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卒中:识别牢记5S预警信号,急救牢记三个时间窗!

 一葉一如来 2021-10-31

脑卒中是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第一大原因,有效防控脑卒中对实现健康中国意义重大。脑卒中为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的局部脑功能障碍,其临床症候持续超过24小时。

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占卒中的85%。如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症候持续时间<24小时,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出血性卒中是因脑血管出血所致,出血性卒中占卒中的15%。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是危害民众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卒中一旦发生,争分夺秒及时抢救至关重要,如果能在症状发作4.5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使血管再通,血流恢复,并且时间越早,效果越好,通过及时治疗的大部分患者可回归家庭和社会。

但民众对卒中急救及家庭关怀的意识普遍较弱,大多数患者无法在“有效时间窗”第一时间到院接受治疗。

说到此,不由让笔者想起前段时间的亲身经历,母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20余年,周六早晨6点家人打来电话说母亲从星期四晚上出现半边身体麻木、饮水呛咳,到村卫生室就诊,村医按照颈椎病给予处理,两天过去了也不见好转,不知道需要做些什么检查,才打电话询问笔者。

笔者的第一反应是“脑卒中”,嘱咐家人立即去当地县医院住院检查治疗,结果磁共振显示多发腔隙性梗死,已经错过最佳溶栓治疗窗口期,好在梗死面积小,经过积极保守治疗,整体恢复还不错。

这次经历让笔者深感提高公众和家庭成员对于卒中急救的识别和急救技能刻不容缓,家庭医生有责任大力宣传普及脑卒中相关知识,让每位民众都能够及早识别中风预警症状,为脑卒中患者争取时间。

脑卒中患者急救应牢记三个时间窗!

脑卒中的抢救越快越好,因为每一秒种就有 190 万个脑细胞死亡,这种死亡是不可挽回的。

脑卒中患者急救应牢记三个时间窗:首先是3 ~4.5 小时的溶栓时间窗,个别人时间窗可以放宽到 6 小时;其次是 24 小时以内为取栓的时间窗。

过了 24 小时,时间窗就会关闭。时间窗并不是绝对的,不应考虑时间窗还剩多少,没有一秒种是可以浪费的。

脑卒中的5S预警信号要记牢!

当家人或身边的人突然出现下面任何一条表现的时候,就应该高度怀疑脑卒中。脑卒中的预警信号概括为5S(Sudden)表现:

1.突然口嘴歪斜、流口水,胳膊、腿活动不灵;

2.突然说话不清晰、不会说话或不能理解别人的话,意识不清楚;

3.突然头晕、走路不稳、摔倒;

4.突然单眼或双眼失明;

5.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

突发脑卒中,如何进行现场急救处理?

1.让患者完成以下动作:微笑;回答简单问题,如自己的姓名;让其伸直手臂。若患者不能完成上述动作,可以初步判断为脑卒中,记录好发病时间。

2.如果患者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宜保持镇静,切勿慌乱,不要悲哭或呼唤患者,避免造成患者的心理压力。

3.患者采用仰卧位,头肩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流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如果患者口鼻中有异物,应设法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4.解开患者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可不放枕头或将枕头垫在肩膀后面,使下颌略微仰起。

5.打电话给急救中心寻求帮助,必要时不要放下电话,询问并听从医生指导进行相关处理。

6.需将窗帘拉上,避免强光刺激。

7.有条件者可吸氧,切忌盲目给患者喂水或服药。

8.同时用力,一人托住头部和肩部,避免头部受到过分震动或扭曲;另一人托住患者的背部和臀部;如果还有一人,则要托起患者腰部和腿,三人一起用力,平抬患者移至硬木板床或担架上。不搬运时把患者扶直、坐起、倚靠墙壁。

脑卒中现场急救,最忌讳这样做!

1.惊慌失措:由于缺乏脑血管疾病的急救基础知识,一遇到紧急情况,就表现得惊慌失措,甚至茫然不知所措,反而不利于抢救。

2.野蛮搬运:有些患者家属为了“抓紧”时间,不管三七二十一,抱起或扛起患者就往医院跑,殊不知这样的运送方式往往会加重病情。

3.盲目灌食:有些家属盲目给患者喂水或饮料。正确的做法是,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做主给患者任何药物。

4.舍近求远:脑卒中患者早期处理时间可谓“一刻值千金”,抢救必须分秒必争,有的家属只追求医院的名气,而舍弃就近的所谓“小医院”,导致延误抢救时间。

5.转运失当:尽量选择急救车辆进行转运,避免转运途中的延误与转运方式的选择失当。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及时发现卒中的早期症状极其重要,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也就越好。

家庭医生要将脑卒中等慢性病防治主题宣传活动作为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举措,利用宣传日活动契机,积极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线上线下相结合,主题宣传和日常宣教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平台作用,广泛宣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倡导群众主动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广泛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防治知识,切实提高大众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共享共建健康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