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中国《三》

 孟玥 2021-10-31

图片

《央视纪录片:百年中国解说词》

著作权:央视   诵读:雄鹰

黑暗的政局

图片


    这是从景山顶上俯看北京的镜头,大清朝的统治中心平静中显出一种威严。

    256年前满族人从东北入关占领了这个都城并由此出发,奠定了自己的江山社稷。1900年1月24日,清廷发布上谕.宣布立十五岁的溥儁为大阿哥,也就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这个意在废除光绪的讯号,引起中外舆论的普遍关注。决定的总策划是慈禧太后。自1873年垂帘听政之来她一直是这个国家的实际统治者。在她手中,中国失去了大片国土。当时名义上的皇帝光绪,失去了人生自由,幽居在紫禁城西面的中南海瀛台。一年多来他每天的主要活动就是向太后请安,长时间地跪着聆听太后的训斥。这位已过“而立”之年的皇帝,唯一敢做的是把他的怨气发泄到他周围的下人身上。两年前的那次变革冲动,使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图片

    这是我们能找到的最早的紫禁城的画面,拍摄于1898年,即光绪二十四年农历戊戌年。这一年中国自上下而上涌动着一股变革图强的激情。甲午战争失败后,朝野内外普遍被一股挫折情绪所笼罩。民间的有识之士中间,一片变革的呼声。维新派的著名领袖是康有为和他的学生梁启超。他们利用会试的机会,联合仕人上奏朝廷,要求变法。外地人在北京的会馆,成了他们聚会和宣扬变法的场所。他们利用报纸和刊物,警告国人:不变祖宗之法,就有亡国灭种之忧。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时评论文,往往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

图片

    维新派的变法主张,深深感染了年轻的光绪皇帝,他毅然下令变法。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在此后短短的103天的时间里,光绪下了一百八十多条变法诏令,其中最多的一天,颁布了十一条法令。

    轰轰烈烈的变革运动,激怒了居住在颐和园的慈禧太后,在朝中守旧大臣的拥护下,慈禧急令回宫发动政变,宣布临朝训政,最终光绪帝被软禁,大清朝最后一次主动变革的机会,被无情的毁灭了。那一年深秋,悲剧气氛笼罩京城,谭嗣同,杨深秀,康广仁等六君子血洒菜市口,后人称这一次变法为“百日维新”。二十世纪的中国陷入了政治上最黑暗的时期。

图片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先后从天津逃亡海外,许多维新志士纷纷南下上海,,在当时,上海似乎是一个自由的法外之地。

著作权:央视  诵读:雄鹰

〈诗歌与作者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处理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