

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孤独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各种的社会关系。当某种社会关系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或者渴望的社会关系与现实拥有的存在差距时,人们就会感到孤独。孤独会让人感到寂寞,郁闷、焦虑、空虚、无助、冷漠甚至想绝望,以及刻苦铭心的精神空落感。
 


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人也许能够忍受诸如饥饿或躯体疾病等各种痛苦,但却很难忍受所有痛苦中最痛苦的一种——全然的孤独感。
 
轻微的、短暂的孤独不会导致心理与行为的失衡,但长期的或严重的孤独则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孤独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它的出现往往是一种综合因素的产物,是每个人所遭遇的内外环境中的种种不利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
 
久居封闭的环境容易让人产生孤独感,特别是在人烟稀少的环境中,独自一人居住在陌生环境中,即便你有交流的欲望,却没有交流的对象。如驻守边疆的军人,背井离乡的人,单身独居的人,都会经常感到孤独。
 
在陌生的环境中,尽管热闹非凡,但对某个人而言却是陌生的、不熟悉的,因为没有好友、没有家人,却要独自面对许多困难,承受许多压力,又无法从他人那里得到帮助,也无法同他人进行必要的交流,于是就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就像歌词中唱到的“笑越大声,越是残忍;挤满体温,室温更冷”。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孤独儿童这个群体,特别是留守儿童、单亲离异家庭的孩子。
 
孤独一方面是源于缺乏同家人的交流,另一方面源于不良的家庭环境,如父母不和、分居、离异、家庭气氛紧张等,或是教养不当包括过分保护、溺爱、惩罚及母爱剥夺等。
 
这些都使得孤独儿童的沟通与交往障碍更加突出,即便愈后也会对成年后的他们有影响,同样的环境和情况,成年后的他们比一般的人更易感到孤独。
 


1、努力找到自己的兴趣特长,充实业余生活,如运动打球,学习跳舞等。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丰富自己的生活,填补无聊情绪,打发空闲时光,从而减少不适的孤独感。
 
2、要建立一些良好的人际和友谊,结交各种类型的朋友,并且多和正能量的人打交道,与他们多聊天或是一起活动。遇到问题时,你们也可以相互分享和互相帮助。
 
3、增加一些有益的户外活动,加入一些团体组织。如读书会、跑步群、摄影协会等。晒晒太阳,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有研究表明多与自然解除可以缓解不良情绪,身心更健康。
 

4、当孤独感出现时,要学会自我排解和安慰。可以听听轻音乐,看看治愈的电影、读物,约朋友小酌一杯,抒发心情。也可静坐、瑜伽、禅修,让身心彻底放松下来。
 
5、最后,要明白孤独是一种正常的感觉和情绪,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不要过度紧张,或是刻意消除。记住!时间是一剂良药,它可以治愈孤独!
 
而且,当一个人面对孤独的时候,你也可以告诉自己要学会独立,成为一个内心世界更强大的人。
 

其实,我们无需把负面和消极的名号灌输到“孤独”这个词当中。孤独并不可悲,也不可怕。总认为“孤独的人很可悲”,主要是源于你心中根深蒂固的执念和错误观念。
 
一项研究表明:人越是孤独,越能准确地读懂面部表情、听懂语调背后暗藏的情绪。也许正因孤独者渴望获得归属感和人际交往,他们才对与情绪相关的蛛丝马迹更加走心。
 
从技术上讲,这通常让他们具备卓越的社交技能,有可能成为社交高手。
 


暮夏老师有话说:
当有一天,你发现你的情绪不能用语言说出来,而宁愿让自己渐渐消失在深夜亮着着华丽街灯的街道上,这就是孤独,是不是美的很文艺?
 
总有一天,如此孤独的你会发现它的另一种美,愿你充分享受生命中每一刻的孤独!
 
参考文献:
1. Holt-Lunstad,Julianne, et al. "Loneliness and Social Isolation as Risk Factors forMortality A Meta-Analytic Review."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10.2 (2015): 227-237.
 
2. Knowles,Megan L., et al. "Choking Under Social Pressure Social Monitoring Amongthe Lonel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1.6 (2015):805-821.


作者 | 暮   夏

编辑 | 徐佳茜

策划 | 吴乐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