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开启孩子学习的内心动力(下篇)丨学习手册

 青青莲子 2020-11-18

本次课程为青青莲子

2017年费会员4.99元52期课程中的第18节

获取完整音频请戳链接:青青莲子微课年费会员

如何开启孩子学习的内心动力?

今天关于如何开启孩子动力,下面进入我们正式的分享内容。这也是很多父母非常急切想学习和了解的知识,期望今天的家长们能够认真地学习。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告诉大家如何来开启孩子动力:

第一方面就是梦想与责任;

第二方面就是给孩子树立榜样;

第三个方面我们讲的就是去除孩子的负向信念,建立他的正向信念;

第一方面:梦想与责任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我们知道有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但是岳飞的精忠报国来自于岳母的刺字给孩子强大的责任感,所以我们古代很多伟人的成就来自于他找到了责任和动力。

而今天我们很多父母教育孩子,孩子变得越来越自私,甚至越来越自我,这样孩子本身是缺乏动力的。

谈到梦想,很多家长会讲说:梦想这个事好像很大,尤其是我的孩子好像梦想也是天方夜谭,经常会谈一些不切实际的梦想。在这里我想给家长讲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孩子的梦想不是用来实现的!

梦想不是用来实现的。因为当一个人有梦想,在追求梦想中,他自己的动力和这种责任感是非常值钱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我给分享一个故事吧:

有一群人,他们过沙漠的时候,一阵沙尘暴把所有的物资给卷跑了,包括他们的指南针。

处在迷途中的时候,所剩的干粮和水已经非常少了,大家都有点绝望。

正在大家非常绝望、也不知道方向的时候,他们队长站出来拿出一瓶水给他们讲说:“我这里还有一瓶水,这是我们走出沙漠的希望。但是我们此刻要立一个规矩,就是我们所有的人在没有走出沙漠之前这个水是不能喝的。

当大家看到这瓶水就变得非常有信心,有希望,他们遵守了这个约定。坚持了一天的时间,他们这群人终于走出了沙漠。

当他们走出沙漠欢呼雀跃的时候,大家就想着那瓶水。于是大家都要求说:“”此刻可以喝了吧?

没想到这个队长打开这个瓶子,里面装的是一瓶沙子,根本都没有水。

这瓶水就像是孩子的梦想,就是孩子对未来的期许。这个梦想是真的、假的,其实不重要,关键是让他自己开始奋斗,开始自我挑战跟自我成长和突破。

所以很多父母不停地较真的时候,无形中在扼杀你孩子的梦想。

当孩子梦想是成为厨师的时候,很多父母就嘲笑了,说:“你看长大后成为厨师,你还需要读书吗?现在就可以了。

请问厨师有没有可能是五星级酒店的厨师?有没有可能是米其林餐厅连锁店的厨师?有没有可能是给总统烧饭的厨师?这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行业本身没有高低贵贱,而是看他的站的高度和他的格局之分。

所以激发一个孩子的梦想和动力非常的重要。

孔子这一生和他的门人就是希望一生去实现仁爱天下的梦想,所以如果在你的孩子教育中,多读一些能以这种圣人的圣贤的经典,能够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怀和强大的社会责任感,这对孩子一生的帮助非常的好。大家有机会可以多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第二方面,树立榜样。

《论语》里面也讲: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其实讲的就是环境和榜样的故事。

我们很多父母也在为孩子树立榜样,所以经常会拿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但是我调查过和别人家比过之后的孩子--

我问这个孩子,我说:当你妈妈用你跟别人家孩子比的时候你更加愿意向别人学习吗

很多孩子给我的答案是:“我恨死那个人了。

这些孩子根本不会因为你拿他跟他比而找到动力,而是更加仇恨那些成绩好的,他的成绩可能只会往更差的方向走。这种方法就是错误的树立榜样的方法。

分享一个案例:

有一次有个家长带着孩子来见我,这个家长他本身其实是相对普通的。

我交流知道这个家长曾是家政服务员,但是却培养一个非常有主见、有自信,甚至已经站在演说家的舞台上演讲的孩子。

我后来就问这个妈妈,我说:“你是怎么把孩子培养的这么优秀的?

