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前最强舰载机就是隐身中推重型机

 漫步之心情 2021-11-01
文章图片1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实事求是地讲,对于新一代的隐身舰载机,有不少人都倾向于重型双发版本。认为重型机就一定要安装双大推。毕竟现在正在使用的就是双大推重型舰载机,甚至其尺寸和重量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而过去超级大国海军的F14这种双发大推重型机也曾经用得很好,至今全球还有无数的“猫迷”存在。反倒后来改用双发中推版本后被各种吐槽;再后来又上舰了一种大推版本,不过居然是罕见的单发机,也是让其海军各种不乐意。甚至一度传言要重新启动上世纪90年代被下马的NATF双发隐身舰载机项目。当然超级大国的各种不堪现状,很难满足其海军重新自研专业的双方隐身舰载机的要求。因此到目前F35C的上舰还是东一榔头西一锤子.这种状况自然也为其他大国海空军的追赶甚至超越提供了难得的战略窗口期。

文章图片2

有一点可以基本肯定,就是任何国家的舰载航空兵,都喜欢双发舰载机这是无疑的。哪怕单发版本的可靠性再高,但是机械就有出状况的可能。任何单发舰载机一旦出现发动机故障,除了弹射跳海之外别无选择。而双发舰载机就具备可以挽回的极高概率。这也是超级大国海军对F35C上舰很难热心的一大原因。第二点也可以肯定,到了当前的时代,人人都喜欢隐身机。陆基航空兵都要求尽快装备更多更强的隐身机,那么舰载航空兵也自然不例外。毕竟隐身机的综合性能对纸面数据再强的非隐身机的优势,都是碾压性质的。这样前两点意见已经非常明确,这就是最新上舰、最受欢迎的,必然是双发隐身舰载机。那么剩下的问题只有一个:这类全新的双发隐身舰载机,到底是采用双大推好?还是采用双中推好的问题。

文章图片3

如果单纯从风评来说,似乎更多的人喜欢的是双大推版本。毕竟前面也说了。目前正在用的非隐身舰载机,就是双大推重型机,并且全球最大。虽然其具体指标不得而知,但是却有一个国外的直接参考对象,这就是苏33。按说两者的指标是大同小异的。苏33的基本参数都是公开的,因此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对舰载机来说,最关键的指标参数不是其起飞全重。因为起飞全重根据任务、距离和起飞风速是随时可以调整的。舰载机的最重要的指标其实是机翼总面积。舰载机的机翼总面积一般大于系出同门的陆基飞机。在这一点上,F35C对比F35A和B型,米格29K对比其他早期版本的米格机,都非常明显。因此苏33的机翼总面积对比所有同代的三代战斗机,都是一流的存在。其总翼面积高达67.5平方米,比早期的F15A直接大出了十几平方米。

文章图片4

机翼面积巨大,翼载荷就低。那么着舰时就感觉不是砸在甲板上,而是直接飘落在甲板上,观看目前全球几种现役舰载机的着舰,包括苏33、米格29K、F18EF、F35C和阵风等。明显是苏33最潇洒飘逸。而实际上苏33却是最重的。而相对更轻的米格29K和F18都像直接砸在甲板上。这就在于舰载机不能只看绝对起飞重量和大小。而必须看更关键的机翼总面积。当今绝大部分现役航母的飞行甲板,基本都能承受40吨级的舰载机起飞。关键是这些超级舰载机有足够大的机翼总面积和足够低的翼载荷来降落。如果是20吨级的舰载机,但是机翼面积太小,下沉速度过快,一般的航母反倒不敢让其降落。这就是一包50公斤的沙子砸不坏地板,但是一个100克的锤子却可以轻易敲碎地板砖的根本原因。那么既然巨大的苏33有如此的好处,为何不在其基础上发展隐身版本呢?

文章图片5

关键问题是,苏33的机体实在是太大了。最主要还是太长,宽度反倒不是大问题。苏33如果展开空速管,那么总长高达21米以上,这在航母上就太惊人了。就算是用福特级来装。都很难同时操作36架。而一种大型航母来艘,最好有42架或者以上的主力舰载机拿来操作才最合理。因此新一代隐身机必须缩短长度。18米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而且67.5平米的总机翼面积也有点超出太多,60到62平米已经足够。那么说完了苏33,再说大家都喜欢的F14。F14的总体量和苏33差距不大,唯一的较大区别就是可变后掠机翼的设计。虽然苏33与F14都是双大推,但是当年装机上舰时的所谓大推的最大推力,基本都没有超过12吨的级别。F14的大堆早期最大推力甚至还不到11吨,只有10.5吨上下。而当代的先进4代中推,已经是单发11吨推力起步。

文章图片6

进一步发掘潜力可以提升到13吨甚至更高的水平。先进4代中推如果上舰,早就超过了F14早期的大推水平。因此不能刻舟求剑,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被“中推”二字的表面意思迷惑。当代的4代中推早就超过了过去三代大推的早期水平。使用中推最大的好处就是带回重量调节幅度大。舰载机的拦阻除了机翼面积导致的载荷冲击,还要考虑拦阻索的最大拦阻能力。一般都不会超过23吨。大多数拦阻要求在22吨左右。因为无论舰载机起飞重量多大,哪怕是未来弹射版的重型无人机可以以45吨的极限起飞,但是回来拦阻时的最大重量,都不能超过23吨。这点上有人无人舰载机都是一样的。如果采用先进双中推,推力并没有变小;但是返程拦阻前却可以至少减轻1吨的死重。就可以多装1吨的燃油。这对几十公斤空重变化都看得无比重要的舰载机来说,

文章图片7

1吨级别的减重,无疑是任何设计师都梦寐以求的。因此说到底。最理想的舰载机,应该是采用先进双中推、机翼面积在60平米上下,全长在18米上下的型号。至于最大起飞重量,仍然可以看齐F14的33吨,完全超越了F35C的31.8吨。其实这个指标本来也是当年超级大国海军双发隐身舰载机NATF的主要指标,也是准备采用先进双中推。以符合返程最大重量的要求。不过NATF是由别人替他实现了最初的全部理想指标。超级大国海军只能仰天长啸,壮怀激烈?NO!是内心拔凉拔凉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