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与生活》:哲学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

 晴耕雨读爬格子 2021-10-30
本周看完了艾思奇的这本《哲学与生活》,看完后最大的感触是指导实践是一切理论学习的最后落脚点。


    作者在书中以回答读者提问的方式讨论了很多哲学问题,讨论的一个非常大的特点是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这也直接击中了当前我们教育的一大弊病:教育和现实脱离。学生摇头晃脑地学,就是为了在考卷上得高分,如果一旦不用考试了,也许就再也想不起学过什么东西了,并且在今后的生活中,碰到问题也不会主动去寻找书本帮助。
    作为老师,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学生为什么要学这个知识点?学完之后对他们的现实生活有帮助吗?在讲课的时候要多结合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来讲解,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问题。
    在最近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候,书本上反复出现一个词:马克思主义。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不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之处,我们在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这句话的时候怎样才能讲的让学生信服呢?这对我们老师自身的理论素养也有一定的要求。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理论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发现了人民群众的作用,它要求人们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其实就是在说我们要树立人民群众至上的观念,要相信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尽的。作为老师,我们坚持人民群众观,其实就是要从学生的健康发展着想,要相信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而不能唯分数论。
    在哲学里面,讲到“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的时候,我们就要告诉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的重要性,人生在世,会碰到许多不如意的问题,决定我们是否幸福的因素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如果我们碰到问题都能够乐观看待,积极应对,人生就会自信。
     从这本书里我得到一个启发,那就是我想做出一个尝试,就是在期中考试后讲哲学的时候,就每一个哲学原理写一篇关于这个哲学原理是如何帮助我解决现实问题的文章,这个问题要有启发性和普遍性,而不是陈词滥调、老调重提,要让学生听后有启发、有收获。其实做到这个也不难,多看一些哲学类的书籍,高中哲学课本也就是二十多框,也就是写二十几篇文章的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