这个妈妈讲了一句非常精彩的话,这句话是说:“谁能引领我的孩子,我就带孩子去见谁。”这句话无比的有智慧。

你不可能永远成为你孩子在人生中的榜样,对吗?所以谁能引领孩子,就带孩子去见谁,这个非常重要。

再分享一个案例:

有一个孩子,两年多前是一个在学校打架斗殴、都已经快被学校开除的孩子。

结果妈妈说:“你去跟你哥哥呆呆吧”,哥哥当时在杭州,他就去了。之后哥哥就带这个弟弟去浙大参加活动。

这个弟弟第一次去浙大的时候,只肯在浙大门口拍照,死活都不进去。他心里想:我又考不进,跟我没什么关系。然而暑假的时候还是经常被拉着跟浙大的很多学生在一起打球啊、玩啊、吃啊等等。

这两个月的生活之后,这个弟弟脱胎换骨,回去之后改变了一番,开始投入学习。这两年过来,这个弟弟从不要读书、天天打架斗殴到今天变成他们全年级的正数前三名,而今年已经考入他们四川非常好的省级重点高中。

人这一生,谁是他的榜样、谁是他的朋友直接决定他人生非常大的命运。

第三方面,去除负向信念,建立正向的信念。

在一个行为刚开始发生的时候,我们怎么反馈这个行为,以及我们如何来诠释这个行为,最后会形成信念。这个信念也会重复的指导我们的行为。

打个简单比方:例如说孩子磨蹭。无数的家长反应说孩子磨蹭怎么办?

孩子行为磨蹭可能只是他做事慢一点,然后很多父母就觉得这么慢,最后就得出一个结论是:我的孩子很磨蹭。

最后孩子和你都认为自己磨蹭,最危险的还是下次在做事的时候。他首先反馈的是“我磨蹭”,所以他永远不会快。

各位父母,比你认为孩子磨蹭更可怕的是,孩子自己已经从信念上认为自己磨蹭。人一生更多的其实不是由自己掌控,大部分这一生都有他的信念掌控。而信念形成可能本身只是因为一个行为。

就像一个乞丐走路,他第一次走路捡到五十块钱,结果过段时间走路又捡到了五十块钱。这两件事情发生,这个乞丐甚至以后走路就永远低着头,因为他意识里就认为只要低着头就机会捡到钱。

而刚才讲到磨蹭这个行为,如何来解决、破解这个问题呢?

就是在我们行为发生的时候,我们得出的结论不是他慢,而是认为这个孩子更细心。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他是个认真和细心的孩子。

当这个孩子也认为自己很认真和细心的时候。即使下一次慢一点,他也会有正向的信念,这个正向的信念是给他自己更好的鼓舞和支持,让孩子获得自信,突破难关,获取更大的成功。

答疑环节

Q1--

孩子被表扬后,容易骄傲自满,觉得自己真的很了不起。这时家长要怎么办呢?

A:表扬跟鼓励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鼓励容易产生内在的动力,但是表扬,很多人容易关注外在的虚荣和成就。

很多小学成绩不错的孩子,到了初中成绩却变得非常差。原因是小学时父母错误的表扬方式。也就是父母跟他讲说:哇,你学习好有天分啊!你是个读书的天才!你很优秀,很聪明等等。

然后,当孩子被这么表扬之后,等他到了初中成绩考得不好呢,他就不会请教别人,因为他觉得自己很聪明,一旦请教别人,自己不如别人了;而一个被鼓励为勤奋、认真、有态度、虚心的孩子,就会更有态度、更认真、更虚心,他的成绩会节节攀升,他的内动力会很强,他的自我认同感就会非常的强,这样的孩子才是真正的优秀。

Q2--

老师,孩子有大梦想,但最近有点学习精力不集中,这需要怎么办?

