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说对联的“隔景”与“隔意”

 ___雾里看花___ 2021-10-29

     一、隔景

     隔景原是建筑用语,凡将园林绿地分隔为不同空间,不同景区的手法称为隔景。也即是说,同一空间,同一景区的建筑物必须相互协调,这样才能产生美感。

     对联中的隔景自然是运用它的引申意思。也就是说,在对联上下联中,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或者不在一个时间,或者不在一个场景,上下联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场景不和谐,画面缺乏美感。

     对联隔景,本质是对而不联。实际上是没有掌握对联的基本要求。所谓对联,不是说把对联上联逐字逐词对出来就是一副完整的对联了。你所对的对联,或者你所写的对联,上下联描写的景物,构筑的意境,必须具有内在的有机的联系。这才是一副合格的对联。

     因此说,隔景是初学者比较容易出现的错误。

     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雨润飞红春色好;霜白落叶月光寒。

     请看这幅对联。上联写的是细雨飞花春意盎然,下联转而描写深秋冷月枯叶寒霜。上下联画面杂乱,而且季节相隔,意境非常不协调。上下联缺乏有机的联系,看不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构筑什么意境。

     再比如这个例子:

     案上墨香诗隽;阵前马吼戈红。

     上下联描写的景物一动一静,一近一远,一醇香一惨烈,不在一个场景内,反差巨大,且看不出二者的必然联系。应为隔景。

     二、隔意

     隔意,句意相隔,是由隔景衍生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隔景必然隔意。对联是要构筑意境或表达哲理的。景和情,意密不可分。上下联之间如果没有有机的联系,或者不是对立的统一,那就必然隔意。 

     那么是否所描写的景物不在同一时间,空间,就必然隔景呢?答案是否定的。有时候,判断是否隔景或隔意,要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析。

     例如:

     春种一颗粟;秋收万斗粮。

     一春一秋,一种一收,是否隔景隔意?否。二者是有紧密的因果关系的,讲述有辛勤必有收获的道理。

     再如名联: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二者描写不同的事物,且在不同的场景,隔景隔意吗?想必你也可以告诉我们,这幅对联的含义吧?不经过磨难不经过历练就不可能有所成就。这就是二者有机的内在的联系纽带。很显然,不隔景也不隔意。

     再如自题联:

     夏居月下听鸣竹;秋伫篱前数落花。

     上联夏景下联秋景,隔景吗?隔意吗?我们要看一看二者有没有内在的有机联系。整幅对联是表现作者恬淡,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的,截取了夏秋两季不同的景物,对于自然更替乃至世事沧桑赋予作者的独特感悟。貌似隔景隔意,实则联系紧密。

     如果这幅对联单独拿出来,不从具体的环境中分析,很可能会得出隔景的观点。

     结合他人的联句,讲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愿诚恳地接受批评。[/c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