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做气定神闲的初三家长?(下)

 新用户9651cwv2 2021-10-30

04

做父母最重要的功课是什么?

做父母,是一辈子的功课,终生都没法下岗。

让孩子获得自我掌控感是父母体验父母角色最重要的功课。

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觉得孩子这不行那不行,总觉得孩子不能放手,一旦放任不管,那孩子就彻底完蛋了。其实那是父母对自己做父母失控时的一种恐惧。作为父母,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你在孩子学习方面其实并没有那么不可或缺了。孩子需要的是你的爱和尊重,不需要的是你全方位的掌控。因为你要求的是父母角色的完美,孩子角色的完美,所以你承担不了孩子试错后的后果;因为你从来没有放过孩子,你很少让孩子自己去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所以你也从来没有机会去看到孩子试错成长进步的全过程。

一般来说,这样的家长掌控欲望比较强。

给大家看一下2020年疫情期间,我在湖北线上解答家长问题时,从家长提问的思维角度来看,满屏都可看到家长满满的焦虑和困惑,还有无止境的掌控欲。

很多东西都是家长单方面想让孩子去做的,家长想孩子按照家长自己的意愿去满足家长自己的内在欲望,而孩子呢?孩子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家长又可曾考虑过?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分歧就这样悄然发生了,于是家长内在的焦虑和烦躁又开始无限循环下去了。

分享我当时解答这些问题时的部分手记草稿。

在解答完以后,家长在群里公开给了我很多的反馈,让我更加肯定了自己作为一名教育人的视角下真实的看见。


在此,我呼吁家长有时候也需要多换位思考来看见孩子,看见伴侣,看见自己。因为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感受又都是息息相关的。拿这个抗疫在家,孩子、孩子父母角色体验感受为例,大家就可以清晰地看见人与人之间的感受差异性了。

当然,妥妥的掌控感对父母本身角色是有好处的,因为通过这种掌控,你会觉得自己很有安全感。你按照自己旧有的模式这样对孩子做了,你满满的安全感、你对自己家长角色本身的自信都有了,但你没有想到的是你却让孩子失去了对自己的自信。

自信心就如汽车的发动机一样,你可以想象一个自信的孩子是怎样的,一个不自信的孩子又是怎样的?内心自信的孩子,动力会特别足,内心不够自信的孩子,心理还会有满满的忧虑和因此受阻碍的行为,他们会有很多退缩的不自信行为,会成为父母口中所说的那个不能自控、贪玩、拖拉、不上进、不主动学习等有各种外在表现的孩子。

其实,我们父母的角色和功能定位是什么?

在上一篇如何做气定神闲的父母中有所提到。父母在孩子还未成年时,要学会逐渐放手,培养并帮助孩子独立自主、学会自我管控、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帮助孩子获得自我的内在力量,帮助孩子让自己内在的能量流动起来,这样孩子才能真正获得自信,从而全方位获得成长。

05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那么多的心理问题?

12年的一线教学里,我确实看到很多成绩非常优秀的孩子,但心理却特别脆弱。因为一次考试成绩的起伏大哭,因为一次考试而各种焦躁情绪的出现,都是源于家长和孩子对考试、对学习没有正确的认识。考试永远不是学习的目的,考试只是一种方式让孩子来看到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需要修正的地方,从而不断借以这些手段和方式来全方位提升自己。

孩子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孩子从来没有做过自己

我去到一些学校给初三的孩子们中招宣讲我们深圳市红山中学的时候,跟他们打招呼,用英文问到他们“How are you today?”(你好吗?),他们的回答统一都是千篇一律的“Fine,thank you,and you?”( 我很好,谢谢你,你呢?)当我再次问到他们“Are you really fine?” (你们真的过得好吗?) 他们才回答No!(不好!)这个时候才是孩子们最真实的感受和情绪。我问孩子们那句习惯化的回答“我很好,你呢?”从哪里来的,他们笑了笑,明白了是从课本背来的。所以你看,孩子们多不容易啊,明明很累了,还要强装着说自己很好。我回应他们,累了就说累了,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要压抑自己太多的情绪感受。难受的情绪来了,就默默地关照它,让它自然流动起来,它来了,过会儿,它也会走。你无需去刻意地压抑自己的情感。孩子们的眼里开始有了些光亮,好像在说,我可以的吗?我可以这样做真实的自己吗?