A:这个家长你要去分清楚:大的梦想跟学习精力不集中之间是没有关联的。

首先我们讲第一步:进步是要有大的梦想,然后会在生活中养成更好的习惯,这是两块的内容。

那么关于这个学习精力不太集中的问题,我想可能是孩子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他对学习本身的兴趣不大,以及他自己在学习中很难找到成就感和认同感。

这位家长应该在学习中学会做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不管你现在孩子的成绩怎么样,你要学会每天挖掘他的进步点。他的注意力哪怕从半个小时进步到三十一分钟,这依然是有进步的。

你要不断的挖掘孩子进步点,孩子在学习中就会找到成就感。一旦能找到成就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这时候他会不断地自我要求,这种孩子才会真正的优秀。

Q3--

老师,我孙女现在读二年级,写作业有些不专心,有的事说百变也不改。该怎么办?

A:有位看来是奶奶哈。各位家长记得,一个人当他的缺点被强化、当他是犯了错误被强化,他也会延续;当他的优点、做对的事情被强化,也会延续。

就比如说孩子他做作业,可能是做的比较粗心的,家长不停地强调粗心,粗心也会被延续;

如果家长不停地从他粗心的背后,看到他不断的认真和细心,细心也会被延续,这是你的选择。

所以智慧的父母呢,懂得在挖掘和培养孩子的进步点,然后让孩子找到自信。但是缺乏智慧的父母呢总是在不停地打击和否定孩子,其实打击了孩子自信。当这个孩子没有自信的时候,他的很多习惯就会越来越差。

Q4--

老师您好,我家孩子在幼儿园中班,大概是男孩的原因,孩子在学校比较淘气,老师有时候就罚他站,然后说他,慢慢的他就不爱去幼儿园了......我说还有小朋友在幼儿园等你跟你一起玩,后来根本不听了,这个时候我该怎么说服他呢?

A:我的课里面后期会讲这个问题,就是说孩子的整个学习中优秀的不止是成绩,是他的情商,情商里面尤其重要的是人际关系能力。

一个孩子对学校不喜欢,是先从跟老师和同学关系处不好开始,尤其是跟老师关系。我们研究了大量的孩子发现,很多孩子在某一科成绩的下滑,是先从这一科老师对他的失望,跟他的老师的这种情绪有非常大的关系。

一旦孩子在学校里的跟老师关系不好,他就不认真听课,跟老师没有眼神的交流。这样的孩子呢,学校不好好学,回到家父母即使给他补习也很难提高他的成绩的。

我们打比方说:很多孩子,就当你把一个羊放到草坪上,它自己不吃草,你回到家还割草给它吃,而学校就是个孩子吃草的草坪,如果他要学,又态度主动,他有很多地方可以学习,如果他不主动,回到家父母操再多的心,效果其实非常差。所以各位父母要做孩子跟老师之间的媒婆。

就想大家身边的媒婆,媒婆介绍对象的时候会对双方说另一方的好。我们见到老师也可以老师讲:我的儿子很崇拜你,我儿子经常感谢你,

然后见到孩子也可以给孩子说:老师前两天当我面说其实你很努力的,请你继续加油。

这样的话,他们之间看着对方的眼神会有变化。彼此欣赏的时候,当他们眼神接上的时候,这个孩子就会找到信心和力量。所以呢,家长要学会做黏合剂,要做润滑剂,降低之间摩擦阻力,培养孩子的自信,这个非常重要。

Q5--
请问老师接下来还有什么课程计划?会不会就今天的内容,具体地谈谈怎样激发孩子的内动力?

A:我这个整个完整的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的课题呢,整个完整的有将近八节课。是个系统的工程。

从父母如何做,到孩子如何做,先是父母,是外部因素,然后再到孩子,是内部因素,包括如何引导孩子的观念,对孩子很多方面的引导......

那这个课程呢,如果未来合适的话,那看看有没有机会能够让各位来进一步学习一下啊。这个大家如果有需求可以联系我们青青莲子的平台老师们。

是不是整天和娃在家斗智斗勇?

试试我们的6个月育儿翻转学习会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