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名篇《春秋繁露》

 秋琰 2021-10-3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董仲舒是西汉有名的大儒,他所著的《春秋繁露》在历史上较有影响力,为汉代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1. 匿病者,不得良医。

出自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执贽》。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生病的人,不会有高明的医生为其治疗。这句话用来比喻掩饰自己的过失。         

2. 圣人积聚众善以为功。

出自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考功名》。圣人善于积聚众人的力量而成就大业。此言治国安邦要发挥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挥众人的作用。

3. 无伐名木,无斩山林。

出自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求雨》。无,不要。不要砍伐名贵珍稀的树木,不要伐尽山上的林木。这个思想正是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即要保护珍稀树木,反对滥伐山林。

4. 不能致功,虽有贤名,不予之赏。

出自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考功名》。虽,即使。之,他。不能立功,即使有贤名,也不能给予他奖赏。此言奖赏要依功而行,而不能根据一个人的名誉好坏。

图片

5.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出自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执贽》。不懂的就要问,不会的就要学。

6. 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

出自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道,指理论或学说。有,通“又”。善于为人师的,既要使自己的理论或学说臻至完美,又要谨慎自己的言行举止。此言良师应当为人师表,道德文章并重。                                                     

图片

7. 得志有喜,不可不戒。

出自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得志成功之时,不能不有所警惕。此言得志成功更应谨慎,切不可得志忘形,否则便会祸生患至。

8. 卵待复而为雏,茧待缲而为丝,性待教而为善。

出自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鸟蛋须孵才能变成小鸟,蚕须缲才能抽出丝,人须经过教育才能人性变善。这句话以孵蛋为鸟、缲蚕成丝为喻,形象地说明了人性的改变需要经过学习与教化的道理。意在强调学习对改造人的重要性。

图片

9. 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出自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正,调整修正。仁德的法律,在于能够做到爱人,而不在于只爱自己。道义的法则,在于能够休正自己,而不在于休正别人。

10. 不仁不智而有材能,将以其材能辅其邪枉之心,而赞其僻违之行,适足以大其非而甚其恶耳。               

出自《春秋繁露·必仁且知》。有些人不仁不智,但却拥有一些才能,这些才能一定会帮助他的邪狂之心,帮助他做一些歪门邪道的事情,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约束,这样会增加其错误,家重其罪恶。这说明了无德有才之人对社会的危害。这种人很有才干,狡计百出,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加以约束,激浊扬清,他们只会做更大的坏事,给国家带来更大的危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