当然可以,我用坚定的眼神回应他们。

(2020年12月,我走进一所初三班级,给孩子们做讲座时的瞬间)

我告诉孩子们,勇敢地做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勇敢地面对学习路上所有的机遇和挑战。

孩子们问什么叫做做自己?

做自己,就是不隐藏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不带任何评判的去关照它,去感受它,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有些时候,孩子在家里和学校里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也会压抑很多自己内心的感受,特别会害怕外面世界对自己的评判、指责和各种眼光,所以内心常戚戚,会有各种胆怯、害怕和恐惧情绪存在。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感受只是感受而已,感受并不等于事实。

我们要鼓励孩子勇敢地做自己,勇敢地表达自己的不舒适感,带着真实的情绪流动,告诉家长,你这样说,你这样做,我很难过,我很委屈,在相互的沟通中,逐渐倾听了对方的心声,也逐渐地感受到了彼此之间的差异,双方以后在日常沟通中就会有所调整。

做自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随心所欲不逾矩自己把控好自己的节奏,自己hold住自己,自己是一切的根源和核心


教会孩子大声地告诉自己,当它很难受的时候,父母和他在一起,父母和他一起克服所有的困难,而不是在难过的时候还要不断接受父母、老师的批评和指责,从而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

在我接触的大部分学生中,能主动做自己学习主人的并不多。孩子主动被动上都比较依赖家长,反弹力强一点的孩子吧,又被家长说成叛逆。其实叛逆一词,只不过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他无非是想告诉你,我是一个人,一个独立的有自己想法的灵魂,我不是一个机器,没法从头到尾事事都听你的话,按照你说的去做。

所以家长朋友们,此刻看到这里,您开悟了吗?

欢迎在文章末尾留言处写下您内心的那些感受,相信很多家长其实都会有共鸣。想孩子做最真实的自己,首先,您自己也要真实地勇敢表达和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写在最后

当父母自己能做好父母,孩子能做好孩子时 ......

当父母自己能做好父母,孩子能做好孩子时,世界就安静了。

父母爱好孩子,爱好自己,孩子做好孩子,彼此之间有界限,互不侵犯,整个世界就安静了。

教育无他,唯有爱和榜样。

爱是需要表达的,爱的方式有很多种,溺爱也是爱,放手独立、不控制的爱也是一种爱;榜样,也是方方面面的。

道理都懂,为啥还教育不好孩子?

那是因为要脚踏实地的去做,放手要孩子去做哪怕孩子撞得头破血流,要有界限的距离。孩子的路,注定需要孩子自己独立走下去,父母这个时候除了做好后勤,做好家的温暖建设,给孩子提供饭菜的可口温暖供应,其余的精力就该都放在自己身上,修炼自己,内观自己,提升自己,你所有的表现,孩子全都看得见,请记得教育无他,唯有爱和榜样,努力做好孩子的榜样,方方面面的榜样,如父母面对苦难时的态度,面对压力时的反应,面对生活的态度等等,孩子自然都会习得的,所以,此刻看完我的文章,您就静心思考一下你能改变的地方。改变自己,是改变他人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

想改变孩子,先从自己改变开始。

没事,我会在这里陪着你一起来努力和加油。

征得我学生的同意,特在这里分享我和学生在期末临近时,孩子们给我写的部分信和卡片,认真读读,您就知道了孩子们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欢迎在文末写下您的真实感受,让我们都看见,好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