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绩效管理等于什么?等于绩效考核+绩效评估+行为管控

 全优绩效 2021-11-01

绩效管理等于什么?

等于绩效考核+绩效评估+行为管控,上一章讲了很多指标,其实不属于绩效考核的指标,我们通常对绩效考核会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只要公司对这个岗位提出要求的部分都属于绩效考核的范围,这个范围锁定以后,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容易掉进了一个误区,因此把大的小的中的都组合在一块,认为这些都是绩效考核。

但其实都属于行为类的管控,包括人事报表统计、劳动合同统计、工资发放准确等等,都是某一种行为的管控,而绩效管理等于结果导向和过程的管控,前面有些指标我认为它是重要的过程管控类的指标,并没有结果导向。

有人讲结果和过程实际上没有办法做非常清晰完全准确的界定,因为过程中也有结果,我们讲大目标,大目标有小目标,小目标也有小目标的结果,大目标有上个月的结果,但是我们首先去理解一下一个公司对人力资源部,他要的结果是什么,这个重要的结果,我们把它锁定在这个位置。

在指标提取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遵从三个活性,没有这三个活性,这个指标就是死的指标,没有意义。

第一、可测性,就是可以测量,有些指标很难测量的,比如什么统计准确率,差错率,这些可测性很差,我经常会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有白头发,很多年轻人也会长白头发,我们可以数一数,有三根五根,是可以数出来的。

但是我突然问你,请问你的白发率是多少,可以测吗?很难测,因为我要把头发都数一下,到底是多少,才知道白发率达到多少。

第二、可操作性,有的指标把它写得非常复杂,我看到有一家企业人力资源部考核有好几十项,这么多项目每一个岗位有几十项,整个部门就有几百项,这时候它的可操作性就带来很大的问题。

我们没一个企业有能力把它运营起来,你运营不起来就不要去运营它,因为你操作不了,所以有些人经常喜欢去学一些很大型的企业做考核,觉得别人做得多么精细化,但是我们这家企业就几十人百来人,人家是几千几万人的企业,为此付出了无数的劳动和巨大的设备软件的投入,可是你并没有,而且他设置了很多专业化的岗位来运行它。

中小微企业没有这个实力,也没有精力去做,我曾经到一家企业,他们从国外买进了一整套的绩效考核系统,光这套系统花了一百多万,过程当中还要做很多的训练,又投入了好几十万。

第三、激励性,考核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激励,如果没有好的激励,你的考核是没有价值的,为什么很多企业的考核运行不起来?因为员工会问一个问题,你设了这么多指标,提了这么多的高要求,可是我努力做到了,我能得到什么。

这三个部分我把它形容叫指标的三个活性,如果指标没有这三个活性,是没有办法发挥价值的。

我们写在规章制度,写在岗位职责里面或者写在所谓的考核条例当中,它是死的,没有办法发挥它应有的激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