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肥文艺】以出世的精神 做入世的事业

 新用户0016o88s 2021-10-30

导语

      2014年6月13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光明专论”刊发了一篇文章:《君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后这篇文章便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而它的作者就是咱们安徽学界泰斗——钱念孙。

图片


      钱念孙,安徽芜湖人,著名学者,文艺评论家。1953年5月出生,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省文联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省政府参事,全国人大代表。现任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出版著作26部,发表论文近400篇,先后五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两次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三次获“中国图书奖”,另获“冰心文学奖”一等奖、“田汉戏剧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10余次。《无法尘封的历史——抗战旧书收藏笔记》获称“中国最美的书”等奖项。《中国文学史演义》迄今已再版60余次。1992年钱念孙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著有《文学横向发展论》、《朱光潜与中西文化》、《艺术真谛的发掘与阐释》、《重建文学空间》、《中华三德歌》、《起点——中国农村改革发端纪实》等专著。

图片

      提起钱念孙,熟悉他的人总会联想起两位“大家”——清代著名语言学家王念孙和当代美学奠基人朱光潜。

图片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是朱光潜毕生奉行的座右铭,也是钱念孙的此生印迹。写他,就像描述着另一个自己。带着这样的感触,《朱光潜与中西文化》在钱念孙的笔尖生出花来。

图片


      对于文字的热爱,源自于钱念孙童年时期。小学一年级的那件小事,让钱念孙深深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

图片


      绘画也是钱老的一大爱好。1971年,他以美术特长生的身份考入安徽师范大学,因为文学功底不错,在老师的建议下,钱念孙通过考试转入了中文系学习。

图片


      国家研究生考试恢复后,钱念孙同时通过了复旦大学文艺理论专业研究生和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招生考试,最终选择了后者。

图片


      钱念孙的专业并非文学史研究,但他撰写的《中国文学史演义》颇受欢迎。除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多次再版外,还被台湾正中书局购买版权在台湾出版了繁体字版,发行到40多个国家,并被选为台湾高中“国文课”最佳辅助教材。

图片


      受家庭影响,钱念孙喜好收藏,主要的藏书是古籍善本。在钱老看来,收藏古书就是在收藏艺术。

图片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钱念孙还从自己收藏的近万册民国旧书中,挑出280多本抗战当事人所写、当年刊行的抗战旧书,创作了《无法尘封的历史——抗战旧书收藏笔记》。

图片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研究君子文化,是钱念孙的一个突然动念。如今,全国已成立了很多君子文化中心,全国性的君子文化论坛从2015年起也连续举办了六届。

图片


      读圣贤书,亦闻窗外事。一手专注学术研究,一手联系现实创作。钱念孙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重要贡献,让我们再次向钱老致敬。

图片

全媒体记者 陆琳琳 刘晴君 报道

制   作  刘宗梅

制片人 杨春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